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三帆中学高三数学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专*** 文档编号:331233600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8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北京三帆中学高三数学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2023学年北京三帆中学高三数学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2023学年北京三帆中学高三数学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北京三帆中学高三数学文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北京三帆中学高三数学文模拟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北京三帆中学高三数学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 且 ,函数 满足对任意实数 ,都有 成立,则 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C2. 若,则()A. B. C. D. 参考答案:D【分析】令,则把条件和目标都转化为关于的式子,根据诱导公式和二倍角公式,进行化简,得到答案.【详解】解:令,则由,可得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换元法、诱导公式、二倍角的余弦公式的应用,属于简单题3. 已知向量,和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则+=()A2B2C3

2、D3参考答案:A【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和向量基本定理即可得出【解答】解: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则=(1,0),=(2,2),=(1,2)=+,(2,2)=(1,2)+(1,0)=(+,2),解得=1,=3+=2故选:A4. 由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图中阴影部分)为( ) 参考答案:A略5. “”是“40”的(A)必要而不充分条件(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参考答案:B6. 已知向量=(0,sinx),=(1,2cosx),函数f(x)=?,g(x)=2+2,则f(x)的图象可由g(x)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

3、得到( )A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D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参考答案:B【考点】函数y=Asin(x+)的图象变换;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由题意利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诱导公式可得函数f(x)=sin2x,g(x)=sin2(x+),再根据函数y=Asin(x+)的图象变换规律,可得结论【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函数f(x)=?=(2sinxcosx)=sin2x,g(x)=2+2=sin2x+1+4cos2x=3cos2x=cos2x=sin(2x+)=sin2(x+),故把g(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可得f(x)的图象,故选:

4、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的应用,函数y=Asin(x+)的图象变换规律,统一这两个三角函数的名称,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7. 如图,双曲线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M、N分别为双曲线虚轴的上、下端点,A是双曲线的右顶点,F是双曲线的右焦点,直线AM与FN相交于点P,若APF是锐角,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B(1+,+)C(0,)D(,+)参考答案:A【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综合题;方程思想;向量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求出点P的坐标,再根据APF是锐角,则0,得到b2ac,继而得到e2e10,解得即可【解答】解: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5、=1,由题意可得A(a,0),F(c,0),M(0,b),N(0,b),故直线AF的方程为y+b=x,直线NF的方程为yb=x,联立方程组,解得x=,y=,即P(,),=(,),=(,),APF是锐角,=?+?0,b2ac,c2a2ace1,即e2e10,解得e,e(舍去),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性质和直线方程的求法和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属于中档题8. 设点是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点处切线倾斜角为,则角的取值范围是 ( ) A 0, B0, C, D,参考答案:Z略9. 设向量,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参考答案:A当时,有,解

6、得; 所以,但,故“”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10. “”是“直线与互相平行”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参考答案:A当时,直线方程为与,可得两直线平行;若直线与互相平行,则,解得,则“”是“直线与互相平行”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且,则实数的值为_.参考答案:略12. 已知,则是的 条件。参考答案:充分不必要条件13. 如图所示,将数以斜线作如下分群:(1),(2,3),(4,6,5),(8,12,10,7),(16,24,20,14,9),并顺次称其为第1群,第2群,第3群,第4群

7、,(1)、第7群中的第2项是: ;(2)、第n群中n个数的和是: 参考答案:96,32n2n314. 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3的扇形,则圆锥体积的最大值为 参考答案: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有圆锥的高为,从而圆锥的体积为,令,有,令,当时函数为增函数,当时函数为减函数,从而当时体积取最大值.15. 过点A(3,1)的直线l与圆C:x2+y24y1=0相切于点B,则=参考答案:5考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 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 过点A(3,1)的直线l与圆C:x2+y24y1=0相切于点B,可得=0因此?=,即可得出解答: 解:由圆C:x2+y24y1=0配方为x2+(y2)2=5C

8、(0,2),半径r=过点A(3,1)的直线l与圆C:x2+y24y1=0相切于点B,=0?=+=5故答案为:5点评: 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相切性质、向量的三角形法则、数量积运算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6. 函数的图像在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_参考答案:试题分析:由题意有,则,则切线的倾斜角为.考点:1.导数的几何意义;2.斜率的几何意义.17. 函数的定义域为 参考答案: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12分)(2015?南昌校级模拟)已知椭圆C:+=1(ab0),F1,F2为左右焦点,|F1F2|=2,椭圆上一动点P,左

9、顶点为A,且cosF1PF2的最小值为(1)椭圆C的方程;(2)直线l:y=kx+m与椭圆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N(均不是长轴的顶点),AHMN,垂足为H,且=?,直线l是否过定点,如果过定点求出定点坐标,不过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考点】: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专题】: 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 (1)利用余弦定理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出cosF1PF2的最小值通过椭圆的定义求出a,b,然后求解椭圆的方程(2)设M(x1,y1),N(x2,y2),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通过韦达定理,结合=?,推出AHMN,然后求出m与k的关系,利用直线系求出直线恒

10、过的定点解:(1)因为P是椭圆上的点,所以|PF1|+|PF2|=2a,在F1PF2中,有余弦定理可得:,当且仅当PF1=PF2时取等号,|F1F2|=2,可得c=2,b2=3,故椭圆C的方程为(2)设M(x1,y1),N(x2,y2),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即,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交点0?3+4k2m2,AHMN?AMAN解得m=2k或当m=2k直线l过点A(舍去),当时,直线,过定点【点评】: 本题考查椭圆方程的综合应用,椭圆方程的求法,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19. 已知圆M与直线相切于点,圆心M在x轴上(1)求圆M的方程;(2)过点M且不与x轴重合的直线与圆M相交

11、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直线OA,OB分别与直线x8相交于C,D两点,记OAB,OCD的面积分别是S1、S2求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20. 已知,其中是常数.(1)若是奇函数,求的值;(2)求证:的图像上不存在两点,使得直线平行于轴.参考答案:(1)解法一:设定义域为,因为是奇函数,所以对任意,有,.此时,为奇函数.(2)设定义域内任意,设.当时,总有,,得;当时,得,故总有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的图像上不存在两点,使得所连的直线与轴平行.21. 已知函数f(x)=,a,bR,a0,b0,f(1)=,且方程f(x)=x有且仅有一个实数解;(1)求a、b的值;(2)当x(,时,不等式(x+1)?

12、f(x)m(mx)1恒成立,求实数m的范围参考答案:【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分析】(1)根据题意,直接带入f(1),同时考虑f(x)=x有且仅有一个实数解,故可求出ab值;(2)当x(,时,不等式(x+1)?f(x)m(mx)1恒成立,即可转化为:(x+1)f(x)m(mx)1恒成立?(1+m)xm21;【解答】解:(1)f(x)=,且f(1)=;,即a+b=2;又只有一个实数解;x 有且仅有一个实数解为0;b=1,a=1;f(x)=(2)x(,;x+10;(x+1)f(x)m(mx)1恒成立?(1+m)xm21;当m+10时,即m1时,有m1x恒成立?mx+1?m

13、(x+1)min1m;当m+10,即m1时,同理可得m(x+1)max=;此时m不存在综上:m(1,22. 已知数列an的首项,n=1,2,3,()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数列的前n项和Sn参考答案:【考点】数列的求和;等比关系的确定【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由,两边取倒数可得:,变形为,即可证明;另解:设,则,可得,即可证明()由()知:,再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两边取倒数可得:,又,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另解:设,则,所以,得 2bn+1=bn,而,所以命题得证()由()知,即,【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取倒数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