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314403332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治疗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物理治疗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物理治疗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物理治疗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物理治疗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治疗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治疗学复习资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物理治疗学:是研究如何通过功能训练、手法治疗,并借助电光声磁冷热水力等物理因子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或重建躯体功能的一种专门的医学相关类学科。关节活动技术:利用各种方法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肉痉挛等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技术治疗。关节挛缩:指关节周围的皮肤、肌肉、韧带、等组织病变造成关节活动受限。肩肱节律:正常肩上升同时伴一系列精确的协调运动。体位转移: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卧-坐-站-行走。牵伸:指为恢复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和降低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运用外力拉长缩短或挛缩的软组织,做轻微超过软组织阻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运动。挛缩:指由于

2、各种原因导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软组织适应性短缩,造成关节活动障碍。关节松动技术:是治疗师在患者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手法操作,临床用来治疗关节因力学因素导致的功能障碍如疼痛、活动受限或僵硬等。生理运动:是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活动。附属运动:是指关节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活动。肌力:指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肌张力: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持续的,微小的收缩。等长训练: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保持不变,也不产生关节活动,但肌肉能产生较大张力的一种训练方式等张训练:肌肉收缩时,肌肉张力保持不变,肌纤维长度发生改变,并产生关节活动的一种训练方式。等速训练:指利用等速仪器

3、,根据运动过程中肌力大小变化,由机器提供相匹配的阻力,使整个关节按照预先设定的速度进行运动训练的一种训练方法。步行周期:是指完成一个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指一条腿向前迈步该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足跟再次着地时止所用的时间。超量恢复:是指肌肉或肌群经过适当的训练后,产生适度的疲劳。肌肉先经过疲劳恢复阶段,然后达到超量恢复阶段。牵引技术:指运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力学原理,通过手法、器械或电动装置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或四肢关节,使关节面发生一定的分离、关节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平衡:指物体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使物体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

4、平衡反应:指当平衡状态改变时,机体恢复原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协调: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步行:指通过双脚的交互移动来安全有效地转移人体的一种活动。步态分析(GA):利用力学概念和解剖学知识对人体行走功能的状态进行客观的定性或定量分析NDT(神经发育疗法):应用神经发育学、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来改善脑损伤后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技术。PNF(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通过对本体感受器刺激,达到促进相关神经肌肉反应,以增强相应肌肉的收缩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异常兴奋性,以改变肌肉的张力,使之以正常的运动方式进行活动的一种康复训练方法。持续性被动活动(CMP):

5、是利用机械装置,使肢体能进行持续性,无疼痛,在一定范围内的被动活动。运动学习:运动学习方法是根据对正常人习得运动技能过程的充分认识,通过分析与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的各种异常表现或缺失成分,针对性地设计并引导患者主动练习缺失成分和功能性活动,获得尽可能接近正常的运动技能。物理因子治疗:应用天然的成人工的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并通过人体的神经 体液 内分泌及生理调节机制。联合反应:是指当身体某一部分进行抗阻力运动或主动用力时,诱发患侧肌群不自主的肌张力增高或出现运动反应。强制性使用技术:是指在康复治疗及生活环境中限制脑卒中、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使用健侧肢体,强制性反复使用患侧肢体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6、共同运动:指偏瘫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引发的一种随意运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是指使用直流电将药物理子通过皮肤 黏膜成伤导入体内进行治疗。紫外线的生物剂量:是指紫外线灯管在一定距离垂直照射下引起的体最弱化斑反应所需的照射时间。耦合剂:超声波检查时探头与病人皮肤之间的空气将阻碍超声波传人体内 为获得高质量清晰图像,需要使用液体性传导介质,连接探头与病人体表,这种介质就是耦合剂。偏瘫步态:常见于脑功能障碍的病人,表现为一侧膝关节活动范围下降,足下垂内翻,步行时出现骨盆上提,髋关节外展和外旋,使患肢步行时划一个半圆弧(划步态)。脑瘫步态:马蹄内翻足、蹲位步态、剪刀步态、舞蹈步态。剪刀步态:常见于痉挛性

7、脑病,因髋关节内收肌痉挛,步行时常双侧膝关节相互摩擦,足尖着地,呈剪刀或交叉步态。帕金森步态:步行启动困难,行走时双上肢僵硬而缺乏伴随运动,不能随意停止或转弯,呈慌张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小脑障碍,患者不能走直线,呈曲线前进,双上肢外展以保持平衡(醉汉步态)。臀大肌步态:臀大肌无力者,髋关节后伸无力,足根着地时常用力将胸部后仰,形成仰胸挺腰的步态。臀中肌步态:由脊髓灰质炎引起,一侧臀中肌麻痹时,不能固定骨盘,无力提起和旋转大腿,表现为行走时躯干向患侧弯,如两侧受损,步行时上身左右交替摇摆,状如鸭步。运动治疗的作用: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

