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嫦娥最新知识点(可编辑)

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63KB
约8页
文档ID:298520844
三年级嫦娥最新知识点(可编辑)_第1页
1/8

三年级嫦娥最新知识点 三年级嫦娥教案 一、教材 1、教材简析 《嫦娥》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第八组、第29课《古诗两首》中的一篇课文,是围绕本组专题“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而选编的《嫦娥》一诗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这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内涵丰富,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学时对《嫦娥》的多义我不给学生讲解,只要弄懂诗的大意并能背诵就可以了 二、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会认4个生字,并会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的神话传说 三、教学重、难点: 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中蕴含的神话传说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古诗的特点,本课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设境想象法:运用画面再现情境,课文朗读乐曲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学生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受到了美的熏陶。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发展,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深刻体会到了诗人所表达了情感 重点字词剖析法:这样设计,意在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诗中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同时,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加大了“学诗”的密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在反复诵读古时中积极感悟 五、学法 运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诵诗句”这四个步骤来帮助学生学习 六、教学程序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问题:让学生回答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呢?(吃月饼、赏月、拜月娘) 3、请学生注意听老师讲一个神话故事,然后告诉老师: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师讲述嫦娥奔月故事)随后板书课题 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听完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呢?(读课文来理解她的心情) (二)初读自悟,读准字音 1、让学生打开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音 2、听课文朗读,学生也来读。

3、知诗人:教师简介诗人的情况 4、学习4个生字 5、再读古诗,随时纠正学生读音 (三)再读,读准节奏 采用指名读、分组读,指导朗读节奏 (四)复读古诗,读中理解古诗 1、出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齐读 (2)理解字、词意思:云母屏风、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3)从字、词理解课文 (4)从诗句中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象 (5)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6)再读,老师提醒:读书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2、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齐读 (2)男女分开读 (3)理解字、词意思:应悔、碧海、青天、夜夜心 (4)从字、词理解课文 (5)从诗句中理解嫦娥的内心感受 (6)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7)让学生带着对嫦娥心情的理解,再读这句诗 (五)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过渡:月宫上孤栖无伴的嫦娥,人间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但在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所谓同病相怜一样孤独寂寞! (1)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2)读这首诗时语速要缓慢一些,语气要低沉一些!再读 (3)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吟诵这首诗啊,好吗?(师范读) (4)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把它读一读 (5)老师和你们合作读:师读4个字,生读3个字 (6)诗人由于心情孤独寂寞,坐看屏风烛影,仰望碧海星空,于是,他想到了月宫上的嫦娥,让我们轻轻合上书本,仰望星空,深情地背诵这首诗吧 (7)寻找读诗高手谁愿意来读一读 (六)课外延伸 那你能说说有关“月”的诗句吗?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七)总结 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 三年级嫦娥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屏、烛、晓、偷”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诗人和嫦娥图片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问题: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中秋节) 2、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呢?(吃月饼,赏月,拜月娘) 3、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神话故事!请同学们注意听,待会儿告诉老师: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呢?(师讲述嫦娥奔月故事) 4、听完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中的嫦娥怎么样呢? 二、初读自悟,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读一读,注意读准每个字音 2、听课文朗读,我们也来读一读 3、诗人简介 4、你有不会读的字吗? 5、学习生字 6、再读古诗,随时纠正学生读音 三、再读,读准节奏 采用指名读、范读、分组读,指导朗读节奏 四、复读古诗,读中理解古诗 1、出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齐读 (2)读了诗,你有什么收获? (3)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4)“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我们知道了什么?天快亮了 (5)天快亮了,诗人睡觉了没有? (6)睡不着会感觉怎么样?很孤单,寂寞 (7)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说一说 (8)再读,老师提个醒: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2、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齐读 (2)男女分开读 (3)读了这句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吗? (4)读了这句诗,你想到了什么? (5)联系嫦娥奔月的故事,说说嫦娥为什么后悔? (6)我们来想一想,嫦娥的心情怎样呢? (7)那你们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8)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心情的理解,再读这句诗。

五、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过渡:月宫上孤栖无伴的嫦娥,人间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但在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所谓同病相怜一样孤独寂寞! (1)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2)读这首诗时语速要缓慢一些,语气要低沉一些!再读 (3)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吟诵这首诗啊,好吗? (4)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把它读一读 (5)老师和你们合作读:师读4个字,生读3个字 (6)诗人由于心情孤独寂寞,坐看屏风烛影,仰望碧海星空,于是,他想到了月宫上的嫦娥,让我们轻轻合上书本,仰望星空,深情地背诵这首诗吧 (7)寻找读诗高手谁愿意来读一读 六、课外延伸 那你能说说有关“月”的诗句吗? 七、总结 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 八、作业 回去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或长辈们听! 三年级嫦娥知识点 解释: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8 / 8。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