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1 描述运动的几个物理量课件 (87)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299277271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69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1 描述运动的几个物理量课件 (87)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1 描述运动的几个物理量课件 (87)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1 描述运动的几个物理量课件 (87)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1 描述运动的几个物理量课件 (87)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1 描述运动的几个物理量课件 (87)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1 描述运动的几个物理量课件 (8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1 描述运动的几个物理量课件 (87)(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25力学实验(三)1实验(7):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一、实验原理图 3二、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出做功与物体速度二次方的正比关系。42.实验原理:方案一:由重物提供牵引力如图,由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当小车的质量比重物大得多时,可以把重物所受的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牵引力,小车运动的距离可以由纸带测出,改变重物的质量或者改变小车运动的距离,也就改变了牵引力做的功。方案二:由橡皮筋提供牵引力如图,第一次使小车在一根橡皮筋作用下弹出。第二次、第三次操作时分别改用2根、3根同样的橡皮筋,并使小车从同样的位

2、置被弹出,那么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一定是第一次的2倍、3倍测出小车被弹出后的速度,能够找到牵引力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53.实验器材:方案一:重物(小盘中放砝码或砂桶中盛砂)、打点计时器、小车、纸带、复写纸、电源、导线、刻度尺、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带小钩的细线等。方案二:橡皮筋若干根(材质、长短、粗细均相同)、打点计时器、小车、纸带、复写纸、电源、导线、刻度尺、木板、铁钉等。64.实验步骤:方案一:(1)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m(mM车),将数据记录在表中。(2)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纸带的一端夹在小车后端,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将长木板安装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

3、垫高,调整高度,直至轻推小车后,恰能使小车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为止。(3)在小车前系好细线并通过滑轮挂上重物,将小车置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4)改变重物质量,重做上述实验。7(5)如图所示,将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计数点O,再在纸带的后端选择连续的5个打印点分别记为计数点1、2、3、4、5,分别测出计数点1、2、3、4、5至计数点O的距离(即小车的位移l),并利用打上点的纸带,测出打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6)将计算得到的功W记录在表格中。(7)根据记录的W、v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合适的图象,两次实验可以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两条图线。8方案二

4、:(1)选择确定本实验的探究方案。(2)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下面垫一块小木板,反复移动小木板的位置,直至小车不受牵引时,纸带打出的点间距均匀。(3)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长木板前端的铁钉上,另一端固定在小车前端的钩子上,将小车置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释放小车。(4)用2根、3根、4根、5根相同的橡皮筋分别代替1根橡皮筋重做实验,保证每次释放小车的位置相同,即橡皮筋被拉长的长度相同。(5)在上述实验中打出的5条纸带上分别找出小车近似做匀速运动的点,并分别求出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6)根据记录的W、v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合适的图象。(7)整

5、理实验器材。95.数据处理: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6.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为防止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我们应设法排除摩擦力的影响,可将木板一端垫高,使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从而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判断已平衡掉摩擦力的方法是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到小车不受其他力时能在木板上匀速运动。(2)在方案二中,我们用2根、3根相同的橡皮筋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每次实验时使小车从同一地点静止释放,使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保持一致。(3)在方案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相邻各点的间距并不均匀,应选间距均匀的那一段纸带来计算小车的速度,因为这一段是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完毕时的情

6、形。10考点1考点2考点3实验原理和操作典例典例1如图所示,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减小实验误差,长木板应水平放置B.实验中需要算出橡皮筋做功的具体数值C.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D.小车在橡皮筋拉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橡皮筋恢复原长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为使橡皮筋做的功为合力的功,必须平衡摩擦力,故A错;本实验用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整数倍来进行研究,故B项错,C项正确;橡皮筋的力是变力,小车在橡皮筋拉力作用下做的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 答案解析关闭C11考点1考点2考点3(2)用该装置实验

7、时,不可缺少的操作是。A.测出小车的质量B.测出橡皮筋的伸长量C.用量角器测出长木板的倾角D.改变橡皮筋条数后将小车从同一位置释放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该实验中小车的质量、橡皮筋的伸长量及长木板的倾角都不需要测量,故选D。 答案解析关闭D12考点1考点2考点3实验数据处理典例典例2“探究弹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当用4条、6条、8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0、3W0、4W0每次实验中由静止弹出的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均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13考点1考点2

8、考点3(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可以用直流电源供电,电压为46VB.实验中使用的若干根橡皮筋的原长可以不相等C.每次实验中可以使小车不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弹出D.利用每次测出的小车最大速度vmax和橡皮筋做的功W,依次作出(2)如图给出了某次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出的纸带,从中截取了测量物体最大速度所用的一段纸带,测得O点到A、B、C、D、E各点的距离分别为OA=5.65cm,OB=7.12cm,OC=8.78cm,OD=10.40cm,OE=11.91cm。已知相邻两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vmax=m/s。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 答案解析关闭14考点1考点2

9、考点3误差与实验创新设计典例典例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步骤一:小物块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水平桌面滑行,之后平抛落至水平地面上,落点记为M1;步骤二:在钉子上分别套上2条、3条、4条同样的橡皮筋,使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重复步骤一,小物块落点分别记为M2、M3、M4步骤三:测量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15考点1考点2考点3(1)为求出小物块抛出时的动能,不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A.小物块的质量mB.橡皮筋的原长x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D.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2)将几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物块做功分别记为W1、W2、W3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

10、平距离分别记为L1、L2、L3若功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则应以W为纵坐标、为横坐标作图,才能得到一条直线。(3)由于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不能忽略,则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选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1)根据动能的定义可知,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可以计算其动能,所以必须测量小物块的质量和其水平速度,由于小物块做平抛运动,所以测量桌面到地面的高度和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后,可以根据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计算其初速度。(2)由于功W与速度的二次方v2成正比,而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又与速度v成正比,所以功W与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的二次方L2成正比。(3)由于多次测量无法抵消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引起的误差,所以该误差为系统误差。 答案解析关闭(1)B(2)L2(3)系统误差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