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途径探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96973154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途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途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途径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途径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途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途径探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途径探究 Summary: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的核心。而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研究是重点。如果把科学探究比作一辆车,那么发现是车轮,好奇心就是油门,只有有了轮子并能够加速,才能够前进。我们作为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入,充分信任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并激励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大量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动手探究的机会,活跃他们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跟着老师重复完成统一的任务。Key:科学探究;主动发现;自主探究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出现

2、频率最高的Key便是“科学探究”。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的核心。科学探究的起点是发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信任学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并激励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应该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并独立地掌握它们。”所以,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研究是科学探究的重点。当然,仅仅只有发现还不够,

3、还必须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其探究的欲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呢?下面就我上过的五年级的一课运动与摩擦力来谈谈我的认识。这一节课前我想让他们测最大静摩擦力呢还是动摩擦力呢?因为旧版五年级书本上有一处说明:摩擦力是刚好动起来时候的那个力;又有一处说明:匀速运动时测出的力就相当于摩擦力。这两个力對应的分别是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实际上是不同的,如果教师上课时都进行说明,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同时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一定是有难度的,所以我在这一节课中没有提到各种摩擦力,只是选出其中一个摩擦力进行研究,教他们测量和比较,其他的可以安排在后面的滚动和滑动一课中补充。刚开始上这节课的时

4、候,为了使课堂进行得快速、顺畅,我便尽可能地简化了各个环节。我从之前学习的小缆车引入,让小缆车在毛巾上前进,使学生发现毛巾阻碍了小缆车的前进,甚至有人会直接说出摩擦力。这时我就顺势让同学们体验摩擦力,告诉他们用手在桌上滑动可以感受摩擦力;接着直接教学摩擦力的测量方法,让学生照着老师的方法来测量不同物体的摩擦力,进而发现不同情况的摩擦力有差别,引发学生猜想摩擦力不同的原因;然后学生设计实验,设计过后我又出示统一的实验方法让学生测量并比较,最后都顺利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一节是我的教研课,上完以后总体感觉非常顺利,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指导一步一步地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但是,经过师父的听课,发现了很多问

5、题。整体来看这节课,课堂上大多数问题是教师提出的,难得有几个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关系不大,有的学生甚至根本不知道怎样提出问题。学生设计的实验最后没有被采用,直接被我用既定内容覆盖了,整堂课我都倾向于灌输,进行着单方面的教学,以任务式学习拉着学生前进,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间,这样的学习完全不是一种主动的学习。经过听课老师和师傅的点评,我受到了很多的启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一堂科学课要上好,最重要的不是要让学生多么配合,老师完成得多么顺利,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解决了学生的一些问题,学生的思维是不是得到了一些提高。好的课就在于细节的处理,在于重难点时

6、间的合理分配,我把摩擦和摩擦力这两个难点弱化得太过分了,只关注了让学生完成实验,没有关注到如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摩擦力,太过于倾向给实验留时间,教学效果是不好的。其实对于实验怎么样安排,怎么样筛选处理,让实验更有效,更有意义,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和交流能力,比完成一个实验,得到一个实验结果重要多了。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一、 创设生活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我国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也强调学生应在“玩中学”。在课堂教学中适当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刚

7、开始时,我总是习惯性地以前一课的内容来进行导入衔接,但是如此一来,课堂显得比较枯燥,学生容易猜到结果,却没有丰富的亲身体验,知识浮于表面,不能深入学生的脑中。之前我使用的小车在毛巾上前进变慢的问题,是完全可以放在本节课堂最后让学生去解释,这样也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而课前的导入,要尽可能从生活中找情景,多以与生活贴近的现象来启发学生,使学生从熟知的现象关注到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因此后来我修改了设计,上这一节课时正好天气转冷,我就以热身活动为契机,在轻松愉悦的搓手取暖的氛围中开始教学引导。引导孩子们去感受双手间的摩擦,用力可大可小,他们能够体会到不同的阻力感受。热身活动可以持续一两分钟,尽

8、可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发现。然后听听学生发现了什么,老师可适当引导发现的方向,要重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提取出有价值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入到有效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去。如两只手之间是什么样的感觉?两只手是什么样的运动情况?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导入,便能够让学生发现很多的问题,如:两手之间在摩擦;摩擦时双手向反方向;越用力搓越费劲接着就可以出示摩擦力的定义了: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学生也容易理解。到此为止,阻碍运动和相对运动这两个知识点都可以不用刻意提出,因为对课堂教学没有很大帮助,反而增强学生的疑惑,影响重点知识的学习与研究。作为科学教师,要将学生本身对科学的

