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学概论-中国古代青铜器(上)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15563508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PPTX 页数:249 大小:16.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物学概论-中国古代青铜器(上)_第1页
第1页 / 共249页
文物学概论-中国古代青铜器(上)_第2页
第2页 / 共249页
文物学概论-中国古代青铜器(上)_第3页
第3页 / 共249页
文物学概论-中国古代青铜器(上)_第4页
第4页 / 共249页
文物学概论-中国古代青铜器(上)_第5页
第5页 / 共2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物学概论-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物学概论-中国古代青铜器(上)(2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物学概论文物学概论之六:青铜器青铜器的来历青铜器的来历n青铜器的来历:n红铜青铜n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天然的纯铜,其布氏硬度仅35,可以直接锤打成器。而田野考古证明红铜在最初被使用时,确实是以直接打制的方法来制造器具的。迄今所知较早的红铜器,发现于土耳其恰约尼前陶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是用自然铜矿石直接打制的钻孔珠、方形的扩张锥及别针等,其年代在前7500年左右。在伊朗的阿里克什曾发现一颗小铜珠,是用比4毫米厚的铜片卷成的,其质料为自然铜,年代亦早到公元前第七千纪。在伊朗的锡亚尔克北山也发现一枚将自然铜作大量加工制成的一枚铜针,属于公元前第五千纪中期。如下文所要提到的,在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我国早

2、期铜器中的红铜器也多有直接打制成形的。 考古发掘 1956年,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遗址(碳14测定为距今6060余年)中发现一个铜片,经化验,含有大量的铜、锌和镍,当时由于考古工作者对这问题还不了解,未曾发表。 1973年,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碳测定为距今5970年)中,又发现了一个铜片,经化验测定为铜65、锌25、锡2、铅6(发掘报告尚未发表,此数据承半坡博物馆见告)。 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青铜刀,碳14测定(公元前25752500,树轮校正前31003010) 1975年,甘肃永登连成蒋家坪马厂文化遗址出土青铜刀残片,碳14测定(公元前20201715,树轮校正前26

3、802355) 白云翔在“中国的早期铜器与青铜器的起源”一文中根据迄今发现的早期铜器,结合有关冶金史学的研究成果,从考古学上对中国早期铜器及中国青铜器起源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的结论是:1、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是独立起源的,但起源地并非一处,而是分别起源于以甘肃和青海一带为中心的西北地区、以陕西省东部和河南省中西部为中心的中原地区;2、中国早期冶铜术的发展道路是先黄铜、青铜等原始铜合金和红铜的冶炼并举,经过红铜阶段的发展,最后逐渐形成了成熟的青铜冶铸技术;3、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是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中国铜器起源分布图中国铜器起源分布图1、西亚地区最先使用铜公元前10000年至9000年伊拉克

4、的札成彻米自然铜装饰品公元前约9000年或前7000年伊朗西部的阿里喀什自然铜装饰品公元前7500年 土耳其的恰约尼(Cayonu Tepesi)遗址铜矿石直接打制的钻孔珠、扩孔锥、别针中国最早出现的青铜器是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青铜刀,碳14测定公元前25752500,树轮校正公元前31003010第一讲:什么叫青铜器第一讲:什么叫青铜器n一 青铜器青铜器: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n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古代青铜器包括包括:青铜生产工具和青铜武器,以及特有的青铜礼器。青铜礼器具有优先地位,器类繁多,造型浑厚,纹饰繁缛

5、,文字铭史,技术发达。二、关于青铜时代n1977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遗址和遗址和1975年甘肃永登连城年甘肃永登连城蒋家坪马厂遗址出土的青铜蒋家坪马厂遗址出土的青铜刀,其年代为公元前刀,其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年至公元前至公元前2300年,这是至今年,这是至今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制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制品。品。这时的青铜制作尚处在萌芽阶段。但上述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刀,说明了中国青铜器的发明,很可能起源于甘青地区,但后来这一地区的生产力落后于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的青铜文明逐渐发展起来,经过长期孕育,到夏商时代逐渐臻于完美。nn考古学者将早期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根据

6、生产工具和武器的材质,区分为石器时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时代。我国从夏代开我国从夏代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始进入青铜时代,历历经商代、西周、春秋经商代、西周、春秋时期;时期;从战国开始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铁器时代。三、主要著作三、主要著作n金石学出现宋代,宋和清朝最发达。以青铜器和石刻为研究对象,“金”就是青铜器,研究其器形、花纹和铭文。n宋代宋徽宗敕撰,王黼编纂集宫中所藏为宋代宋徽宗敕撰,王黼编纂集宫中所藏为宣和博古图宣和博古图录录,另外宋代学者吕大临所著,另外宋代学者吕大临所著考古图考古图影响深远。影响深远。清代乾隆年间,则将宫中藏青铜器先后编辑了清代乾隆年间,则将宫

