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底稿质量关注问题第一篇:审计底稿质量关注问题 审计底稿质量问题 一、货币资金 1、银行函证(关注有无贷款,同时函证) 2、未达帐项,关注并根据金额大小,涉及损益事项建议调整 3、对帐单的获取与检查,对帐单不能替代银行函证程序 4、外币折算,关注折算差异 5、现金必须监盘,如若能监盘,需在底稿说明未能实施监盘程序的理由 (1)制定监盘计划,确定监盘时间2)将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要求被审计单位查明原因并作适当调整3)在非资产负债表日进行盘点时,应调整至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4)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在盘点表中注明,如有必要应作调整 6、大额支出及特殊事项必须有抽证,查看凭证 7、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大额现金收支进行截止性测试,关注是否涉及损益相关事项 8、关注是否存在质押、冻结等对变现有限制或存在境外的款项是否已作必要的调整和披露 二、应收票据 1、对未到期应收票据未实施监盘,必须监盘原始票据,未能实施监盘程序需说明原因 2、被审计单位将未到期票据贴现,直接冲销应收票据,对此事项CPA未予以关注(需有支撑依据,未到期备查簿登记),编制已贴现和已转让但未到期的承兑汇票清单,并检查是否存在贴现保证金。
3、实施盘点日与审计截止日,票据变动情况需有明细 4、检查逾期票据原因,不能收回转为应收账款 1 5、关注已作质押的票据和银行退回的票据 三、预付帐款 1、函证、函证控制:客户信息核对及发出、收回控制; 2、未能编制函证结果汇总底稿 3、分析预付款项账龄及余额构成,确定:(1)该笔款项是否根据有关购货合同支付2)检查一年以上预付款项未核销的原因及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检查不符合预付款项性质的是否需调整至正确科目、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无法再收到所购货物的预付款项是否已按管理权限经批准后作为坏账,转销预付款项 4、检查期后转销情况 5、预付款项是否存在减值,计提坏账准备 四、应收帐款 1、函证、函证控制,客户信息核对及发出、收回控制,未能实施函证程序需说明理由 2、对未回函账户未进行替代审计程序对未函证的应收账款,检查相关支持性文件(如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发运凭证及回款单据),确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坏帐核算方法与坏帐准备计提,说明三年以上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的理由 4、检查帐龄长往来是否存在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或者债务人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的情况。
5、关注大额应收帐款构成,防止虚增收入,不正常应收帐款,以及后期冲销与收款情况 6、未能编制函证结果汇总底稿 7、关联方往来 (1)了解交易的商业理由2)检查证实交易的支持性文件(例如,发 2 票、合同、协议及入库和运输单据等相关文件)3)如果可获取与关联方交易相关的审计证据有限,考虑实施下列审计程序:①向关联方函证交易的条件和金额,包括担保和其他重要信息;②检查关联方拥有的信息;③向与交易相关的人员和机构(例如银行、律师)函证或与其讨论有关信息4)完成“关联方”审计工作底稿 五、其他应收款 1、了解重大明细项目的其他应收款内容及性质,进行类别分析,重点关注是否存在资金被关联企业(或实际控制人)大量占用、变相拆借资金、隐形投资、误用会计科目、或有损失等现象 2、函证、函证控制,客户信息核对及发出、收回控制,未能实施函证程序需说明理由 3、对未回函账户未进行替代审计程序对未函证的应收账款,检查相关支持性文件(如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发运凭证及回款单据),确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未能编制函证结果汇总底稿 5、坏帐核算方法与坏帐准备计提,说明三年以上应收款不计提坏账准备的理由。
6、应收款账龄分析 7、关注后期冲销与收款情况 六、存货 1、未编制监盘计划、监盘报告、对监盘过程中抽盘测试情况未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中 2、期末存货跌价测试,未编制存货减值测试底稿 3、未实施存货计价测试程序(采购与发出计价测试)如、入库出库检查表,发出计价测试表 4、存货盘点在期中进行,未对盘点日与报告日的存货收发实施必要 3 的程序,以合理确定存货期末库存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5、监盘是存货底稿必不可少程序,未能实施需说明原因及如何确认企业存货所执行的其他程序 6、未取得数量金额式明细表,仅取得金额式明细表,或未取得明细表 7、未执行生产成本审计程序,易忽视此科目底稿编制 8、审核有无长期挂账的存货,如有,应查明原因,必要时作调整 9、关注关联方采购,交易公允性 10、关注有无质押存货,可结合借款底稿 七、长期股权投资 1、未取得被投资单位的期末会计报表(审计报告)以核实长期投资期末余额 2、未实施减值测试 3、取得被投资单位的章程、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资料,更新永久性档案。
