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301798723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写作提纲1二、内容提要、关键词2三、正文3-121、陶渊明田园诗的生活内容32、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53、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64、陶渊明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13四、参考文献14五、后记11写 作 提 纲一、陶渊明田园诗的生活内容1、初归田园后,陶渊明用他的笔描绘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喜悦。2、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他认识到人生于世必须劳动,否则会受饥寒。3、在更多地接触到劳动人民,参加农业劳动以后,陶渊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民耕田的艰辛: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二、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1、他以亲切自然的笔触描绘田园风物,稼穑生活,写出它们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2、陶渊

2、明的田园诗中还真实地描写了自己的躬耕生活及自己对劳动的态度。3、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还记叙了他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们的交往情况。三、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1、清新的语言。2、朴素的语言。3、细腻的描写。4、生动的内容。5、情、景、理交融的艺术境界。四、陶渊明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内 容 摘 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很深的诗人,是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是在长期的生活体验中产生的。本文详细的探讨了陶渊明田园诗的形成,生活内容,思想内容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田园诗寄托了作者归依自然、顺应自然的人生理想。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它的诗朴素自然,情味隽永开创了田园诗歌

3、新的艺术境界。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生活 思想 艺术 影响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陶渊明365-427,出生于东晋末年,字元亮,一名潜,谥号靖节先生,桪阳柴桑人。东晋末年,政治腐败,战争连年不断,达官贵族独揽大权朝野上下盛行阿谀奉承之风。朝中大臣均是贵族子弟,有识之士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这对家庭败落,本非世族的陶渊明的生活道路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他看透了官场上的虚伪与腐败,便带着“我亲恩改为五斗米折腰,折腰问乡小儿!的气魄辞官回家,归隐田园,从此与官场彻底决裂。陶渊明的归隐,使他与一般士大夫的生活有所区别,而和劳动人民有了较多的接触。“晨兴理

4、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家生活,使他体验到生活的艰辛。“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艰、“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这又让他感到生活的充实。所以陶渊明便将对田园的热爱以及其中得到的感悟都融入了他所著的诗中,从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诗派田园诗派。一、陶渊明田园诗的生活内容陶渊明三十岁左右进入仕途,或出或入,终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去职,归隐田园,息交绝游,开场了真正的隐士生活,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这些田园诗反映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1、初归田园后,陶渊明用他的笔描绘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喜悦。这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已有充分表现,而在?归园田居?诗第一首中更表达得淋漓尽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

5、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首诗充满了逃离樊笼、获得自由的欣喜之情。他终于从“尘网中解脱,就象鸟归山林,鱼回深池一样快活地长嘘了一口气。在他眼中,故园附近的景物都倍感亲切,就象阔别多年的老友再次相逢,不由得脱口而出地一一数其名字,以发泄无法遏制的激情。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似乎都*开双臂欢迎他,有了生命,而狗吠、鸡鸣都充满了诗意。这与官场的令人窒息、仕途的坎坷陷阱形成了鲜明的比照。2、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他

6、认识到人生于世必须劳动,否则会受饥寒。他写下了?劝农?诗: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翼!儋石不储,饥寒交至,顾尔俦列,能不怀愧!陶渊明冲破剥削阶级的意识,坚决走上了躬耕自给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他认为人活在世上就必须劳动不能鄙视劳动,他的这种想法是对剥削阶级寄生观点的挑战。3、在更多地接触到劳动人民,参加农业劳动以后,陶渊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民耕田的艰辛: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来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庚戍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劳动,对一个地主阶

7、级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诗人已认识到劳动是必要的,他对躬耕生活有了感情,对农民的苦难有了同情,并和农民之间有了经常性的交往: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之二由“相思到“言笑,和农民之间建立起了相通的思想感情。再看?归园田居?之二: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可以看到,长期的田居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陶渊明已经与农民有了共通的语言,这对一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农事歌咏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占据了极大的篇幅。作为一个农业劳动的参与者,以怡然爱好的心情,把农村生活如实地大量写入诗中,这

8、是陶渊明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创举。除了反映农作的诗篇外,他还以喜悦的心情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农村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如前所引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完美的生活情趣和民俗特征。总之,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田园生活经历,更广阔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状况。二、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陶渊明的诗中以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在现存的一百二十多首陶诗中,描写农村风光和农居生活的作品,占了很大的分量。而且,由于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接触了农民,对农村生活体验颇深,所以这类作品显得内格外真实,感情深厚,形象明朗,表现了朴素的自然美和诗人不愿与黑暗现实

