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有妙招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322953267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有妙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有妙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有妙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有妙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有妙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有妙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有妙招 李金玲【摘 要】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吟诵古诗,可以陶冶性情,丰富想象,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而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语言清新、情趣盎然,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本文就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Key】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有妙招G623 A2095-3089(2019)10-0220-01新课程标准中,对低年段教学古诗的要求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于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古诗文诵读的目的不在于要求学生理

2、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明悟,句句领会,只要学生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可。一、诗眼入手,兴趣盎然眼睛是心灵之窗。诗的题目既是古诗的精华,又是古诗的中心。低年级段的古诗一般都浅显易懂,但是古诗在遣词造句中讲究平仄、对仗、韵律,不像现代文章的语言那样容易理解,有些字需要老师的点拨,特别是古诗题目中的重点字、重点词。比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中选录了李白的一首诗赠汪伦。刚开始,初读古诗,学生完全不明白题目的意思。接着我点拨他们抓住“赠”来理解,引导他们知道“赠”指“送”的意思,那么学生就会明白了这是李白赠给汪伦的一首诗。从“赠”字入手,学生在反复朗诵中逐渐感

3、受到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再如,学生学习画这首诗的时候,从题目入手,学生马上就领悟到这首诗主要是介绍一幅特殊的“画”。正因为抓住诗眼,学生有学习的切入点,他们的兴趣才更加浓厚,课堂效果会更好!二、插图入眼,画面形象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人们对唐代诗人王维诗歌的赞誉,其实中国的古诗很多都具有绘画美。我们常常会发现,低年级学生拿到语文课本后的第一举动往往是去翻里面的图片,觉得感兴趣会再去读读文字。孩子这种与生俱来对直观形象的喜爱,值得教师珍视。而低年级语文教材中选录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出一幅

4、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画。在诵读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课本插图去感受古诗的情景,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古诗意思,便于诵读和记忆。如李峤的风,引导学生诵读“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时,结合课本插图勾出落叶飘飞的画面,我引导学生理解这是小风;诵读“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时,学生观察插图,发现水波粼粼、竹子倾斜,自然而然能理解这是大风。直观形象的画面,留给学生最直接的记忆,多年后学生仍会记忆犹新。再如学生学习骆宾王的鹅一诗,课本插图是一幅美景,小小的池塘边长满了翠绿的树,江面上一只雪白的鹅正仰着脖子唱歌,水底下是清晰可见的红色脚掌有节奏地划动着“绿”“白”“红”色彩明丽,煞是画面好看。看图吟诵,学生边看

5、画面边产生联想,可以促进理解,感受诗句中的美丽景致。三、吟诵入情,心潮涌动对于小学低年段的诗歌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只有感情地反复吟诵,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出诗的真味。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渗透在字里行间,模糊解读和整体意会能让我们保留对古诗词的一种朦胧感。对于低段孩子来说大概意思已经明白了,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只要大体意思不错,怎么说都可以,那就没必要非得再说破了吧。在教学一去二三里这首诗时,我请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古诗,再读课后生字三遍。然后请他们在诗中找出生字划圈,读三遍,再全诗读两遍。这个设

6、计,首先让学生能整体感知全诗,再通过读准字音认读生字,就着将生字放回具体语境中,既可以帮助学生读准全诗,同时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和理解。然后指名读,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其他孩子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为一读得是否准确,你觉得哪句诗句读得最好?哪句诗句还读得不够的,你来试试看。目的在于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对整首诗的意思我并没做多大的解释,因为看图说话时孩子已大体对诗句的意思有所了解了。四、重拓展,促积累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诵读要重视量的积累,由量变引起质变。“最是书香能至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时,长期的学习和研读古诗词可以让孩子多认识字词,奠定语文基础。而语文基础好,是

7、一切知识学习的基石。通过学习,孩子的识字量明显要超过一般的小孩。在学习和朗诵古典文学经典的同时,孩子也学习了优美的文字、文言、文章。孩子既学到了“语”又学到了“文”,两者融合为一个整体,为孩子今后语文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意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小学生学古诗应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背诵古诗,古诗的学习犹如给小学生播下了一棵好的种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长成了参天大树。Reference1韩利卿.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3孟德领.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能力关于古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2006.4朱智賢.儿童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2002,2,1.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