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3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9203209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教案欢迎下载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学反思(第 13单元共 18 个课时)第 1 单元准备课第 1 课时数一数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孩子们本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也是在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一年级的数学课对孩子们有很深远的影响,要让孩子们爱数学, 要让孩子们真正喜欢数学课, 这几天的课很重要。 本课内容十分简单, 就是要让孩子们能手口一致地按顺序数数。 新课伊始我创造了 “学校校园” 这个让孩子们感到新鲜好奇的场景来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观察校园中有那些物体,再数一数它们的个数,最后用点子表示个数。整个课堂进行得比较顺利, 但在这一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孩子对数数已经非常熟悉, 没

2、有用手指点着一个一个数的习惯;在用点子表示物体个数时有个别孩子画的太过于随便,没有形成排列规则、 整齐的画图方法。 针对这些问题, 我着重让孩子们用手指点着数了好几遍,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好品质。对于画图不规则的现象,我也进行了指正,以防今后的作业中出现随意、马虎的现象。第 2 课时比多少教学反思我过去教学“比多少” 时,总是自己拿出不同的图让学生根据我拿的图进行比较。在现在的教学中, 我意识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图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少?什么比什么多?”在教材里有意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激发了

3、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尝试,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启发和补充,使自己对“比多少”的问题得到清晰全面的认识。有些学生还发现了谁比谁多几个,谁比谁少几个。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改变了原来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问题:由于年龄较小,自律性不强,在小组讨论时一些学生出现了开小差的现象。对此我没有直接对他们提出批评,而是通过互动提醒每一个学生积极思考与课堂有关的问题,收到了不错的反响。第 2 单元位置第 1 课时上下前后教学反思本节课要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

4、间观念,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于“上、下”的位置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教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优秀教案欢迎下载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认识,而对于“前后”的位置关系,这是学生认识比较薄弱的内容, 也是教学的难点, 因此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让学生来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教学时我要求学

5、生先整体观察主题图,然后一边观察一边用“上”或“下”描述图中货车、火车、轮船的相对位置。通过反馈,学生对于“上、下”的位置关系描述比较到位。 学生感受到:在物体位置不变时,两个物体上、下位置关系是不变的,但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不同。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主题图进行观察和描述之后,学生又用“上、下”说说讲台上摆放的物品的位置关系,并动手摆学习用品,使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第 2 课时左右教学反思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左、右”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左右顺序的概念比较淡薄、容易混淆,所以,教学时就要从学生的左、右手开始,让学生明白一般的人写字、

6、吃饭都用右手, 另外一只手就是左手, 进而了解并熟悉 “左”“右”这两个位置的关系。但是“左” “右”的相对性在他们的头脑里还是一片空白,所以,理解“左” “右”的相对性是这节课的难点。因此,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先让学生体验“左” “右” ,然后感悟“左”“右” ,最后理解“左”“右”的相对性这几个方面。通过这堂课的教学, 我体会到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正是借助生活经验,学生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在新课开始时让学生借助双手初步体验“左”“右” ,通过“找身上分左右的好朋友”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左”

7、“右”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 3 单元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第 1 课时 15的认识教学反思对于这节课的设计我积极地进行反思,首先分析学生的学情和原有的知识经验,然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凸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活动化的特点,使教学切实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一、创设情境,增强数学课堂魅力。生动、贴切的情境设计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寓教于乐” 始终是小学教学应遵循的教学原则。在

8、本课中,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通过创设去王奶奶家玩的情境,并配上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顺利开展15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二、数学课堂“动起来” ,让学生“做”出数学的精彩。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优秀教案欢迎下载习,让数学课堂生动化是教材的特点之一。操作与实践、 探索与发现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

9、,要使学生不是记数学,而是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发展。 因此,数学课堂活动化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体现出其必要性。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摆图片、摆图形等游戏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体验,真正体会 15的基数含义和数序。 这符合一年级小朋友以游戏为主的学习特点,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让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生活, 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并让课堂焕发了新的生命。第 2 课时比大小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

10、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整节课我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设计和教学,现反思如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俗话说: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 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因此,在上课时,我就用猴子玩耍的故事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这样引导自然、形象,融科学性、趣味性一体,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学生还通过比一比、 说一说等动手实践活动, 发现了比大小的规律,这也为以

11、后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材料。二、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和气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节课中,学生不仅拥有了许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还在实践中拥有了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机会。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急于对学生的回答给出肯定或否定的意见,而是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此过程中我只是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选择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交流, 以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在整课堂中反应积极, 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效果不错。 但作为教师还应特别关注在

12、群体教学环境下的个别学生,纠正这些学生为活动而活动、 随波逐流的倾向。第 3 课时 15认识及比大小:练习课教学反思本节课是练习课,是对前面两个课时所学的“15的认识”和“比大小”的练习巩固。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认、读、写15各个数和会用“ ”“”和“=”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欠缺的仅仅是熟练度和准确度。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巩固15各数的认读,加深对三种符号的认识。本节课一开始,我通过数一数大姐活动, 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的 “15的认识” 。然后通过对各个习题的引导, 让学生在做题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同时也巩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13、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优秀教案欢迎下载固了旧知。总之,本节课是一节较为成功的练习课,达到了练习巩固的目的,也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为后面的数学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第 4 课时第几教学反思自然数有两重含义, 用来表示事物多少时, 是基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是序数。本节课学习的是有关序数的含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教学中我注意从一下几点进行操作:一、利用主题图,引入教学主题。教材主题图能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因此,一上课,我就要求学生认真观看

14、主题图,明白主题图的意思, 并适时提问: 从图中你能不能知道谁最先买到票,为什么?从而引出序数“第 1” 。有了“第 1”的认识,我进而提出了一些指向性较明的问题,学生迅速认识了“第1” “第 2”二、联系生活、学习数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我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第几”的含义,如“考试我想得第1” “我坐在第 1 组” ,等等。学生有了老师的引导,很快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第几”的意思。这样,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新知,也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 我认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的教学,首要是需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就是采取不同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

15、学生乐于参与。第 5 课时分与合教学反思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对4 和 5 的组成进行教学。对于4 和 5 的组成的知识,大多数学生通过学前学习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因此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让他们通过摆小棒对 “4 和 5 的组成的合理性” 进行感性的理解, 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在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体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课堂上通过“猜数量”等游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玩中学”的乐趣,而体会学习数学大姐乐趣也正是本课堂的另一个教学点。第 6 课时分与合:练习课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堂练习课,我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16、 如先通过用小黑板出示两道题,让学生通过练习, 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再在完成练习四的习题中,放手让学生去说、去想、去交流、去体会,从而使知识由他们自己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是帮助他们“过桥”的人,引导他们走最近的路到达目的地。第 7 课时加法( 1) 教学反思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 引导学生参与计算过程。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优秀教案欢迎下载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5 以内的加法” 是在学生认识了 5 以内的数和初步理解了加法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 新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本册计算教学部分的突出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