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丑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301735850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水丑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汉水丑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汉水丑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汉水丑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汉水丑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水丑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水丑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生物物质和能量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捕食关系捕食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成分的成分 食物链(网)食物链(网)(营养结构)(营养结构)问题探讨问题探讨: :假如你像小说假如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除了饮用水一个荒岛上,除了饮用水之外没有任何食物。你随之外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带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身带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15Kg玉米。玉米。策略:策略: A.A.先吃鸡再吃玉米。先吃鸡再吃玉米。 B.B.先吃玉米再吃鸡。先吃玉米再吃鸡。 C.C.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

2、,吃鸡产下的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蛋,最后吃鸡。第二节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输入、传递、散失)(输入、传递、散失)1 1、小草的能量来自哪里、小草的能量来自哪里?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一、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2 2、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都被小草吸收了吗都被小草吸收了吗? ?小草吸小草吸收了光能,光能发生了什收了光能,光能发生了什么变化?么变化?3 3、小草固定的太阳能、小草固定的太阳能, , 有有哪些去向哪些去向? ?兔子兔子老鹰老鹰草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残枝败叶等残枝败叶等分解者分解者同化量同化量 = = 摄入量摄入量粪便量粪便量未

3、未未未固固固固的的的的能能能能量量量量 同化量同化量 以此类推完成以下关系图以此类推完成以下关系图次次次次级消费级消费级消费级消费者摄入者摄入者摄入者摄入 同化同化同化同化呼吸作用散失呼吸作用散失呼吸作用散失呼吸作用散失三级消费者摄入三级消费者摄入三级消费者摄入三级消费者摄入残骸等给分残骸等给分残骸等给分残骸等给分解者分解解者分解解者分解解者分解未同化(粪便未同化(粪便未同化(粪便未同化(粪便)储存在有机物中储存在有机物中储存在有机物中储存在有机物中呼吸以热能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形式散失储存在生物体储存在生物体 内的有机物中内的有机物中被下一营被下一营养级同化养级同化遗体残骸遗体残骸,下,下一营

4、养级粪便一营养级粪便被分解者利用被分解者利用能量输入能量输入(即同化量)(即同化量)某个营养级某个营养级生态系统中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过程生态系统中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过程: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形式:能量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形式:能量散失的途径和形式:能量散失的途径和形式: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营养级营养级输入能量输入能量流出能量流出能量( (输入后一营养级输入后一营养级) )( (传递效率传递效率) )生产者生产者植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5、 13.5%20.0%1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 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二、能量流动的特点二、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中的传递效率大约是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中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10%20%20% ;如果把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如果把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成图,可以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叫做由低到高绘成图,可以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叫做“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 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植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 62.8 62.8 生产者生产者 464.6 464.6

6、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 如把各个营养级的数量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示,是否如把各个营养级的数量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示,是否也成金字塔形?有没有例外?也成金字塔形?有没有例外?数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昆虫 鸟鸟树树1 1树树1000昆虫若干若干只鸟只鸟1树树下下图图表表示示某某生生态态系系统统的的食食物物网网,请请回回答答:若若该该生生态态系系统统的的能能量量流流动动效效率率平平均均为为10%10%,同同一一营营养养级级的的每每种种生生物物获获得得的的能能量量是是均均等等的的,那那么么第第一一营营养养级级的的同同化化能能量量为为2102107 7KJKJ,则则鹰鹰最最终终获获

7、得得的的能能量量是是_。要要使使鹰鹰的的数数量量最最多多它它应应处处于于第第_营营养养级。级。5105104 43 32102107 710106 610106 65105104 45105103 35105104 45105102 25105103 3图图是是某某个个生生态态系系统统中中的的食食物物网网简简图图,据据图图回回答答:若若E E生生物物种种群群总总能能量量为为7.1107.1109 9kJkJ,B B生生物物种种群群总总能能量量为为2.3102.3108 8 kJkJ,从从理理论论上上计计算算A A贮贮存存的的总总能能量量最最少少为为_ kJ_ kJ。 4.8107 三、研究能量

8、流动的实践意义: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的利用效率。2.2.研究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研究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有益的部分。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出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出”桑基鱼塘桑基鱼塘“生产方式:利用桑叶喂蚕,生产方式:利用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塘泥肥桑,在

9、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古蚕沙养鱼,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古人在设计这种农业生产方式时,不一定清楚其中的科学道理,人在设计这种农业生产方式时,不一定清楚其中的科学道理,请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出发,分析这种设计的合理性。请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出发,分析这种设计的合理性。 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但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但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但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但可设法调整能量可设法调整能量可设法调整能量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流动方向,使能量流

10、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例如,在森林中,。例如,在森林中,。例如,在森林中,。例如,在森林中,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中;在草原牧场上,则最好使能量多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中;在草原牧场上,则最好使能量多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中;在草原牧场上,则最好使能量多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中;在草原牧场上,则最好使能量多流向到牛、羊等牲畜体内,获得更多的毛、肉、皮、奶等畜产流向到牛、羊等牲畜体内,获得更多的毛、肉、皮、奶等畜产流向到牛、羊等牲畜体内,获得更多的毛、肉、皮、奶等畜产流向到牛、羊等牲畜体内,获得更多的毛、肉、皮、奶等畜产品。品。品。品。 除草为了使太阳能更多

11、地流向农作物。捉虫为了使农作物除草为了使太阳能更多地流向农作物。捉虫为了使农作物中的能量散失减少。中的能量散失减少。2 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益的部分。1.“一山不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的观点可以理解为A.虎所需要的生活空间很大B.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C.虎性情孤独,不群居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也 就越少D2.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

12、看,这是由于A.动物饲养麻烦,花工多,投资大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C右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 有的能量多少B该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C该图中的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图中A具有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D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 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 植物再利用C. 图中/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DADP+PiADP+PiATPC3CO2H2OO2H H+ + +e e光能光能NADPNADP+ +(CHCH2 2O O)还还原原光反应光反应暗反应暗反应?C52固定固定多种酶多种酶酶酶类囊体薄膜上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基质叶绿体基质NADPHNADPH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