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第一篇:如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性质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使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的人格不断臻于完善 (一)实践性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中小学接触社会生活实际,参与社会生活领域的有效途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参与到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之中成为某一社会生活中的一员进行实际的社会活动,亲身参与和经历社会领域的生活或活动 (二)社会性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学生以社会成员的身份,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活动 (三)服务性和体验性 社区服务学习活动主贾包括为社区成员进行的生活服务、家政服务;学校或社区管理服务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管理活动,成为学校管理者或社区管现者,直接参与学校管理或社区管理;集体参加社区或地方的各种公益劳动、各种义务活动等。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标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对学生的对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1)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 (3)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4)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 (5)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2)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 (6)促进自我了解,确立自信,发展兴趣与专长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具体目标是,学生应该: (1)通过进人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了解社区发展状况获得对社会的正确认识;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和作用,以及我国社会发展对自己的客观要求,增强社会责任感;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考察等活动,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了解家乡、社区、地方的实际,形成爱家乡、爱社区、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 (3)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增进社会参与和文化参与能力,形成社会参与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民主意识。
并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 (4)发展关心他人的意识和情怀,具有同情心主动地关心特殊社会群体,自觉地为他们服务,培养爱心和同情心; (5)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社会活动的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教育能力学会在社会情境中与他人、与社会机构进行交往的技能;学会社会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发展在社会情境中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 (6)发展社会实践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处理实际问题,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阶段目标(3~6年级) (1)开阔眼界,初步获得社会经验与能力 (2)学会交往与合作,遵守社会规范与公德 (3)热心公益活动,关心他人与社会 (4)关爱自然,逐步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5)珍视生命,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6)初步了解自我,发展兴趣,展示才能 (三)中学阶段目标(7~9年级) (l)统整各科知识,增进思考、判断、应用与创造能力 (2)扩展生活领域,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3)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增强民主法治观念与互助合作品质 (4)乐于服务社会,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n (5)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保能力,养成环保习惯。
(6)逐步了解自我,充分施展才能,合理设计末来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根本特点体现在活动的社会性上,是在实际的社区或社会情景中开展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因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活动形式是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社区公动,其基本内容是在特定的社区背景和条件下,以主题的形式开展的各种服务性活动和实践性活动 (一)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内容主题的基本特点 l.主题性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课程内容以一个或多个主题的方式呈现出来,打破传统学科课程内容的是现模式,有助于把教学与学生生活和现大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放性 课程内容不受课堂教学的局限,开放到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和情境之中,开放到历史的、社会的和道德的背景之中课程内容考虑的是长远的效益,对学生(和教师)都应该是经验的不断扩展,耍使学生摆脱被动、封闭的学习环境的禁锢,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在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去学习和发展 3.跨学科性 课程内容向学生呈现关于个人自然、社会及其相互作用的整体世界,注重统整各学科教学,融贯整个学习内容,消除学科之间的隔阂,增强学科之间的沟通,有助于学生扩展认知视野,锻炼综合思维技能,完整地认以世界,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本上性 课程内容关注社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综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体现地方特色,引导学生在社区生活中提出活动的内容主题 5.社会性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学生进行的一种特殊社会活动,是在特定社会或社区情境中展开的活动社会性是本领域的基本特点之一学生参与社区情境和社会活动,体验社会成员的生活和活动,获得对社会的理解和体验,增进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活动能力 1.走进社会 通过进人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通过社会参观、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通过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和欣赏世界多元文化 2.服务社区 (二)内容领域和目标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引导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懂得爱惜、保护它们;引导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在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结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在社区服务活动中,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牛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被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眼务,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远意义的体验、感受和满足 3.社会实践 通过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参与社区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使学生不断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体验,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养成尊重自然、关怀生命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完善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三)内容主题的选择维度 个维度: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主要以主题的方式呈现活动内容主题的选择可依据以下几 (1)围绕人类的基本活动或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选择活动主题,如社会的生产、交换消费等,政府机构的政治功能、经济机构的经济功能、家庭的功能文化教育机构的功能等 (2)围绕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所发生的重要事件选择活动主题,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口增长、全球化趋势、宗教和民族纷争以及战争与和平等。
(3)围绕社区群众共同关心的话题选择活动主题,如耕地减少、用水困难、交通堵塞、住房紧张、迷信抬头、少年儿童活动场地少等 员、朋友社团成员、自找等 (4)围绕主要的社会角色选择活动主题,包括公民、生产者、消费者、家庭成 (5)围绕不断扩大的社区范围选择活动上题:家庭一邻里一社区 一乡镇一县市一省市一国家一全球等 (四)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基本要求 l.密切联系社会生活 在选择内容时,应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主题,把学生所学的学科别识与外会生活联系起来、由于中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选择的内容可从日常生活扩展到地区、国家乃至世界范围的一些问题,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和发展空间,增进学生的经验积累,加深学生的生活体验 2.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 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迅速,但未完全成熟;对周围世界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但往往比较片面;对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感兴趣,但又缺乏持久性等等选择内容时应考虑中小学生的各种身心特点,适合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初中生已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在选择内容时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引导学生适应课程目标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去选择和设计内容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选择,教师可帮助和指点,但不能包办代替 4.充分反映学校和社区特色 每所学校、如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选择内容时应根据课程目标,尽可能就地取材发挥优势把握特色注重量力利用社区资源,组织活动主题 5.注重与综台实践活动各学习领域的融合 选择的内容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融合,又要突出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领域的实践性,既要保证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落实又要尽可能考虑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大指定领域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贯通,使各学习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有机整合 (五)可供选择的活动主题 些基本的活动主题有: (1)社会参观活动 对社会的认识 尽管社区差异突出但中小学生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依然有相似的活动主题这 l.了解社区或社会的活动 学生深入实际的社区情境、社会机构或部门,对有关的社会运作进行参观。
促进 (2)社会考察活动 社会考察的内容一般涉及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如考察某一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状况、地理、建筑和人文景观、商业设施,以及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特殊人物、特殊阶层等 (3)社会调查活动 就学生自主提出的社会问题在现实的社区情境中进行调有研 究社会调查活动应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