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第一篇:专题十一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政治民主化进程 专题十一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政治民主化进程 教学内参 本专题主要包括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等内容,实际上就是近代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这是世界近代史的主线之一,也是认识今天西方政治的前提本专题在高考中的复现率较高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本专题也将成为跨学科综合命题的热点就历史学科而言,复习时应注意如下视角: (1)正确认识资产阶级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强对西方民主政体的历史根源的认识 (2)了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各种民主政体的尝试,体会民主政治的不同表现和民主政治不断演进和成熟的过程 (3)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保障同时注意联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人权建设等热点 知识整合 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革命的开始: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2)议会斗争(1640~1642年)在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提出限制王权、保障议会权力的政治问题;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政权问题。
(3)内战时期(1642~1649):克伦威尔指挥议会军在纳西比和马斯顿荒原等战役中打败王党军队,结束了内战 (4)共和国时期(1649~1660),革命的顶峰1653年底克伦威尔宣布为“护国主”,成为军事独裁者 (5)复辟时期(1660~1688):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6)革命完成:1688年,发动光荣革命 (7)革命的结果: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2.法国大革命 (1)开始: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1789年7月~1792年8月) a.制宪议会颁布法令,改造旧制度,创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b.制宪议会发布《人权宣言》 c.制宪议会颁布《1791年宪法》 d.1792年,法国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革命战争开始 e.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攻占王宫,推翻了君主制度 (2)深入:吉伦特派统治时期(1792年8月~1793年6月) a.召开国民公会 b.颁布土地法,进一步改造封建制度 c.赢得瓦尔密大捷:1792年9月 d.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22日,国民公会通过了废除了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的决议,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诞生。
e.处死国王路易十六:1793年初,将国王推上了历史的断头台,法国大革命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f.反法联盟组成:英与普奥荷西等组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威胁法国 g.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1793年,巴黎人民发动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这次起义标起着法国大革命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3)高潮:雅各宾派统治时期(1793年6月~1794年7月) a.颁布法令,摧毁封建制度: b.实行恐怖政策: c.发布总动员令,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到1793年底,外国干涉军基本被驱逐出国境,1794年,战场转移到国境之外 (4)结束: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 3.美国独立战争 (1)开始:1775年4月,北美民兵与英军在来克星顿交火,独立战争开始 (2)建军: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北美的领导机构)决定把民兵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3)建国:1776年7月4 日(美国的独立日和国庆节),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独立 (4)转折:1777年,取得了萨拉托加大捷,战争出现了转折,美国开始得到了法国等国的帮助。
(5)胜利:1781年,北美英国主力在约克镇投降,战争结束 二、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政治运动 1.俄国1861年改革 (1)原因 a.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b.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更加剧了社会经济的危机 (2)内容:1861年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法令 a.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不能被买卖和干涉; b.经济: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需高价赎买 (3)意义: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2.美国内战 (1)原因 a.根本原因:南方种植园经济与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矛盾激化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b.直接原因: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北方资产阶级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总统 (2)进程: a.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内战爆发 b.转折: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北方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c.结束:1865年春,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不久,林肯被刺杀 (3)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3.德意志统一 (1)统一的核心人物: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和灵活外交 (2)进程:三次王朝战争 a.丹麦战争: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取得丹麦控制下的部分德意志地区 b.普奥战争:1866年,普军在萨多瓦击溃奥军,排挤了奥地利并统一北德意志北方诸邦成立北德意志同盟 c.普法战争:1870年,普军在色当打败法军,不久,南方诸邦并入北德意志同盟 d.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意志统一终于完成 (3)意义:结束了德意志长期的分裂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法国和奥地利受到遏制,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4.日本明治维新 (1)前奏:武装倒幕 (2)明治维新措施 a.政治:“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形式上的平等 b.经济: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c.军事:推行征兵制,灌输武士道,建立新式军队 d.文教:大力发展近代教育,改造日本封建文化,推行“文明开化” (4)意义: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含义: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体,虽保留君主,但君主的权力受宪法限制 (2)初步建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 (3)发展: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4)评价:是资产阶级管理国家的基本政权形式之一实践表明,它是适合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生和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2.美国的共和制政体 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从而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宪法还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的总司令,这种政权组织形式被称为总统共和制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从形式上把主权在民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3.法国政治体制的演变 (1)法国大革命爆发前是专制君主制 (2)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不久,建立君主立宪制 (3)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国王,国民公会通过废除君主制决议,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4)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独裁体制,共和国名存实亡;1804年,拿破仑称帝,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5)1814年5月,波旁王朝复辟,恢复法兰西王国 (6)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朝” (7)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8)1852年,拿破仑的侄儿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到1870年被巴黎人民起义推翻9)1870年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4.德国政治体制的演变 (1)1871年统一后为君主立宪政体 (2)一战后实行共和制 (3)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 四、资本主义宪法或法律文件 1.英国的《权利法案》 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其核心内容是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形成后来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2.美国的1787年宪法 (1)宪法内容 宪法规定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联邦制巩固了国家政权;三权分立制度对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从形式上把主权在民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专制制度这些都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
(2)宪法对美国的影响 宪法调整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一系列治国原则的确立,使美国完成了广泛的政治改革,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宪法的局限性 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这就违背了《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深深地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暴露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深刻地说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是这部宪法的本质所在 3.法国的《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和《拿破仑法典》 (1)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的文件《人权宣言》提出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等等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一法律形式肯定下来但建立在所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之上的“自由”和“平等”,实际上只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确定了资产阶级的选举制度 (3)1804年颁布的《民法典》后来在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使法国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拿破仑颁布的一系列法典,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典范 高频考点 1.对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几点规律性的认识 (1)根本原因: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腐朽的封建制度(或殖民统治)的严重阻碍一——英国是斯图亚特王朝;法国是波旁王朝;美国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要求冲破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2)主要任务:推翻封建制度或结束外来压迫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确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3)领导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盟,美国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联盟,法国是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联盟 (4)革命主力:以农民和城市平民为主体的人民大众 (5)革命经过:①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理论准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清教为旗帜,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则以启蒙思想为理论武器,美国独立战争与启蒙运动直接相连,高举“理性"旗帜。
②由于封建统治者(或殖民者)势力强大,采用暴力压制资产阶级的要求,镇压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因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