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锦囊妙计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322954219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锦囊妙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锦囊妙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锦囊妙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锦囊妙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锦囊妙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锦囊妙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锦囊妙计” 化敏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乐趣,为学生撑起一方“探索”的乐园,进而品味到创新的妙趣。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如下妙计。一、精心培养小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想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性格活泼,对新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且小学生已经出现竞争意识,产生集体荣誉感。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借助现阶段流行的动画片熊出没中的卡通形象进行分西瓜,翠花捡到

2、两个大西瓜,翠花把第一个西瓜分成2块,给了熊大1块,又把第二个西瓜分成4块,给了熊二1块,让学生比较熊大和熊二谁得到的西瓜多,为什么?学完这节课后,你就能自己找到答案。二、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形象,而且能给枯燥的数学课堂注入新鲜元素,激发学生的探究乐趣。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恰当地采用多媒体技术,把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有趣的、形象的知识呈现给学生。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直观地进行学习了解。三、应用理论联系实际,使数学知识生活

3、化数学课程标准注重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让数学与生活进行有机融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例如:教师在教学克和千克时,可以提前让学生进入超市观察一下一支牙膏、一袋食盐、一袋洗衣粉、一桶洗衣液、一袋大米、一袋面粉等所标注的质量,哪些用克作单位,哪些用千克作单位;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称一称。这样,通过生活中具体的实物,学生可以把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在上课时就会表现得更自信。四、运用表扬、鼓励机制,使数学课堂气氛活跃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地追求意念和力量。”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即使是一次小小

4、的成功,对小学生来说也是一次莫大的鼓励。教师通过奖励智慧星、小红旗、小贴画等方式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切身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品尝到知识带来的快乐,便会更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五、精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带领学生迈进数学王国的大门一节完整的数学课有如下四个环节:情境引入、探究新知、巩固拓展及全课总结。那么如何牢牢抓住这四个环节,带领学生迈进数学王国的大门呢?(一)情境引入:教师给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探究欲望。例如:我在教学简单的推理一课时,先播放动画短片名侦探柯南,大家看得津津有味,你想成为“柯南”那样鼎鼎有名的侦探吗?请大家开动脑筋、用心思考,你一定能行。猜一猜红色

5、盒子和绿色盒子分别装着什么?线索一:两个盒子分别装着小汽车和小熊,让学生猜;线索二:红色盒子装的不是小汽车。让学生感受通过线索才可以准确推断出事情的真相,并将学生猜中的东西以礼物的形式送给他作为奖励。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讲故事、看情境图片、猜谜等方式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本环节是整节数学课的核心,教师可通过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分小组探究等方法,使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引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世外桃源。例如:教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我带来两个香瓜,平均分给小红和小明,每人分多少?学生口答:每人分一个;老师拿出一个圆圆的甜饼,平均分给两只黑熊,每只黑熊分多少?学

6、生口答:把大饼切开,每只黑熊分一半。我直观演示分甜饼,然后补充:一半可用一个新朋友(分数1/2)表示;紧接着教学“1/4”,老师让学生分别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和长方形纸,用不同方式折出1/4,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经过实际动手操作,学生独自找到不同的折法,也深入理解每种折法所表达的意义。(三)巩固拓展:通过巩固练习,教师可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实际应用如何,也就是说本环节是整节课的“晴雨表”。如果学生在巩固拓展时运用自如,那么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如果学生在巩固拓展时“磕磕绊绊”,那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事倍功半。教师针对这张“晴雨表”,适时进行课堂调控,进而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四)归纳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本领?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锦囊妙计”,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他们探究新知的能力,使课堂教学这方沃土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优化,达到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佳境。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