7、中藏青铜器先后编辑了西清古西清古鉴鉴、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西清续鉴乙编、宁寿宁寿鉴古鉴古等图录等图录。n容庚商周彝器通考n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n马承源:中国青铜器n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n李学勤:青铜器入门第二讲:青铜器铸造方法第二讲:青铜器铸造方法n陶范法促进了先秦时代青铜冶铸业的兴旺和繁荣。n商代已发明采用分铸法n失蜡铸造法的发明及意义n嵌错工艺的起源与发展n战国两汉兴青铜鎏金工艺一、采冶和合金一、采冶和合金n第一步是采冶,即首先分别采取铜矿石与锡矿石,然后加上木炭,分别冶炼出红铜和锡。1973年发现的湖北大冶铜绿山遗址,其时代主要是春秋、战国至汉代,估计这里曾生产出81

8、2万吨铜。n第二步是合金,根据所制器物的需要将铜与锡按一定比例配合在一起,放在熔铜炉中加热熔化,从而得到所需要的青铜熔液,然后就可以进行浇铸了。最早记载青铜合金的配制比例的古籍为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周礼考工记中指出: “金有六齐: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 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这这六六种种不不同同成成分分青青铜铜合合金金的的配配方方,是是世世界界上上最最早早研研究究成成分分与与性性能能、用用途途的的关关系系的的科科学学文文献献,它它指指出

9、出了了青青铜铜合合金金的的性性能能随随其其配配方方比比的的不不同同而而引引起起变化的规律。用以指导制造不同的器具。变化的规律。用以指导制造不同的器具。中国青铜器铸造法中国青铜器铸造法 n在中国,采用陶范法。合范铸造工艺的基本特点是范模有内范、外范,两者间的空隙为浇注铜液处,距离即器物厚度。为使铜壁厚薄均匀,常常要在内外范之间设置上支钉。块范接口留在青铜器上的痕迹叫范线。泥范铸造的基本流程泥料选取与加工泥料选取与加工塑制模型塑制模型翻制范、芯翻制范、芯铸型组合铸型组合制制范范筑炉及选料筑炉及选料配料及熔炼配料及熔炼熔熔炼炼修修整整补补铸铸或或加加工工成成品品浇浇注注(浑浑铸铸或或分分铸铸) 19

10、591959年年河河北北兴兴隆隆出出土土。长长28.328.3厘厘米米、宽宽10.310.3厘厘米米。中中国国历历史史博博物物馆馆藏藏。范范由由铸铸铁铁浇浇铸铸而而成成,能能多多次次重重复复使使用。发明于战国时期,用以生产统一规格的铁器。用。发明于战国时期,用以生产统一规格的铁器。 铸铁范铸铁范战国(公元前战国(公元前475-475-前前221221年)年) 锄铁范锄铁范(河北兴隆古洞沟出土,战国)(河北兴隆古洞沟出土,战国) 由由双双合合范范、内内范范三三件件组组成成。一一扇扇为为器器范范,一一扇扇是是平平底底,一一为为四四角角锥锥状状銎銎口口范范。范范身身上上小小下下大大,边边缘缘有有四四

11、个个子子母母口口,上上部部有有一一长长方方形形銎銎;背背面面有有弓弓形把手。形把手。 最初的铸造技术是使用石范。由于石料不容易加工,又不耐高温,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很块就改用泥范。在近代砂型铸造之前的三千多年时间里,泥范铸造一直是最主要的铸造方法之一。泥范铸造 对中国古代青铜器范铸技术的研究根据的是古代铸铜遗址的遗物,如:郑州商城铸铜遗址安阳殷墟铸铜遗址(获得铸型19000余块)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获得铸型万余块)侯马东周铸铜遗址(出土的残破铸型不胜其数)1. 1. 制范和芯制范和芯 步骤:步骤: 在泥模上在泥模上涂以分型剂涂以分型剂以便脱模(例用油烟熏模即为处理法之一);以便脱模(例用油烟熏