9、好奇心、本能的探究反射和求知欲引导到科学的道路上来。二、 注重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一)给学生充分的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问题怎么测量摩擦力呢?我直接利用视频教学,学生一学就会,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在这里,应当引导他们先动手操作,用测力计慢慢地水平拉动物体,让学生发现问题。他们会发现:刚开始拉不动,后来一下子拉动了。我们需要鼓励学生思考:为什么刚开始会拉不动呢?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时候才能够更好地引发真正的思考。不同的物体拉起来感觉如何呢?学生会发现有的容易拉,有的难拉。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导他们思考这之间的区别,所有的思考都最好是基于他们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发现,这样的思考才可能是主动

10、的。在这样的操作体验后,学生就能够感受到摩擦力的阻碍作用,才能够理解为什么摩擦力是这样的测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出现任务这个词语,我们要给他们创设趣味盎然的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大量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动手探究的机会,活跃他们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我们要营造快乐的研究氛围,而不是沉重的学习任务。(二)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在交流中锻炼思维在明确摩擦力的测量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和设计怎样比较摩擦力的大小了。学生说的方法或许不太规范,但是教师就是需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想法逐步完善为科学的探究方法。例如学生会说用两个不一样重的

11、笔袋,测量摩擦力,比较大小,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的规范设计。例如是用两个相同大小的笔袋还是任意大小的。学生就会想到:可以用同一个笔袋,改变笔袋内物品的多少;还可以用大小不同的笔袋,使它们的重量相同。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设计,帮助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条件的梳理,为学生提供比较方便的實验材料。之前,我在上课的时候,都给了学生讨论的时间,但是在听取学生想法的时候我一带而过,没有跟他们进行更多的交流,忽略了他们的感受,导致很多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问题比较多,甚至有点手足无措,因为这个实验设计的过程进行得太快,学生没有办法通过一遍听讲就明确具体的实验方法,所以一定要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和

12、梳理,这样不仅能加深印象,也能帮助理解。三、 培养科学思维,给予学生各种可能(一)给学生多一点空间去尝试如何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些学生的实验设计尽管不是很完善,但是思路是正确的,其实我们可以不用过于拘泥形式,只要他们能做到,我们就放手让他们去做。设想,如果是生活中出现某一个问题,孩子想要研究,也不一定非要替换成简便材料,关键是方法。学生在报告方法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与他们一起交流改进,但是最后尽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做实验,这样学生更有学习的激情。我们的科学课堂绝不是填鸭式地灌输科学知识,应当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课堂上应更多地提倡孩子试一试,当孩子提出想法

13、或问题的时候,我们多让他们试一试。科学课堂不能是完成某种强制的任务,只要学生在思考,我们就应该尽量给他们提供各种可能。(二)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去探究做实验的时候,我们把材料准备齐全,但是不一定要告诉他们怎么做,可以让他们想办法利用这些材料达到一个目的。孩子们也许不会一次成功,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要让他们失败,要让他们学会在失败中找到解决的方法,重新尝试,这正是我们的科学精神,勇往直前。如探究空气的实验中,不告诉他们怎么做,直接提供材料(杯子、纸团、水槽),给出题目(想办法让纸团不湿),让他们自己探究,自己想办法,便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在科学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课堂的时间、老师的耐心等待

14、都很重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条件,让他们沉浸进去自己发现,自己思考,我们做得越少,他们的思维就越广阔;思维越广阔,学习就越有主动性。四、 小结导入的内容,决定了学生能否产生探究兴趣。选择学生熟悉的情景,会让学生更有信心去探究,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能够让学生更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究。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上,一定要多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而不能一味地为了课堂顺利,就将很多应该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丢失了,只有学生有了思考和交流的主动权,学生才能够更积极地学习。课堂结尾的拓展,也要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例如:张大爷家最近买了一套新房,这两天准备装修卫生间了,装修公司的老板催他把地砖买回来。请

15、你帮他出出主意,买什么样的地砖好呢?学生能够利用知识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这样的成就感,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探究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育的灵魂。我们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小处着手,充分利用身边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用恰当的指导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原因,从而去解决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Reference: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喻伯军.小学科学教师专业能力必修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孙金凤.如何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主动提出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2):95.4冯敏.浅谈科学探究影响有效教学的几个因素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9):13-14.5李枫,舒静庐.科学思维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