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PPT课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298849071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PPT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 “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钟嵘钟嵘诗品诗品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v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v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v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v解题:解题: 芙蓉芙蓉:荷花,莲花。:荷花,莲花。 魏晋时期的诗人文士曹植、潘岳、鲍照均作魏晋时期的诗人文士曹植、潘岳、鲍照均作过过芙蓉赋芙蓉赋。 李白的名句: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木芙蓉木芙蓉晚出,因其红艳如荷花,故借用其名。晚出,因其红艳如荷花,故借用其名。 唐人对两者还是有严格区别的,日芙蓉,即指荷唐人对两者还是有严格区别的,日芙蓉,即指荷花;曰木芙蓉,即指我们今天所说的芙蓉花。花;曰木芙蓉,即指我们今天所说的芙蓉花。 大约自大约自宋代宋代起,鲜有人将荷花叫作芙蓉了。起,鲜有人将荷花叫作芙蓉了。 文同的文同的芙蓉芙蓉、张来的、张来的芙蓉芙蓉便是吟咏木芙蓉便是吟咏木芙蓉的。的。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净友、芰荷等菡萏、净友、芰荷等. .v结合注释,疏通诗意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v 芙蓉芙蓉:荷花(莲花)荷花

3、(莲花)v 兰泽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生有兰草的沼泽地v 芳草芳草:香草香草v 遗遗(wi):赠送赠送v 所思所思:思念的人思念的人v 远道远道:远方远方v 还顾还顾:回头看:回头看v 旧乡旧乡:故乡:故乡v v v 长路长路:回家的路回家的路v 漫浩浩漫浩浩:形容无边无际(:形容无边无际(路途遥远路途遥远)v 同心同心:感情深厚:感情深厚 (今义:齐心今义:齐心)v 而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转折,却v 终老终老:“老老”,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 ,晚年,晚年v 度过晚年,直至去世度过晚年,直至去世v 以以:“而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v v 预习问题预习问题 (从学生提出的

4、问题中整理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整理) v1 1、为什么是采芙蓉赠所思之人,有什么寓意吗?、为什么是采芙蓉赠所思之人,有什么寓意吗?v2 2、采芙蓉赠所思之人,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采芙蓉赠所思之人,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v3 3、“兰泽多芳草兰泽多芳草”中中“兰草兰草”是是“兰花兰花”吗?吗?v4 4、写、写“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为何要写,为何要写“多芳草多芳草”的的“兰泽兰泽”?v5 5、怎样理解以花草赠亲朋的行为?、怎样理解以花草赠亲朋的行为? 6 6、为何、为何“同心同心”却要却要“离居离居”呢?七八句表达感情的方呢?七八句表达感情的方法是什么?法是什么? 7 7、本诗

5、讲的是想念之情,可为什么取、本诗讲的是想念之情,可为什么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为题?为题?v8 8、“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没有主语,谁在没有主语,谁在“还顾还顾”,谁在,谁在“忧伤忧伤”? 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是男是女?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是男是女? v答疑解惑:答疑解惑:v v1 1、为什么是采芙蓉赠所思之人,有什么寓、为什么是采芙蓉赠所思之人,有什么寓意吗?意吗?v 送人荷花含有结恩情的象征。送人荷花含有结恩情的象征。v 荷花(莲花),外观荷花(莲花),外观雅洁优美雅洁优美的形象和的形象和那沁人心扉的那沁人心扉的清幽芬芳清幽芬芳,将其作为代表自,将其作

6、为代表自己己纯洁的心灵纯洁的心灵以及以及美好的祝愿美好的祝愿赠送他人,赠送他人,把它作为结恩义,喻情好的信物。把它作为结恩义,喻情好的信物。 表现出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表现出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情的纯洁和美好。 v2、“兰泽多芳草兰泽多芳草”中中“兰泽兰泽”是生有兰草是生有兰草的沼泽地,这的沼泽地,这“兰草兰草”是是“兰花兰花”吗?吗?v兰兰:兰草兰草,古代通称香草古代通称香草。东汉时许慎著。东汉时许慎著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就把,就把“兰兰”解为解为“香草香草”,“从草,阑声从草,阑声”。包括许多花和叶有香包括许多花和叶有香味的植物味的植物,如,如佩兰佩兰(蕙蕙,也叫

7、,也叫薰草薰草)、)、泽泽兰兰、山兰山兰等。等。 v屈原:屈原:“既替余以既替余以蕙蕙纕兮纕兮”P17P17v “步余马于步余马于兰兰皋兮皋兮”P18P18v “又申之以又申之以揽茝揽茝”P17P17v v 佩佩兰兰v 5 5、v 佩佩兰兰v v 泽泽兰兰v 泽泽兰兰v 山山兰兰v 山山兰兰v 山山兰兰v“(秋兰)绿叶兮素花,芳菲菲兮袭余(秋兰)绿叶兮素花,芳菲菲兮袭余”v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v 楚辞楚辞 九歌九歌v v3 3、写、写“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为何要写,为何要写“多芳草多芳草”的的“兰泽兰泽”?v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这是环境描写,意

