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勘测工实际常识试题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298852042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勘测工实际常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水文勘测工实际常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水文勘测工实际常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水文勘测工实际常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水文勘测工实际常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文勘测工实际常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勘测工实际常识试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试题、必答题(75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你在选定的正确答案序号上打“”。(每题0.4分,共20分)1、河底较平且无风时,采用测深锤和铅鱼进行水深测量,两次测得水深相差应不大于( )。 A、2% B、3% C、4% D、5% 2、当新测的比降水尺零点高程虽超过允许不符值,但小于或等于( )mm时,其水尺零点高程仍沿用原高程。 A、5 B、10 C、12 D、15 3、当视线长度在300m以内,跨越水流平缓的河流的四等水准测量,可采用静水传递高程法进行二次观测。两结果不符值,应不超过( ) mm。L为两岸水准点间的水平距离,以km计。 A、12 B、15

2、 C、25 D、204、悬移质泥沙测验不确定度应以百分比衡量,按正态分布,置信水平取95%,随机不确定度在数值上应不大于( )倍标准差。 A、1 B、2 C、3 D、45、单断沙关系为直线关系,测点总数不少于10个,且实测输沙率相应单沙占实测单沙变幅的( )以上时,可作高沙延长。 A、30% B、40% C、50% D、70%6、测沙布设方法和测沙垂线数目,应由试验分析确定。在未经试验分析前,测沙垂线数目,一类站不应少于( )条。 A、5 B、7 C、10 D、127、采用浮标法测流或采用全断面混合法测输沙率时,只在( )上采取水样。 A、测速垂线 B、测深垂线 C、岸边附近垂线 D、测沙垂线

3、8、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中,当河流有分流串沟,且需要分股的成果时,则施测号数栏应( ) A、空白 B、比照实测流量成果表的规定填写 C、与主河道施测号数一致 D、接主河道施测号数依次编号9、设置比降水尺断面时上、下比降断面的间距应使测得比降的综合不确定度不超过( )。 A、5% B、10% C、15% D、20%10、采用气泡式水位计观测水位时,从水下溢出的气泡应调节在每秒( )个左右。A、1 B、3 C、5 D、1011、设在重合断面上的水尺编号,按( )顺序选用前面一个。A、P C S B B、C P S B C、P C B S D、C P B S12、当采用浮标法测流时,浮标法测流河段

4、顺直段的长度应大于上、下浮标断面间距的( )倍。 A、1 B、2 C、3 D、513、基本水尺断面进行迁移时,应进行新旧断面水位比测,比测的水位级应达到平均年水位变幅的( )左右。 A、50% B、75% C、90% D、80%14、设在水文断面两岸用来标示断面位置和方向的标杆叫( ) A、标志杆 B、辐射杆 C、断面标桩 D、断面标志15、山区设置降水量观测场时仪器口至山顶的仰角不超过( )。A、10 B、15 C、20 D、3016、采用虹吸式自记雨量计每日8时开始记录时应按( )方向旋转自记钟筒,以避免钟筒的输出齿轮和钟筒杆上的固定齿轮的配合产生间隙,给走时带来误差。A、顺时针 B、逆时

5、针 C、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D、先逆时针后顺时针17、蒸发观测场附近有丘岗、建筑物、树木、篱笆等障碍物时,其所造成的遮挡率应小于( )。A、5% B、10% C、15% D、20%18、声学多普勒流速仪走航式测流时,水流速度过小,船速不宜大于( )的断面平均流速。A、1倍 B、1.5倍 C、2倍 D、3倍19、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高水部分延长不能超过当年实测流量所占水位变幅的( )。A、10% B、15% C、20% D、30%20、平均水深大于1m的测站测流过程中水道断面面积的变化超过( )时应能按控制水位过程的要求增加观测水位的次数。A、1% B、3% C、5% D、10%21、选择桥上测流的顺

6、直河段,其长度宜大于洪水时主河槽宽的( )。A、1倍 B、2倍 C、3倍 D、5倍22、当水深低于( )时,无法用流速仪或一般水面浮标测流时,可采用小浮标法施测。23、水面浮标的入水深度不宜大于水深的( )。A、1/3 B、1/4 C、1/5 D、1/1024、地下水水位基本监测站应( )。 A、在监测区内均匀 B、沿地下水流向 C、分别沿着平行和垂直于地下水流向的监测线 D、在监测区内随机25、地下水水量监测包括( )监测。 A、地下水储量和可开采量 B、地下水开采量和蒸发量 C、地下水补给量和开采量 D、地下水开采量和泉流量26、 国家级监测站应( )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省级行政区重点