12、模即为处理法之一); 将将练练制制好好的的泥泥料料做做成成形形状状较较为为规规则则的的泥泥块块。用用泥泥弓弓将将泥泥剖剖成成一一定定厚厚度度的的泥泥片片,按按在在泥泥模模的的外外面面,用用力力拍拍压压,使使泥泥模模上上的的纹纹饰饰反反印在泥片上。印在泥片上。外面再贴覆泥片以至预定厚度(外面再贴覆泥片以至预定厚度(1414130mm130mm);); 修修整整分分型型面面,做做出出与与另另一一边边范范或或芯芯装装配配的的榫榫卯卯并并撒撒上上分分型型剂剂,即即可可印印制制下下一一块块范范。为为了了便便于于组组装装时时辩辩识识,往往往往在在范范背背上上刻刻划划以以符号;符号; 待待全全部部泥泥范范制

13、制就就并并略略变变干干硬硬后后,从从最最后后制制就就的的一一片片范范开开始始倒倒序序起模起模; 制芯制芯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原模刮削掉相当于铸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原模刮削掉相当于铸件壁厚的尺寸而成芯。件壁厚的尺寸而成芯。原模原模刮去虚线以外部分刮去虚线以外部分形成内范(芯)形成内范(芯)外范外范内范内范(芯)(芯)浇口浇口 2组合铸型 范与芯组合成铸型。这一工序要求范、芯定位准确,相对位置稳定。因之,在翻制泥范时就在分型面上作出了榫卯,以备组合。 铸型组合后,外面通常要捆绑加固,有的还要再糊以泥层。二、青铜器的分铸法二、青铜器的分铸法n商代青铜器活动部件是利用分铸法铸造成的。后母戊大鼎鼎耳就是先

14、分铸,再与鼎身合铸在一起。四羊方尊,器肩上的羊头也是采用了分铸法,先将羊角单铸好,然后将其嵌入羊头的外范内,浇铸时再与整个器体一次铸成。春秋又发明了焊接法,用锡镴焊接分铸部件。三、失蜡铸造法的发明及意义三、失蜡铸造法的发明及意义 n春秋晚期战国早期中国古代工匠又发明了失蜡铸造法,这是青铜铸造工艺中的创新。已经确认的用失蜡法铸造的铜器主要有:1980年河南浙川出土的春秋时代的铜禁。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尊和盘上玲珑剔透的透空附饰。已把古代中国应用失蜡法铸造铜器的年代提到了公元前5世纪,与印度采用这种方法的时间相近。n失蜡铸造法的特点主要有下面几点:第一,用蜂蜡作制模材料,可能再加以

15、松香,以增加蜡质的硬度,然后用油脂调制。第二,制模方法简易,只做一块整模即可。先用蜡做出所要器物的形状,即蜡模,再用细泥浆在蜡模上反复浇淋若干次,泥浆即将蜡模包住。再经加热烧制后,蜡即流出,最后就剩泥模了。第三,所铸器物精确度相当高,无需打磨加工,器物表面就很光滑精致。四、失蜡法铸造铜禁和尊盘四、失蜡法铸造铜禁和尊盘五、青铜嵌错工艺的起源与发展五、青铜嵌错工艺的起源与发展 n青铜嵌错工艺,即在铸造好的青铜器的表面上嵌入其它材料的丝片,再用错石在青铜器表面磨错平整,构成纹饰或文字。青铜器的镶嵌材料主要有红铜、绿松石、金、银等。青铜与另外不同材料的颜色对比,使嵌入的纹饰或文字更加清晰、鲜明和美丽,

16、使器物富于艺术效果。嵌松石工艺始于夏代;嵌红铜工艺则发端于商代;嵌错金银工艺在春秋中期才发展。整个青铜镶嵌工艺的繁荣时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六、青铜鎏金工艺六、青铜鎏金工艺 n鎏金在古代又称“金涂”。青铜鎏金工艺于战国时期萌芽,西汉时代已得到了充分发展。青铜器鎏金工艺的具体作法是将金粉和汞的合剂涂在青铜器表面,然后加以烘烤,汞即蒸发,而金就附着在铜器表面上了。七:贴金工艺七:贴金工艺第三讲: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种类n现在所用的青铜器的名称,大多是沿用宋代金石学家的定名。青铜器的科学分类,是以用途划分,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生活用器等。一、青铜器的食器n食器依据功能又可分作饪食器、盛食器和取食器。饪食器有鼎、鬲、甗;盛食器有簋、簠、盨、豆、盂、俎;取食器有匕。1、鼎n古代用以煮或盛鱼肉用的器皿。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鼎的两耳的作用是在取鼎时,用鼎钩将鼎钩起,湖北随县曾侯乙大墓出土就有这种鼎钩。n鼎钩在古代称为“鋊”(音)、说文:“鋊,所以句鼎耳及炉炭”。商代方鼎商代方鼎商代扁足鼎商代扁足鼎西周鼎n西周鼎的典型式样是体呈半球形,直口立耳,足作马蹄形,最富代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专业课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