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教学设计例文

上传人:1824****852 文档编号:314806223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教学设计例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词》教学设计例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词》教学设计例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词》教学设计例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词》教学设计例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词》教学设计例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教学设计例文(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教学设计词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宋词两首。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目标。了解闻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词的基本学问,当堂背诵课文。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把握词的文眼,感受词作者的情感,激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教学重点:词眼赏析。教学难点: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识词人面对生活与自身改变所持的看法与观念。课时支配:一课时。完成凤栖梧自学提纲指导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了解作家作品,理解诗意。3、品尝字句,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4、整体把握诗歌主旨。完成自学目标一、文学常识关于作者二、字词的音形意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2、重点词语的理解3、重点词句理解

2、三、体会主旨其次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提到柳永,你能想到他的哪些名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情种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孤独、迷茫的柳永;“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是不倦地找寻美、享受美的飘逸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望家乡渺邈,归思难收”,这是天际沦落人的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满怀愁绪的丹青手柳永,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凤栖梧。二、复习宋词的常识。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肯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肯定的。别名: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等。形式:有词牌,有标题,一般

3、都是两段(片),句子长短不一。分类:按字数小令、中调、长调。按段落单调、双调、三叠。派别: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秦观等);豪放(苏轼、辛弃疾等)。三、老师范读两首宋词,指导学生朗读,留意把握宋词中蕴涵的情感。四、作者介绍。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仕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伎们相处亲密,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很多词调

4、,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很多歌伎因擅长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而身价大大提高。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慢词。在他之前,慢词只是个别人试作,还不怎么流行。由于他的提倡,使得慢词广为流行,形成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局面。长调的运用,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表现手法得到丰富和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擅长铺叙,柳词“铺叙展衍,备足无遗”(李之仪姑溪词跋)。望海潮和雨霖铃都是善用铺叙手法的范例。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5、”的局面。五、题解。凤栖梧为蝶恋花之别称。此词系怀人之作。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仄韵。2、重点字词说明。(1)危楼:高楼。(2)黯黯:迷漫不明。(3)拟把:准备。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4)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5)强:牵强。强乐:强颜欢乐。(6)衣带渐宽:指人渐渐消瘦。语本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六、讲解。1、词中哪些字、词(意象)或句子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刻骨的相思和哀愁的感情?“伫倚危楼”“草色”“残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品尝意象。草色残照愁、离情别恨;例:王

6、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隐士青青河边草,绵绵思古道。饮马长城窟行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明月思亲、思故、思乡;例: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凭阑登高凭吊怀古、思乡怀人;松兰梅竹坚贞高洁的品行;杨柳惜别;杜鹃沦落失意、哀怨凄悲;猿啼羁旅苦况。3、作者为了抒发春愁之情,他描写了哪些景物?细风、草色、烟光、残照黄昏春望图。4、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有何特点?伫倚危楼极目远眺。5、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景”和“情”联系起来的呢?春愁、凄美、伤感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6

7、、面对孤寂无奈,作者想用什么来排解心中相思的苦痛?结果如何?“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结果:借酒消愁愁更愁(“强乐还无味”)。7、“春愁”令人如此苦痛难熬,作者懊悔了吗?词中哪些句子说明白这个问题?不懊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思索探究一:柳句源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柳句与原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异同?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相思,柳句写情人间相思;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懊悔。思索探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的精神。结合现实,这两句还可以表达什么?

8、例:对志向、学业、事业等的执著追求和坚决信念。七、布置作业。观赏、品尝、探究:以“我观赏(喜爱)因为”为格式赏析。如:我观赏“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因为“伫倚”意象已为全词定下思念之调,加之写“春愁”从天涯长过来,表达脱俗又显得韵味无穷,为全词埋下绵绵愁思之笔。词两首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改变。2、了解词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把握词的情感。3、鉴赏词的关键词语,体会词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学习鉴赏知人论世和意象、意境的鉴赏方法。2、抓关键词语,体会词作情感。教学方法:自学、探讨、展示、探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醉花阴一、导语在中

9、国古典诗词中有这样一类特地表现女子情感的传统题材,或“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的少女怀春,或“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思妇怀人,或“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宫妇怨情。它们被统称为“闺怨诗”。惋惜的是在那样的封建年头中,这些情怀多由男诗人代笔。这一现象最终在宋代被一个女人打破了,她以自己惊世的才华,大胆的笔触,借助词作直写自己的闺怨情愁,使词坛绽放出了一道最夺目的光线。她就是李清照。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卓然不群的女词人的内心世界,来品读她的两首愁情词。(板书)古人云:读其书,诵其诗,更得知其为人。大家在下面查阅了不少李清照的资料,也熟知她的一些诗文。那就请你们来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李清

10、照。二、学问积累活动1:老师抽查学生讲解1、4,老师补充2、3。1、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闻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2、生活经验与词风改变李清照经验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改变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于轻愉快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快乐的心情;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常常是分居两地。词中多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厚。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那今日我们先来看一首她中期的词作醉花阴。3、醉花阴的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

11、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孤独无聊之感。4、字词释义永昼:漫长的白天。玉枕:枕的美称。东篱:种植菊花的园圃。语出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后泛指赏菊之处。把酒:端着酒杯喝酒。暗香:清香。文中指菊花的香气。语出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黄花:菊花。三、朗读品尝,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2、再找个别同学朗读。3、老师范读并指导。(1)、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答:愁指导:语速要缓慢,表情感的词重音要读出,断句要留意,如有暗香放在一起读,不能断开。感情要带出浓浓的愁绪。4、全班集体朗读。(2)、词的上下阙分别

12、写了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明确:上阕写秋凉情景,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独之情充溢其中。下阕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四、研读课文,学习鉴赏活动2:学生分组探讨、展示,老师补充完善。(一)意象意境,品读情感:1、词人的情感主要是借助了什么意象表露出来的呢?营造的意境特点是怎样的?明确:诗人将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这些意象聚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清冷萧瑟的画面。薄雾覆盖,浓云密布,室内香气氤氲已尽,天气转凉,而夏天的器物仍在。欲举酒浇愁,怎奈触景又生愁,飒飒西风中,佳人瘦菊孤影相映,只能叹息愁怅。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调,景为情设,情因景生,使客观环境

13、和人物内心的心情融和交织。我们来看黄花、西风是常常出现在诗词中的意象,我们同学能不能再说出几句利用这两个意象渲染氛围的诗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际路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因此,我们要知道西风、黄花这两个意象一般都与凄凉萧索的意境相关。老师补充总结:因此,分析诗词时,只有把握住重要的有着特定情感倾向的意象,通过想像连缀形成完整的意境,才能精确把握诗歌情感。(二)抓关键词句,品读情感:2、请同学们思索,诗人在哪一句明确表示了她愁的详细内容。为什么?明确:“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14、”一句可看出。(可能的答案)重阳佳节,传统的家人团聚之日,而作者却孤身一人,相思之情油然而生。愁的详细内容是思念丈夫,表现的是一种孤寂难耐之情。3、上片开篇即用一“愁”字点明心情。除此外,还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试结合上片分析。明确:“凉”一语双关。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B深层面:独居家中,爱人不在旁侧,内心感觉孤独凄凉。这个字暗含了词人内心难以言说的心情。由此我们更加明确了愁的内容,就不仅是空泛的“愁绪”,而详细成相思而成的“孤独之愁”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中哪句是重点?这句中哪个字是重点?结合全篇来品品这个“瘦”字的妙处。明确:结构上,“瘦”字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因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手法上,运用夸张比方,极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思念日渐消瘦的形象。内容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