2021年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三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027788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三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年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三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三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三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三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X、Y两种有机物的分子式不同,但均含C、H或C、H、O,将X、Y以任意比例混合,只要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分别不变,正确的是()AX、Y分子式中氢原子数一定要相同,与碳、氧原子数的多少无关B若X为CH4,则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Y只可能是醋酸C若X为CH4,则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Y是乙二醇DX、Y的分子式应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且相差n个碳原子,同时相差2n个氧原子(n为正整数)参考答案:B略2. 研究人员

2、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 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 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AgCl是还原产物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参考答案:D略3. 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参考答案:D略4. (1)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在试管

3、A中加入的试剂有无水酒精、浓硫酸和冰醋酸(CH3COOH)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CH3COOH中的氧都为氧18,而CH3CH2OH中的氧为氧16,则所得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量为 (3)B中装有饱和Na2CO3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变红,而随着A中反应的进行发现B中红色逐渐褪去试解释为何有此现象将乙酸乙酯从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应采用 方法参考答案:(1)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2)90 (3)分液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取.分析:(1)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2)发生置换反应时,乙酸脱羟基,乙醇脱羟基中的H,以此分析;(3)乙酸具有挥发

4、性,随着反应的进行,挥发的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降低了溶液的pH值,因此红色逐渐褪去,分离互不相溶液体的方法是分液解答:(1)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2)发生置换反应时,乙酸脱羟基,乙醇脱羟基中的H,若CH3COOH中的氧都为氧18,而CH3CH2OH中的氧为氧16,生成的乙酸乙酯为CH3C18OOC2H5,相对分子质量为90,故答案为:90;(3)乙酸具有挥发性,随着反应的进行,挥发的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降低了溶液的pH值,因此

5、红色逐渐褪去;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小,制得的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分层,且处于碳酸钠溶液的上面,因此分离的方法为分液,故答案为:挥发的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降低了溶液的pH值,因此红色逐渐褪解答:解:(1)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2)发生置换反应时,乙酸脱羟基,乙醇脱羟基中的H,若CH3COOH中的氧都为氧18,而CH3CH2OH中的氧为氧16,生成的乙酸乙酯为CH3C18OOC2H5,相对分子质量为90,故答案为:90;(3)乙酸具

6、有挥发性,随着反应的进行,挥发的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降低了溶液的pH值,因此红色逐渐褪去;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小,制得的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分层,且处于碳酸钠溶液的上面,因此分离的方法为分液,故答案为:挥发的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降低了溶液的pH值,因此红色逐渐褪去;分液点评: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习中注重实验评价能力的培养5. 已知甲苯 的一氯代物有4种,则甲苯与H2完全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应有A.2种 B.4种 C.5种 D.7种参考答案:C略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

7、CH2CH3 OH- CH3COO- + CH3CH2O- + H2O 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HCu(OH)2 Cu2+2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O2H2O 2COD乙醛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CH3CHO+2Cu(OH)2+OH_ CH3COO+ Cu2O+ 3H2O参考答案:D略7. 已知450时,反应H2(g)I2(g) 2HI(g)的K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2HI(g) 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A50 B0.02 C100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8. 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 A. 6s B. 2d C. 3p D. 7f参考答案

8、:B9. 已知:4NH3(g)5O2(g)=4NO(g)6H2(g)H1025 kJmol1,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C此题结合化学平衡图像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的原则,选项A、B正确;根据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可确定A、B正确;根据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对化学平衡无影响,所以选项D正确。10. 用式量为43的烷基取代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所得产物的数目为( )A 3种 B8种 C 5种 D6种 参考答案:D略11.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

9、应:M(g) + N(g) R(g) + 2L此反应符合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吸热 ,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 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 ,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 ,L是固体或液体参考答案:C略12. 100mL溶质为和的混合溶液,其中c.0 mol/L c.2mol/L。若不考虑水解因素,则要使其中的全部转化为沉淀而分离出来,至少需要4mol/L的NaHO溶液的体积是 ( ) A.30 mL B.5 mL C.25 mL D.100 mL 参考答案:A略13. 某甲酸溶液中可能存在着甲醛,下列操作能正确说明的是1111A加入新制Cu(OH)2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证明一定存在甲

10、醛B能发生银镜反应,证明含甲醛C试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其蒸馏产物可发生银镜反应,则有甲醛D先将试液充分进行酯化反应收集生成物进行银镜反应,有银镜产生,则含甲醛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由于甲醛、甲酸、甲酸酯都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要检验甲醛的存在就需要排除甲酸的干扰,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后,HCOOH被中和,生成钠盐HCOONa,再蒸馏,则HCOONa、NaOH均不会被蒸出,蒸馏产物若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说明含有甲醛,答案选C【考点定位】考查甲醛的检验【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

11、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甲醛、甲酸、甲酸酯都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要检验甲醛的存在就需要排除甲酸的干扰。14. 某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没有H2产生B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CuSO4H2C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D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参考答案:D略15. 约翰芬恩等三位学家因在蛋白质等大分子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受紫外线的照射会失去生理活性B蛋白质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

12、效应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可产生盐析现象D蚕丝、羊毛、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参考答案:A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请填写下列空白:(1)甲装置常常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2)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镀银铜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丝即呈红热状态。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束。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

13、,其连接方法是(填戊装置中导管代号):乙接 、_接丙;若产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接冷却,应将试管丁浸在 中。参考答案:(1) 产生乙醇蒸汽 (2) 放热 2CH3CHO+O2催化剂、加热2CH3COOH (3) b a 冷水 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在25 时,用石墨电极电解2.0 L,2.5 mol/LCu SO4溶液。5 min后,在一个石墨电极上有6.4 g Cu生成。试回答下列问题:(1)有多少摩尔电子发生转移,得到的体积(标准状况)是多少升? (2)溶液的pH是多少?(3)如用等质量的两块铜片代替石墨作电极,电解后两铜片的质量相差多少?参考答案:(1)0.2mol 1.12L (2)1 (3)12.8g18. (6分)已知氯水和溴水能将Fe2+氧化成Fe3+,而碘水不能;Fe3+可以使KI-淀粉试液变蓝色。向100mL FeBr2溶液中通入标况下体积为3.36L的Cl2,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Cl-和Br-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