8、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v v4 4、采芙蓉赠所思之人,对全诗在营造意境、采芙蓉赠所思之人,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上有什么作用?v 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因此,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因此,起首起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练习一的高洁的意境。(练习一的1) v楚辞楚辞中有采折香花香草赠与相亲之人中有采折香花香草赠与相亲之人的习俗。的习俗。v“折疏麻兮瑶华,将从遗兮离居折疏麻兮瑶华,将从遗兮离居”。v 九歌九歌 大司命大司命v“被石兰兮带杜蘅,折芳馨兮遗所思被石兰

9、兮带杜蘅,折芳馨兮遗所思”。v 九歌九歌 山鬼山鬼v融合了融合了楚辞楚辞中芬芳悱恻的情韵意境。中芬芳悱恻的情韵意境。有楚辞意境。有楚辞意境。v本诗特点一:融合了本诗特点一:融合了楚辞楚辞中芬芳悱恻中芬芳悱恻的情韵意境,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的情韵意境,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v5 5、怎样理解以花草赠亲朋的行为?(举、怎样理解以花草赠亲朋的行为?(举例)例)v “折梅逢驿使,赠于陇头人,折梅逢驿使,赠于陇头人,v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v 南北朝南北朝 陆凯陆凯赠范晔赠范晔v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v 李白李白忆秦娥忆秦娥v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

10、欣欣向荣的感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练习一的祝愿。(练习一的1 1)v6、三四句句式有什么特点?诗人的感情、三四句句式有什么特点?诗人的感情有何变化?有何变化?这样表达用了什么手法?这样表达用了什么手法?v 设问句(自问自答)设问句(自问自答)v 抒情主人公的情绪突然转折,有无限抒情主人公的情绪突然转折,有无限的的伤心、失望、凄凉、寂寞,感情由欢欣伤心、失望、凄凉、寂寞,感情由欢欣转为失落。转为失落。v 以乐景衬哀情。以美好的情景衬

11、托了以乐景衬哀情。以美好的情景衬托了思念不能见的忧伤。思念不能见的忧伤。v 7 7、第五六句中,第五六句中,“还顾还顾”“漫浩浩漫浩浩”两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并说说这样写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并说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还顾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强,表现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强,表现出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出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 “漫浩浩漫浩浩”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旧乡”的距离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给读者留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给读者留下

12、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果。 本诗特点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本诗特点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8 8、为何、为何“同心同心”却要却要“离居离居”呢?七八句表达感呢?七八句表达感情的方法是什么?整首诗歌的感情有何变化?情的方法是什么?整首诗歌的感情有何变化? 背景背景 直接抒情直接抒情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秦观鹊桥仙鹊桥仙 整首诗歌的感情变化是:整首诗歌的感情变化是: 欢欣欢欣失落失落忧伤忧伤“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三百篇三百篇之遗也。之遗也。” 哀怨虽深却只是哀怨虽深却只是“

13、平平说出,曲曲说出平平说出,曲曲说出” 朱自清文集朱自清文集四四v9 9、本诗讲的是思念之情,可为什么取、本诗讲的是思念之情,可为什么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为题?为题?1010、 “还顾望故乡,长路漫浩浩还顾望故乡,长路漫浩浩”没有主语,谁没有主语,谁在在“还顾还顾”,谁在,谁在“忧伤忧伤”? 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是男是女?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是男是女?写法:写法: “对写对写”(移情于人)(移情于人):在自己思:在自己思念远方的亲人朋友时,不写自己如何苦思念远方的亲人朋友时,不写自己如何苦思冥想,怎样神损形销,而是冥想,怎样神损形销,而是从对方下笔从对方下笔,设想(想象)设想(想

14、象)亲人朋友面对此情此景会是亲人朋友面对此情此景会是怎样,把怎样,把对方的苦苦相思对方的苦苦相思写得真切动人,写得真切动人,也就反映了自己思念的深切。这种从对面也就反映了自己思念的深切。这种从对面入手入手借彼写已,曲折表意借彼写已,曲折表意,把深挚的情思,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表达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的手法叫的手法叫“对对写法写法”。这类诗作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这类诗作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韵悠长之感。(手法:虚实结合手法:虚实结合)v这首离别相思的诗歌,形成了后来的这首离别相思的诗歌,形成了后来的思乡思乡怀远怀远的诗歌类型。的诗歌类型。v基本主题:羁旅愁思、思念亲

15、友、征人思基本主题: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乡、闺中怀人。v常见的表达方式:触景伤情、感时生情、常见的表达方式:触景伤情、感时生情、托物传情、因梦寄情,托物传情、因梦寄情,v抒情角度:从己入笔、从对方入笔。抒情角度:从己入笔、从对方入笔。v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v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v 异:两首异:两首诗歌诗歌所寄托的外物有所不同,所寄托的外物有所不同,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 借借“芙蓉芙蓉”“”“兰泽兰泽”“”“芳草芳草”的的幽香等美好欢乐的情景来以乐景衬哀情;而幽香等美好欢乐的情景来以乐景衬哀情;而 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 则是以树为寄托物。另外则是以树为寄托物。另外 涉涉江采芙蓉江采芙蓉 的结句哀伤不止,而的结句哀伤不止,而 庭中有奇庭中有奇树树 则自我宽慰。则自我宽慰。 v 同:两首诗都采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最同:两首诗都采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最后两句点明了全诗主题。两首诗歌都意境高洁、后两句点明了全诗主题。两首诗歌都意境高洁、清幽;含蓄不尽,余味悠长。清幽;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