根据有关合同和文件,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股权比例、表决权等,检查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和核算方法是否正确 八、固定资产 1、未取得固定资产盘点表及实施固定资产监盘程序 2、未能对资产折旧进行测试(查被审计单位制定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其所采用的折旧方法能否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合理分摊其成本,前后期是否一致,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是否合理) 3、未说明本期不计提折旧的原因 4、检查本期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对计入固定资产的当期增加项目的合理性及会计处理的正确性,未进行正确判断 5、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1)对外购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 4 产,审核采购发票、采购合同等2)对于房地产类固定资产,查阅有关的合同、产权证明、财产税单、抵押借款的还款凭据、保险单等书面文件3)对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检查有关融资租赁合同4)对汽车等运输设备,检查有关运营证件等5)对受留置权限制的固定资产,结合有关负债项目进行检查 6、未能对固定资产增减变化进行凭证抽查,大额处置及购置必须复印凭证作为底稿支撑材料 7、获取暂时闲置固定资产的相关证明文件,并观察其实际状况,检查是否已按规定计提折旧,相关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8、检查固定资产的抵押、担保情况如存在,应取证,并作相应的记录,同时提请被审计单位作恰当披露 9、获取管理层在资产负债表日就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的判断的说明 九、在建工程 1、未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盘点和实地检查,未编制在建工程盘点底稿 2、未实施检查施工合同、工程完工进度等审计程序,关注总体及期末进度情况 3、未编制利息资本化情况检查底稿 4、检查本年度增加的在建工程的原始凭证是否完整,如立项申请、工程借款合同、施工合同、发票、工程物资请购申请、付款单据、建设合同、运单、验收报告等是否完整,计价是否正确 十、无形资产 1、自行研发项目未取得项目立项项目进度验收等必要的审计证据,并实施检查程序对被审计单位研发费用的合理性、正确性进行确认 2、检查购入无形资产的权属证书原件、非专利技术的持有和保密状 5 况等,并获取有关协议和董事会纪要等文件、资料,检查无形资产的性质、构成内容、计价依据、使用状况和受益期限 3、复核当期摊销数与累计摊销数,无形资产不摊销需说明原因 4、复核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正确性。
十 一、长短期借款 1、未获取贷款卡信息并实施检查核对程序 2、未实施期末借款函证程序 3、对年度内增加的短期借款,检查借款合同,了解借款本金、借款用途、借款条件、借款日期、还款期限、借款利率等信息 4、利息测试 5、未关注贷款抵押资产并作批露 十 二、应付票据 1、检查应付票据备查簿:(1)检查债务的合同、发票和收货单等资料,核实交易、事项交易真实性,复核其应存入银行的承兑保证金,并与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勾稽 2、函证 3、查明逾期未兑付票据的原因 4、期后付款情况 十 三、应付帐款 1、函证、函证控制,客户信息核对及发出、收回控制,未能实施函证程序需说明理由 2、对未回函账户未进行替代审计程序 3、未能编制函证结果汇总底稿 4、获取得询证函回函均为复印件,未获取原件;关注询证函对方确认日期晚于审计报告出具日期情况 5、对大额应付供应商款项,未实施诸如函证、检查采购合同等必要 6 的审计程序 6、关注后期冲销与支付情况 7、对期末暂估事项取得充分凭据并关注期后冲销情况,如材料暂估,费用暂估。
8、帐龄超一年以上暂估款项查明未能冲销原因 十 四、预收帐款 1、对大额预收客户款项,未实施诸如函证、检查采购合同等必要的审计程序 2、抽查预收账款有关的销货合同、仓库发货记录、货运单据和收款凭证,检查已实现销售的商品是否及时转销预收账款,确定预收账款期末余额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3、未记录帐龄超过一年以上的预收帐款的相关情况是否合理的说明 十 五、应付职工薪酬 1、与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在建工程等相关账项进行核对 2、检查期后付款情况,关注余额有真实性 3、月度分析与上年总数分析合理性 十 六、应交税金 1、结合收入科目进行应交税金(增值税)测试 2、未复核当期税金(除增值税外税金)合理性,并与相关费用数据复核 3、未获取被审计单位国税与地税纳税资料及汇算清缴等资料 4、未核对期末未交税金与税务机关受理的纳税申报资料是否一致,检查缓期纳税及延期纳税事项是否经过有权税务机关批准 5、未检查税费减免或返还时的依据 十 七、应付利息 1、检查应计利息的计算是否正确 7 2、结合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审计,检查应付利息有无漏记。
十 八、其他应付款 1、本期其他应付款的增减变动,检查至支持性文件 2、函证、函证控制,客户信息核对及发出、收回控制,未能实施函证程序需说明理由 3、对未回函账户未进行替代审计程序对未函证的应收账款,检查相关支持性文件(如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发运凭证及回款单据),确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未能编制函证结果汇总底稿 5、期后付款情况 6、其他应付款长期挂账的原因并作出记录 十 九、专项应付款 未能进行必要的函证或替代程序,未能关注有关单位拨入专款的文件、协议等资料 二 十、实收资本 1、获取与实收资本(股本)变动有关的董事会会议纪要、股东(大)会决议、合同、协议、公司章程及营业执照,公司设立批文、验资报告等法律性文件,更新永久性档案 2、本期发生的实收资本(股本)的增减变动,查阅股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