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诗句大全]对偶的诗句 【散文诗歌】 篇一:[对偶的诗句]描写春天的诗古诗 冬天来临了,春天还会远吗?以下是我共享的描写春天的诗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1、《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妩媚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清明》 唐杜牧 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9、《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0、《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闲适娇莺恰恰啼 11、《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2、《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3、《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5、《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拓展: 绝句 :杜甫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及解释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动听地唱歌,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积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靠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解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靠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3] (6)“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爽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颜色鲜亮,更托出早春的生气初发的气息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翱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潮湿的感受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繁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思念家乡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张开了一个突出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
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突出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头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突出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许多闻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突出工整的、写得突出严谨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更多对于春天的古诗推举阅读:1、春天的古诗词2、含有春天的古诗的手抄报3、描写春天的古诗大全(20首)4、形容春天的相关古诗5、六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带读后感6、对于春天的古诗配画精炼的7、一首春天的古诗8、纯粹写春天的古诗9、春天的古诗和画10、对于春天的古诗五句 篇二:[对偶的诗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文句子赏析 赏析意思是赏识并分析(诗文等),经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熟悉,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依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艺术观点和艺术爱好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竣。
下面我为大家整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文句子赏析,盼望对你有所帮忙!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文句子赏析 一、整体操纵 1.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行,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很多已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的,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行的最主要方面,这在这篇文章中充塞表现出来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然而,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因此,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究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最终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熟悉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杰出的爱国者,一位言行全都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2.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行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谈论,使这篇文章布满了感人的力气. (1)结构严谨.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全都,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选材精当.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状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与游行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先生一生经受繁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许多许多.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忱、言行全都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3)精于剪裁.对材料的使用,依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比如,闻先生的讨论唐诗,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讨论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赈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讨论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从详略上说,讨论唐诗,写得详尽;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闻先生的“最终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就不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火速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仰头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势,进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全部这些,都说明白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3.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 (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谈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原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讨论古代典籍,但不用“讨论”一词,而细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方,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推荐,而且是热忱的赞扬了.此外,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谈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一般,却给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虚心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扬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必定语言环境敏捷地给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行,但洋溢着赞扬之情.又如,“仰头挺胸,长须飘飘”,明显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又如,“饭,简直忘了吃”,原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同样,“夜间睡得很少”,“惜寸阴”,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犹未尽的“分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由于带着剧烈的感情,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了. (4)富于音乐美.①擅长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绝然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急”,等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②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4.夹叙夹议的写法.本文表达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