9、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最为人们所传诵。“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从彭泽县令解职归田后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是诗人对和平田园的吟咏。在这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村居图中,蕴含着朴素的自然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诗人置身在大自然怀抱里悠然自得的写照,对陶然自乐的隐居生活的歌唱。“菊是高洁的象征,“采菊说明诗人品格的高尚;“南山即“庐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比两句是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主观与客现融为一体。诗人通过一系列意象暗示了作者归依自然、顺应自然的人生理想,使他的田园诗呈现出冲

10、淡平和、旷洁悠远的外貌。在这类描写村民生活的作品中,还有一局部是表达劳动体会和艰辛生活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写出了早出晚归、沾霜带露劳动的辛苦,劳动后的愉快和对劳动生活的赞美。诗人亲切自然地描绘出田园风光,真实地描写了自己的躬耕生活,对劳动的艰辛诗人却表现出平静乐观的心态,躬耕之志始终不渝。所以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田园诗。从思想上来说: 1、他以亲切自然的笔触描绘田园风物,稼穑生活,写出它们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如其?归园田居?其一,写自己的田园生活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他不是站在纯客观的角度去描写和欣赏,而是把自己和田园风物完全融合为一,通过对草屋茅舍,榆柳桃李

11、,远村炊烟,鸡鸣狗吠的白描,既描绘了宁静田园生活的优美画面,又流露了自己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悦和深切依恋,自己那份纯洁的心地和平静的心境,与简朴恬淡的田园风光交融为一。2、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还真实地描写了自己的躬耕生活及自己对劳动的态度。如其?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认识: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人生最根本的衣食之需;诗中也写了劳动的艰辛;晨出晚归,历尽风霜,四肢疲累。但诗人感到欣慰的是:自食其力,可以免掉“异患所带来的心理和精神负担。在陶渊明的笔下,劳动不仅不是可耻的、可憎的、而是往往是很有诗意的,如其?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

12、草不长,夕露沾我衣。衣沾缺乏惜,但使愿无违。庄稼虽然长得不好,但却是自己耕种的:劳动是辛苦的但心情是愉快的。那“带月荷锄归的怡然自得之状,确实是将劳动艺术化了。这也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劳动的平静乐观心态和始终不渝的躬耕之态。3、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还记叙了他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们的交往情况。如其?移居?二首:“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则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归园田居?其二:“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杂诗?其一:“得欢当作乐,斗酒聚彼邻。他们亲密无间的交往,一起饮酒,共话桑麻。这里没有世俗官场的争名逐利

13、,而虞我诈,田园生活之乐,人情的淳美,使诗人得到极大的欣慰。三、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在艺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在描写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上,别开生面,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给读者以美的享受。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清新的笔法。陶渊明的诗内容均为自己亲身见闻和感受,诗中的生活场景又为人们习见,如村舍,鸡犬,桑麻,豆苗,耕种,风雨等,他的诗正是选择了带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和事物,并且通过朴素的语言,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艺术地再现了自己的生活和理想,使人感到诗人对农村,对土地的热爱,真好似是从胸中

14、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让人一读就懂,倍感亲切。陶渊明刻划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美的语言与外表的形似,而是随意点染,文字清新,质朴,犹如山里田间拂面的清风,清新自然,而有无尽的神韵。如?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此诗开头两句,说自己从少年时代起,就缺少那种适应世俗的风度,本性所爱即山水自然。误落尘网中,尘网指官场,整个官场好象一*捕捉鸟兽的罗网,自己入仕,是误落尘网

15、,是迷途。因此,自己即如羁鸟,池鱼,这是隐微含蓄而又生动具体的比喻。这种被禁锢的痛苦不断折磨他,而由于性本爱丘山的本性,终于使他在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之后,欣然归隐。开荒二句说明他归田思想的胜利,实现了躬耕的愿望。以上八句,是用最简炼最含蓄的语言,概括地表达了他自己的前半生。诗的后段,正面写他自己回到田园,重温田园的自然景物和生活气氛,抒发出内心的欣慰之情。 方宅以下,落落如数家珍,地几亩,屋几间,树几株,花几种,远处村落何如,鸡鸣狗吠何处,琐琐屑屑,平平淡淡,语言愈见通俗,而意境愈见高雅,这些描写,充分表达了诗人离开官场后,去忙就闲,兴高采烈,自由欢快的心情,以及他对平淡的自然的田园生活的美的认识。最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戛然而止,好比一个长期负担很重的人,突然放下了担子,真是轻快极了,舒畅极了。正如俗话说的:无官一身轻。只是诗人的这种轻松悠闲,怡然自得的感受,不仅由于他抛弃了官职,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