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视角下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319082253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OR视角下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SOR视角下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SOR视角下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SOR视角下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SOR视角下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OR视角下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SOR视角下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程惠珊 林润泽 邱少勇 韩燕 李霄鹤 丁铮 兰思仁Summary:文章将S-O-R模型与动机理论结合构建集成模型研究乡村微景观营造中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以晋江市已开展微景观营造活动的乡村为例,基于访谈与问卷调查,采用SPSS19.O和AMOS24.O检验所提出的假设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村民获得的软性收益对利他主义和自我效能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硬性收益对自我效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利他主义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此外,利他主义对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对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利他主义在软性收益和参与行

2、为、参与意愿间发挥中介调节作用,在硬性收益和参与行为、参与意愿间没有调节作用,自我效能没有发挥调节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景观建设的具体政策策略。Key:S-O-R模型,乡村微景观,村民参与,结构方程模型,晋江市DOI: 10.12169/zgcsly.2019.08.05.0002乡村微景观是乡村景观“点一线一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景观构建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乡村景观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激励村民积极参与,然而村民参与效率低、参与形式化等问题仍普遍存在1。国内外学者利用动机理论围绕公众参与外部动机的重要性2、内部动机重要性3、内部及外部动机的特点4

3、、动机与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5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然而在现有乡村微景观营造模式下,村民参与的外部动机类型有哪些?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关系如何?村民参与的动机与其参与意愿及行为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本文基于晋江市90多户村民参与206处乡村微景观的调研数据,构建了村民参与微景观模型,总结归纳了村民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发挥村民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1研究方法1.1研究地概况晋江市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南部,是闽南金三角的核心。随着“美丽乡村”(十八大)“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十九大)的提出,晋江市作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之一,于2017年开始以微景观创

4、作的方式持续推进乡村景观建设。截至2018年12月,晋江市已培育42个晋江市级最美乡村和100多个乡村微景观,然而晋江市乡村微景观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仍面临困境。一是参与意识不足,参与占比低:乡村的主要居住人群为老人,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导致村民对乡村微景观营造活动参与多数成“被动化”“表面化”。二是参与简单化,参与效率低:当前,绝大多数乡村在开展乡村微景观营造活动中,只停留在“改不改”问题征询村民的意见,参与内容简单化,而在如何改造工程方面参与不足,参与效率差。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晋江市乡村开展深入研究,具有较好的典型性和示范性。1.2研究方法1)动机理论。动机理论是研究

5、个体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旨在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潜能。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6。当前,基于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相结合的分析视角被广泛运用于参与动机的解释和研究中7。外部动机强调的是目标驱动,主要来自外界因素的刺激8,例如通过参与活动行为而获得奖励、报酬、社会地位等,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或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9-10。本文遵循以上观点,将村民对外部动机的参与分为硬性收益和软性收益。硬性收益主要指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活动而得到的财务奖励,以及与村民之間的关系11;软性收益主要指村民通过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活动,加强了村民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乡村社区与村民之间的黏性。内部动机主要是

6、源自参与者的心理需求,如自我效能,助人为乐等12。利他主义和自我效能为内部动机的测量因素13。利他主义旨在帮助他人,而不是指望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自我效能是对个人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的主观评价,也是自信的表现。基于此,本文沿用以上观点作为研究村民参与微景观营造的内、外部动机。2) S-O-R模型。为研究外部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影响机制.Mehrabian和Rus-sell于1974年提出S-O-R理论.S-O-R模型即刺激(Stimulus) -机体(Organism) -反应(Re-sponse),S-O-R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当个体的情绪状态受到外部环境刺激时,它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而这

7、一变化又使个体执行接近或者回避行为14。调研发现,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活动是由于个体主动获取外部环境刺激,引起个体内在心理或认知的变化,进而触发个体内在的动机,最终产生参与的行为。然而,当前本领域研究涉及到心理学和信息系统等领域的经典理论(如TPB.TSR,TRA,动机理论等)大多是将理论中涵盖的因素直接指向意愿或行为,为静止模型。因此,本文采用S-O-R模型为研究框架,构建动态研究模型研究乡村微景观营造中村民参与行为的真实心理和行为变化。1.3变量提出与研究假设根据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实际状况,从硬性收益、软性收益、利他主义、自我效能、参与意愿以及参与行为等方面构建乡村微景观营造中村民参与行

8、为的概念模型,并提出8个研究假设:硬性收益负向影响利他主义、软性收益正向影响利他主义、硬性收益负向影响自我效能、软性收益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利他主义正向影响村民参与意愿、利他主义正向影响村民参与行为、自我效能正向影响村民参与意愿、自我效能正向影响村民参与行为。1.4数据收集与样本分析本文使用问卷形式收集数据。该调查于2018年12月25-31日进行,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486份,排除无效问卷,保留有效问卷435份。受访村民中男性占60%.女性为40%;受访者学历为小学及以下占2%,初中及高中占57%.大专及本科占26%,硕士及以上占15%。首先,样本数据由spss软件处理。其次,采用AMOS

