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年级语文下册30端午节由来(第1课时)教案语文S版

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88KB
约4页
文档ID:300959201
四年级语文下册30端午节由来(第1课时)教案语文S版_第1页
1/4

四年级语文下册30端午节由来(第1课时)教案语文S版 30 端午节的由来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推荐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课文先讲了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然后说是为了纪念古代闻名诗人屈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接着详细写了端端午节的由来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闻名的诗人,遭陷害被流放到南方,但他仍旧喜爱自己的祖国,眷注人民的疾苦,写了许多爱国诗歌楚国被秦国侵占后,屈原万分悲愤,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在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非常哀思,想出各种对策祭祀他最终写了人们祭祀屈原的活动,逐步演化为今日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习俗 学习本篇课文的目的:一是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学习复述课文二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如何把句子写得生动感人 设计理念: 本篇课文中的内容有些是同学所熟知的,如端午节的一些习俗而有的内容则是同学不太清晰的,如端午节的由来及其意义所以在教学中,重视同学阅读本领的培育,将同学的自读自悟与老师的点拨、引导有机地融合在一齐让同学经受一个自我读书、自我发觉、自我习得的过程进而激发同学的阅读爱好,引发同学的探究心理。

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效地调动了同学的情感的参加,促进同学的进展 教学目标: 1、熟悉“粽、檐、囊、辅、措、诬、颂”7 个字,会写“佩、戴、措、诬、颂、驾、尸、俗”8 个字,把握“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尸体、习俗”等词语 2、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学习复述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筹备:1、布置同学阅读有关书籍或访问家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屈原这个历史人物 2、自制的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吗?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今日就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端午节的由来》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自同学字 (可以在文中画出要求熟悉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记一记不理解的词语也可以提出来 2、检查自同学字状况 (1)读词语: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驾船、尸体、习俗 提示同学留意:“施”和“尸”是翘舌音颂”和“俗”是平舌音 (2)理解词语: 辅佐:帮助 爱戴:诚心尊敬与拥护,多用于对长辈。

诬陷:诬告陷害 无中生有: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 谗言:陷害人的坏话 流放:将罪犯驱除到边远的地方去生活或劳动的刑罚 祭祀:为死去的人进行仪式,表示追念 祈祷:宗教仪式之一本文中包含有“请求”的意思 3、同学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经过读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呢? 4、老师引导同学从两方面来汇报: (1)端午节的由来 (2)爱国诗人屈原 (同学说出也许的内容既可,不做更细的要求只是大致的了解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是由何而来的呢?课文的中的哪部分作了简要的说明呢? 2、同学自由读文 1——2 自然段,想一想,画一画 3、同学汇报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插艾叶等 由来:纪念屈原,至今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4、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节,置留问题 为了纪念屈原,这些习俗以有两千多年,那么课文是如何细致的来记叙端午节的由来的呢?信任在下节课的学习中,你就会找到答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连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0 端午节的由来 传统节日——屈原 4 / 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