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教案(64课时)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01732779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64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64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64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64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64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64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唐五代文学教案(64课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隋唐五代文学教案(64课时)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64课时) 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使修学者全面了解隋唐五代文学进展的根本面貌和特点,并对此时期重要的诗歌、小说及其它文学体裁、以及重点作家及作品有较深入的熟悉,提高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才能。 重点难点:盛唐诗人群体、李白、杜甫、韩孟诗派、元白诗派及代表作品;古文运动与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创作。 教材: 主要教材:中国文学史(二),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 参考教材: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导出版社1999 第一讲 绪论 第一节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 统一的大帝国,在前朝文学的根基上,合南

2、北文学之两长,展现了文学大昌盛。国力强大与中外文化的交流,使唐代政治较开明。科举制代替门阀制,变更了上层文人的成分。以诗赋取士促进了诗歌的进展。文禁较松,文人思想解放。中唐后展现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三大痼疾。对文学也有多种影响。唐代文学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安史之乱为界):前期上承魏晋南北朝,属于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后期下启两宋,属于中古期的其次段。 唐代文学展现空前交融与昌盛的局面:继承与创新并重,如古诗持续昌盛,近体诗也产生并臻于完备;骈文持续兴盛,借复古以革新的古文再度崛起。文人创作与民间创作并茂,既有李、杜、韩、柳等大家,也有好多民间,其代表成就是“敦煌文学”,还有好多热衷于俗

3、文学的作家,如王梵志、寒山等。其总趋势是由六朝末期的贵族化趋向士大夫文人化以至平民化。唐文学昌盛表达在诗、词、古文、传奇(小说)四种体裁上,其中诗、古文大大进展;词、传奇是新文体。 一、唐诗 唐诗创造了诗歌史上的辉煌,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唐代文学的特色:诗 1 唐。“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赏识唐诗,才能赏识唐朝的诗。” “唐人的生活是诗的生活,他们的诗是生活化了的。”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第82页。)唐人思维的诗美取向和唐代文化的诗学性格。 闻一多先生认为:“唐代文化即进士文化(政治与文学)。诗的教导,教导即学诗(宗教、癖狂)。诗才的最大限度

4、之进展。”“诗化的人格与选举制度的会合以诗取士。”(闻一多全集第六卷,第120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闻一多认为,“唐代文化即进士文化”。 “终唐一代,几乎找不到一个文学冷清的时期。”(208209页)有唐一代,乃中国古代诗歌的颠峰。诗星绚烂,诗风万端,诗歌题材高度丰富闳阔。就表现领域来说,逐步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与塞漠,也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就情思作风来说,北朝文学的清刚毅健之气与南朝文学的新颖明媚相融合,走向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境界,而且还展现了具有美学范畴意义的诗论,如“骨气”、“兴象”、“境界”说;就诗歌形式说,唐人在永明体的根基上做了两个工作:一是把四声二元化,过渡到唐诗的

5、平仄律;一是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形成律篇。创造了既有程式约束又有广阔创造性自由空间的新诗体律诗。 中国诗歌的颠峰,有“诗必盛唐”之誉。对后世影响极大,或尊唐,或崇宋。 1、诗人多。清彭定求等人编全唐诗收诗近五万首,是唐以前诗歌总和还多(近二万首,据逯钦立编全上古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诗)。今人陈尚君辑全唐诗补编收诗5000首。 2、诗歌多,艺术成就高;大家辈出、名作多。范文澜:“唐朝文人几乎无人不是诗人。”全唐诗录有2200余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诗薮外编卷三(胡应麟):“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人那么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3、风格多样。明高棅唐诗

6、品汇:“开元、天宝间,那么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 4、流派纷呈。初唐四杰、上官体、山水隐逸、边塞、新乐府诗人、韩孟诗派等。 2 5、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社会各方面的生活,包括炼铁工人、采玉工人的生活等,充分表示了唐人的生活美、精神美。 6、诗体完备。古体、近体都具备,直到五四新诗展现。 关于唐诗体 一、种类:高棅唐诗品汇、沈德潜唐诗别裁分为七类: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五排。 往体(古体):1、五古;2、七古。另有四言、三言、六言、九言和杂言。 今体(近体):1

7、、五律;2、七律;3、五绝;4、七绝。另有六律、六绝、五排、七排。 二、古体诗与近体诗的识别:表达在五大形式要素上: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 三、格律诗的形式要求:整、俪、叶、韵。 崔颢黄鹤楼、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虽不谐音律,仍为杰作的理由。作诗不要过于拘泥于平仄的规律,“文以气为主”,以免“以词害意”。林黛玉“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7、唐诗进展的轨迹(唐文学分期): 从唐高祖李渊代隋(618),至哀帝李柷被逼让位朱金忠(907),共换了二十一个皇帝,历时289年。 附唐诗分期研究 有二分、三分、四分一向到八分法,最常见的是四分法。四分法的建立有一个过程:四分法大致反映出唐