9、软件针对村民参与行为的假设模型进行验证。2信效度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可知,偏度系数在-0.960. 592,峰度系数在-2. 0781.231,符合吴明隆提出的正态分布规律。从表1可以看出,每个潜变量的Cronbachsa系数在0.7030.888,均大于0.6,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为进一步测量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运用Amos24.0对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可得到潜变量的组合信度均大于0.7,表明各潜在变量测量指标的一致性程度较高:所有因素负荷量路径系数大于0.7.且均在0. 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潜在变量的聚敛效度理想;各潜变量的平均方差萃取均大于0.5,表示测量模型的聚敛

10、效度较好,各测量项对潜变量的解释性较好。3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3.1结构模型与结果讨论运用Amos24.0构建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模型,对模型路径系数进行估计与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根据普遍接受的拟合指数测量值可以很好地拟合,模型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除硬性收益对利他主义和自我效能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负数,其余均为正数,这表示乡村微景观营造中村民参与微景观活动硬性收益对利他主义和自我效能负向影响外,其余变量间的影响均为正向影响。假设Hl.H3,H6,H7,H8在0.001的显著水平下得到支持:H2和H4在0.01的显著水平下得到支持;H5在显著0.05的水平下得到支持。1)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的影响

11、(即从S到0的过程)。如图1所示,从S(刺激)到0(机体)的过程来看,外部动机中的硬性收益对利他主义和自我效能均为负向的显著影响,乡村微景观营造中村民获得的硬性收益越高,其参与的负面情感越高涨。通过访谈发现,村民自我满足感不仅仅是在参与微景观营造过程中获得的,也是村民愿意主动参与的动机之一,因此,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晋江市村民不是一味重视硬性收益,这与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有关。软性收益对利他主义和自我效能均为正向显著影响,即村民在参与微景观活动中获得的社区关系越多,其对自己在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自信程度、成就感越强烈。这是因为在微景观营造活动中,村民之间协调合作(如共同商讨设计场地、后期维护等问

12、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的互动,增强了社区的黏性,从而提升了村民的成就感,具有较强成就感的人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的概率就越高,这与Vansteenkiste的研究结果一致15。基于此,如何正确抓住村民的外部动机是精准、高效刺激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的基础。2)内部动机对参与意愿及参与行为的影响(即从0到R的过程)。从0(機体)到R(反应)的过程来看,利他主义对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均为正向显著影响,这是因为在社会关系中人们的情感是双向的,在接受到他人的“帮助”后人们往往愿意将“帮助”继续传递下去。这表明,在乡村微景观营造中,村民可以学到新知识、经验且可以帮助到其他人,满足村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欲

13、望,从而激励村民更加愿意帮助他人。村民的利他主义意识直接关系村民间的互惠合作、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当前,晋江市乡村由于外来人口较多的局限,降低了村民间的互动,从而形成了利他主义的负面情感,因此,增强村民利他主义意识应是日后相关政策制定的重点方向。自我效能对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均为正向显著影响,这是因为对自身能力充满信心的村民相信自己具备参与微景观营造的技术能力。这类村民会根据微景观营造的具体情况,依据自己的能力去探索、实践,展示自身的优点,这与高申春学者的结论一致16。基于此,如何充分发挥村民的内部动机是提升乡村社区“互助”氛围、增强村民参与性的关键。3.2中介效应与结果讨论本文运用Bootst

14、rap方法进一步检验研究模型。基于样本数据进行5 000次的Bootstrap重复抽样后,得出表2中的间接效应估计值和95%置信区间。结果显示,硬性收益-利他主义-参与意愿、软性收益-利他主义-参与意愿和软性收益-利他主义-参与行为的间接效应估计值和95%置信区间不包含0,表明其中介效应显著,其他路径则无中介作用。中介结果表明,硬性收益可以通过自我效能而不能通过利他主义对参与意愿起到间接作用。这是因为利他主义是个体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的行为,难以受到物质激励和参与行为的驱动,而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等经济收益可以刺激人们的自我效能,从而更有意愿去参与微景观营造活动。软性收益可以通过利他主义对参与意愿

15、和参与行为发挥间接作用,但不能通过自我效能对参与意愿和行为产生作用。在微景观营造中,村民出于利他精神帮助其他村民,自身也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交关系,从而促使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活动。4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4.1研究结论与理论意义本文以S-O-R模型为基础,引入动机理论构建乡村微景观营造中村民参与行为模型,外部动机分为硬性收益和软性收益两种刺激因素,利他主义和自我效能作为机体感知因素,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作为反应部分。本文的实证结果说明S-O-R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行为,村民的参与行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机体感知变化后,外部动机会做出反应。本文为S-O-R模型在村民参

16、与微景观营造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支撑,这种尝试也为以后开展乡村景观建设中村民参与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在国内研究中,村民的外部动机很少被分类,探讨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的影响更是少之又少,本文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有不同的影响,特别是硬性收益负向影响利他主义而软性收益正向影响利他主义。4.2对策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应该从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方面激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微景营造活动,以增加村民与社区间的黏性,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1)就外部动机而言,提高物质激励,丰富精神激励,健全反馈激励机制。研究表明,政府的反馈奖励机制可以促进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但往往单一的物质奖励(酬金回报、社会地位等)难以满足村民的自我满足感的追求。因此,政府在多渠道、多元方式参与的同时,应考虑个性化和灵活的软性激励,如提供培训机会、增加情感奖励、加强村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