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政治复习纲要

上传人:折*** 文档编号:298849948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中考政治复习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中考政治复习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中考政治复习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中考政治复习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中考政治复习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中考政治复习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中考政治复习纲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九年级中考政治复习纲要 政治复习提纲 根基学识复习 (一) 一、责任与角色 责任的含义(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是不理应做某些事情。 1. 责任的来源有哪些? 责任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调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那么等。 二、对自己负责 1. 对自己负责的意义: 假设不能自觉承受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仰、有才能承受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2. 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实时校正自己的过失。 小到为自己的一次商定守时,大到终

2、身信守忠诚、自尊自信、自主自强。 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 当我们做错事时,供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三、不言代价与回报 3. 承受责任的回报有哪些? 承受责任的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资产,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学识和技能等。 4. 承受责任的代价有哪些: 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 可能由于做的不好而受到诽谤,甚至受四处罚。 5. 承受责任的意义:是自尊自信的概括表现,自主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 志。 6. 当我们无法推卸某些责任时,应怎么做?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依旧要为它们承受责任。假设采

3、取怨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7. 在好多处境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受的责任。我们理应凭借自己的阅历和聪慧,对承 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举行正确的评估,做出最合理的选择。但是,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理应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二) 一、承受关爱集体的责任 1. 个体和集体的关系? 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同时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气力。 2.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集体应充分崇敬和养护个人利益,个人更理应积极关切和

4、维护集体利益。 3. 关爱集体的表现: 关爱集体,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按照集体的安置,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 设贡 献才智。 关爱集体,表现为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关爱集体,还表现为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擅长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气力。 二、承受对社会的责任 4. 如何承受对社会的责任? 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受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 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空气。 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进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 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5、。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 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宏伟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 5. 为什么要热心公益事业 ?我们生活的社会理应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理应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 ?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受着社会责任,又在扶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当你加入公益活动时,你的一次行动将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你的一个提议将会得到众多人的积极响应。 ?让我们享受承受责任的喜悦,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才能 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承受关爱集体的责任关爱社会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勇于

6、供认错误,并承受相应的责任自觉承受责任,享受承受责任的喜悦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6. 自觉承受责任的含义? 自觉承受责任,就是我要承受责任、我容许承受责任、我主动承受责任,而不是要我承受责任、被迫被动地承受责任。 7. 如何做到自觉承受责任(自觉承受责任的要求)? 自觉承受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我有什么责任?我主动承受了吗?我尽心尽力了吗?在反思中,我们将会更加领会地了解自身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并在承受责任中不断成长。 (三 )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1.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当今社会,中国是进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

7、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 我国的根本国情?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对比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社会主义概括制度还不完善。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兴隆阶段。这种不兴隆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 从上世纪五十年头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6. 我国社会的主要冲突是什么? 人民

8、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冲突。 7. 我国社会的主要冲突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8. 制定国家根本任务的依据是什么:根本国情、主要冲突。 9. 我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气力举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创办。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劳绩和进步的根本理由是什么? 开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1. 我国进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12. 我们要应对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务必怎么做(要让“中国号”高歌向前,应怎么做)?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

9、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旗帜。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进展观等重大 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留神没有毛泽东思想) 二、党的根本路线 14. 制定党的根本路线的依据和启程点是什么? 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根本国情。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启程,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 15. 党的根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创办为中心,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繁重创业,为把我国创办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6. 党

10、的根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以经济创办为中心,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根本点”。 17. 以经济创办为中心的含义(什么是以经济创办为中心)? 以经济创办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务必按照和服务于经济创办,就是要把集中气力进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18. 以经济创办为中心的地位(评价)? 以经济创办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兴隆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9. 四项根本原那么的内容(含义、内涵)?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0. 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的地位(评价)

11、? 四项根本原那么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进展的政治基石。 21. 改革开放的地位(评价)?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进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哪些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结力极大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23. 党的根本路线的地位? 党的根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进展的政治保证。 24. 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实践的阅历,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 25. 坚持党

12、的根本路线不动摇的要求: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就要把以经济创办为中心同四项根本原那么、改革开放这两个根本点统一于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实践。 坚持党的根本路线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进展、保持稳定”的大局。 党的根本路线务必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26. 改革、进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进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27. 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进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 会的蓬勃进展。 三、维护民族团结 28. 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

13、称为“少数民族”。 2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周围八方。 30. 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31. 有些少数民族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32. 为维护民族团结,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评价)? 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4.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各民族之间关系(新时代):民族对等团结互助

14、和谐。 35.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那么:民族对等、团结和共同昌盛。 36. 我们个人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崇敬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崇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崇敬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四、实现祖国统一 37. 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哪些人(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组成、内涵)?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创办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38. 实现祖国统一的意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由)?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39.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0. 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什么根本方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1. “一国两制”的内容(含义)?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根本方针简称为“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务必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