8、能力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能力调节精神和心理物理因子的主要治疗作用:消炎镇痛抗菌镇静与催眠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消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功能训练方法: 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被动运动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与方法: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被动运动,持续被动运动(CPM)。适应证: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主动和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练习特殊情况禁忌证:运动破坏愈合过程;运动造成该部位新的损伤;运动导致疼痛、炎症等症状加重注意事项:熟悉关节结构;早期活动;全范围活动;与肌肉牵伸相结合。影响关节活动的生理因素:拮抗肌的肌张力软组织相接触关节的韧带张力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

9、骨组织的限制影响关节活动的病理因素: 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痉挛肌力降低关节本身病变第三章 体位转移技术独立转移的基本原则:l 两平面应尽可能靠近;l 椅面应有一定硬度;利用体重转移;l 独立转移的时机要适当;l 转移时注意安全;l 以最安全容易的转移方法为首选。分类: 独立转移、辅助转移、被动转移。第四章 肌肉牵伸技术1、简述肌肉牵伸技术的作用。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调节肌张力阻断恶性酒环,缓解疼痛提高肌肉的兴奋性;预防软组织损伤。2、简述肌肉牵伸技术的种类。a、被动牵伸: 手法牵伸;机械牵伸:自我牵伸。B、主动抑制: 收缩一放松;收缩放松收缩:

10、拮抗肌收缩。3、简述软组织率编常见的原因。由于族病使身体某部位长期制动:不良的坐位T作和生活习惯;姿势异常和肌肉不平衡,骨倍肌和神经肌肉的受损:组织创伤所导致的炎症和疼痛;先天或后天 骨骼肌的物理特性的表现:弹性、伸展性、可塑性、粘滞性。作用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调整肌张力,提高肌肉兴奋性;防治粘连,缓解疼痛;预防软组织损伤适应证: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瘢痕形成,继发引起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降低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影响;预防由于制动、内外固定和失用等造成的肌力减弱以及相应组织短缩的发生。另外,体育锻炼前后的有效牵伸,利于预防肌肉骨骼系统受损。禁忌证:关节内外

11、组织有感染感染、结核和肿瘤等,特别是各种炎症急性期;新发生的骨折和软组织损伤;严重的骨质增生;神经损伤或神经吻合术后1个月内;关节活动或肌肉被拉长时出现剧烈疼痛;骨性因素造成的关节活动受限;挛缩或软组织短缩已经造成关节僵硬,形成了不可逆性挛缩。此外,对于瘫痪或肌无力严重者,为了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和保持一定的肌力,应慎用肌肉牵伸技术。第五章、 关节松动技术关节松术原理:关节内的微小运动、关节外的运动范围。治疗作用:(1) 缓解疼痛、(2)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3) 增加本体反馈。关节松动技术手法等级:根据手法操作时活动(松动)关节所产生的范围的大小,将关节松动技术分为4级1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

12、范围内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2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和终未端3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告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4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适应症:任何由于力学因素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包括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 对进行关节活动受限和功能性关节制动,关节松动技术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现有的活动范围,延缓病

13、情发展,预防因不活动引起的 其他不良影响。禁忌症:关节活动过度、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关节炎症、恶性疾病及未愈合的骨折。第六章、肌力训练技术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传递神经冲动训练(01级),助力训练(13级):徒手辅助、滑面上辅助、滑车重锤、浮力辅助主动训练,悬吊训练(13级),主动训练(3级以上),抗阻训练(4级或5级),等长训练(25级),等速训练(35级)肌力大小训练方法 肌力大小 训练方法 0 级 被动运动、传递神经冲动训练 1-2 级 等长训练、助力训练、传递神经冲动训练、 3 级 等长训练、助力训练、主动训练、等张训练 4-5 级 等长训练、抗阻训练、主动训练、等张训练、等速训练

14、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基本原理): 抗阻训练原则和超量恢复原则、适度疲劳和适宜频度。肌力下降的原因:年龄增加、实用性肌肉萎缩、神经系统疾病、肌源性疾病。按照训练目的分类:l 增强肌力训练l 增强肌肉耐力l 为其他相关训练做准备影响肌力的因素: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肉的初长度不同类型肌纤维的比例神经支配能力的改善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肌肉收缩方式肌收缩速度生物力学因素及技术因素年龄与性别心理因素适应症:失用性肌肉萎缩神经性肌肉萎缩关节源性肌肉萎缩肌源性疾病骨关节畸形主动肌和拮抗肌不平衡内脏下垂 尿失禁。禁忌症:全身有严重感染和高热患者。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如快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皮肌炎、肌炎发作期、严重肌病患者,不宜进行高强度或抗阻训练。局部有活动性出血,不宜进行局部肌肉训练,以免加重出血形成血肿。骨折后只行石膏外固定、骨折断端尚未形成牢固骨痂时,不宜进行等张或等速肌力训练。注意事项:选择正确的运动量和训练节奏;注意调节阻力;注意无痛训练;对患者进行讲解和鼓励;注意心血管反应;避免代偿运动的出现;作好详细的训练记录第七章、牵引技术1、临床上常用的牵引治疗:颈椎牵引、腰椎牵引和四肢关节牵引。2、影响拉长脊柱的因素:患者的体位、牵引的角度、牵引的重量、摩擦力的大小及牵引装置。3、四肢关节牵引的生理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治疗作用):l 增大关节腔间隙l 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康复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