8、诗从端正方向,到昌盛、进展、消歇的过程,反映各阶段唐诗进展的不同风貌,且与整个唐代社会变化相随。四分法: (1)北宋杨时:“诗自河梁之后,诗之变至唐而止。元和之诗极盛。诗有盛唐、中唐、晚唐。五代陋矣。” (2)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认为:“大历以前清晰是一副言语,晚唐清晰别是一副言语。”“盛唐之诗,那么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已落其次义矣”;“晚唐之诗”,那么并无师承。他将唐诗分为五体: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这些都为后来人划分进展阶段供给了借鉴。 (3)元杨士弘据严羽说,在唐诗选本中分唐诗为始音、正音和遗响;并分“唐初、盛 唐诗”、“中唐诗”、“晚唐诗”。 3 (4)最

9、明确提出“四唐”说的是明代的高棅,其唐诗品汇中有明确的划分:“今试以数十百篇之诗,隐其姓名,以示学者,必须识得何者为初唐,何者为盛唐,何者为中唐、为晚唐。”太宗贞观元宗开元初为初唐、开元天宝为盛唐、大历贞元为中唐、元和及开成以后为晚唐。且确认诗人的地位:“大致以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为接武,晚唐为正变,余响方外异人等诗为旁流。” 二分法:胡适白话文学史。 陆侃如中国诗史亦取此法:“就唐诗而论,把世纪中年,是个分水岭,以前和以后的诗是不同的。”分水岭即安史之乱。 三分法:郭扬唐诗学引论(广西人民出版社) 1、打定期:宫体诗、风骨诗、非古非律诗; 2、鼎盛期:主题正大,以气

10、使才。主要形式有功业诗、边塞诗、山水诗等; 3、衰变期:新乐府、怨刺诗、咏史诗。 五分法:苏雪林唐诗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1992年辑入上海书店影印的民国丛书第三辑):1、齐梁古典作风期(初唐);2、浪漫文学隆盛期(李白及开元诗人);3、写实文学诞生期(杜甫、白居易);4、唯美文学兴隆期(温、李);5、唐诗颓废期。 六分法:梁超然唐诗分期论纲(陕西人民出版社):1、沿袭期(618660,到高宗显庆年);变革期(高宗龙朔开元初,即662716);鼎盛期(开元天宝代宗永泰年间,即717766);徘徊期(代宗大历至永贞元年,即766805);探索期(宪宗元年至大和年间,即806836);深化

11、期(文宗开成至唐末,即836907) 许总唐诗史(江苏教导出版社)承袭期(六朝余绪)、自主期(唐音初起)、颠峰期(气象高华)、扭变期(激荡旋绕)、繁盛期(众派争流)、衰微期(艳俗余波)。 八分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根本上是将四分法再一分为二。 (注:唐诗进展不完全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进展同步。安史之乱后十年,大量盛唐时仍在,且创作出优秀的诗作。) 4 二、词 曲子词的简称,是隋唐以后展现的新文体,是随着燕(宴)乐的兴起而展现的。 “敦煌曲子词”是最早的词,产生于民间。盛中唐时为文人所喜,中唐时已展现大量的文人词了。晚唐五代词已很成熟,有两大创作中心:一是西蜀,“花间词人”

12、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二是南唐,“二主一臣”李璟、李煜与冯延巳。 三、散文 骈体:占主导地位;古文:韩柳古文运动,以恢复儒学为旗号而举行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以新颖质朴的散体文代替华美空洞的骈体文。 四、传奇 (即文言短篇小说,以识别后来戏曲等)唐时,小说作为残丛小语,不比古文之高文,鄙之曰“传奇”。得名于晚唐裴铏所编传奇小说集。 传奇“有意为小说”:布局、篇幅、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已成熟,标志着小说文体确实立和成熟。 五、变文 说唱文体,简称“变”。学界关于“变文”说法不一。有说起源于宣讲佛经,当时一种脚“转变”的说唱艺术,与图画相合作,一边向听众表示图画,一边说唱故事。其图为“变相

13、”,其说唱的底本为变文。 内容多为宣讲佛经故事、经义,也有陈述历史故事和民间传闻。 形式多样,或散韵相间、说唱结合;或全散;或全韵。对后世的话本、弹词、诸宫调等通俗文学产生很大影响,开白话文的先河。 其次节 唐文学昌盛的理由 唐代文学昌盛有其文学自身进展与承传的理由。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时代”的影响。“文笔之分”,淡化文学的政治功利目的、政教目的,追求审美意义。在诗歌方面,辞采声律的追求、表现技巧的创新。“四声”、“八病”之说为格律诗的进展奠定了根基;在散文方面,体裁多样,约有八十多种(应用文体占大片面)。唐吸取了骈体文形式上的优点,摈弃其辞藻绮丽、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弊端,举行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在传奇小说方面,继承和进展了六朝的志怪和杂史杂传。就诗歌形式说,唐人在永明体的根基上做了两个工作:一是把四声二元化,过渡到唐诗的平仄律;一是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形成律篇。创造了既有程式约束又有广阔创造性自由空间的新诗体律诗。 我们还理应从外部来总结其理由。 1、政治与文学:唐综合国力强,“汉唐盛世”。唐代政治布局与前朝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重要之一是确立了以皇族地主为中心、广泛包括亲贵功臣、门阀世 5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