7、监测站应( ) 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普通基本监测站( )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 A、 每年、每两年、35年; B、每两年、每3年、每5年; C 、每半年、每年、每两年; D、 每两年、每3年、每5年。27、巡测站水位流量关系线间的并线误差、流量间测的水位流量关系线偏离误差、各种时段总量的误差和系统误差以( )表示。 A、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 C、标准差 D、不确定度28、为控制流速仪法测流误差,宜使仪器接近测速点实际位置,流速较大时,在不影响测验安全的前题下,应适当( )。A、加大铅鱼重量 B、减少测点个数 C、延长测速时间 D、加大铅鱼体积29、当洪水涨、落急剧,洪峰历时短暂,不能采

8、用均匀浮标法测流时,可用的测流方法是( )。A、深水浮标法 B、浮杆法 C、小浮标法 D、中泓浮标法30、为了控制浮标法的测流误差,应控制好浮标横向分布的位置,使绘制的浮标流速横向分布具有较好的( )。A、适用性 B、代表性 C、普遍性 D、一般性31. 同流速脉动一样,含沙量也存在脉动现象,而且脉动强度更大。实验表明,横式采样器测得的含沙量是( )。A、瞬时值,其脉动最大 B、时均值,其脉动较小C、瞬时值,其脉动较小 D、时均值,其脉动最大32、水文站改为桥上测流时,宜同步比测收集( ),并分析计算各级水位下的流量改正系统。 A 、一年以上的流量资料,比测次数不少于30次 B、二年以上的流量

9、资料,比测次数不少于40次 C、一年以上的流量资料,比测次数不少于15次 D、半年以上的流量资料,比测次数不少于10次33、实行巡测的二、三类泥沙站,当每年( )的时段输沙量小于多年平均年输沙量的3.0%时,在该时段内可停测泥沙。停测期间的含沙量作零处理。 A、低、枯水期连续1个月以上 B、中、高水连续1个月以上 C、低、枯水期连续3个月以上 D、中、高水连续3个月以上34、在一份B格式编码中,最多可编列( )个水情站的水文要素的信息。A、15 B、20 C、25 D、视情况而定35、 在水情信息编码中,对数据(值)的精度或准确性有质疑的,应在相应的数据(值)编码上加上( ) A、“N” B、

10、“R” C、“ ” D、“( )”36、在降水量编码中, 观测时间码应以暴雨( )为准。A、观测时间开始 B、观测时间末 C、观测时间中间值 D、发报时间37、关于枯水调查河段的选择,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满足调查目的 B、洪痕较多的河段 C、尽量靠近居民点 D、尽量选在河道顺直、河槽稳定、水流集中处。如有石梁、急滩、卡口、弯道时,应选在其上游附近。38、流域形状系数Kn可以大致反映出流域的形状特征。若两流域面积相同,降雨情况一致,Kn值不同所形成的径流过程也不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Kn越大,表示流域越狭长,洪峰越大。 B、Kn越小,表示流域越狭长,洪峰越大。C、Kn越大,表示

11、流域越狭长,洪峰越小。 D、Kn越小,表示流域越狭长,洪峰越小。39、测定有机及生物项目的贮样容器应选用( )容器。A、硬质(硼硅)玻璃 B、高密度聚乙烯C、聚四氟乙烯 D、玻璃40、污染严重的河段可根据排污口分布及排污状况,设置若干控制断面,控制的排污量不得小于本河段总量的( )。A、70% B、75% C、80% D、85%41、某河流水面宽80米,水深12米,岸边有污染带,按照水环境监测规范规定,其采样断面采样垂线和采样点布设正确的是( )。A、5线3点 B、3线3点 C、 5线2点 D、3线2点42、一般中小河流基本站采样频次每年不得少于( )次。A、1 B、4 C、6 D、1243、因采样器容积有限,需多次采样时,可将各次采集的水样放入洗净的大容器中,混匀后分装,但本法不适用于( )项目的测定。A、重金属 B、化学需氧量 C、电导率 D、溶解氧44、完成自动测报系统需采集的各种参数的原始测量, 并将测量值变换成机械或电信号输出的设备叫 ( )。A、固态存贮器 B、传感器 C、调制解调器 D、遥测终端机45、下列自动测报系统设备不属于通讯设备的是( )。 A、固态存贮器 B、天馈线 C、调制解调器 D、收发信机46、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指标规定,系统应满足( )分钟内完成一次全系统实时数据收集、处理和转发的要求。 A、10、 B、20 C、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