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调研报告校企合作调研报告精选八篇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296291546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校企合作调研报告精选八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校企合作调研报告精选八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校企合作调研报告精选八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校企合作调研报告精选八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校企合作调研报告精选八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调研报告校企合作调研报告精选八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校企合作调研报告精选八篇 篇一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调研报告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大批的专业实用型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几年,我市的职业教育却存在着举步维艰的发展窘境,而相当多的企业又难以招到合适的技术工人。应该说,造成目前企业招工难与职业教育的现状息息相关。职业教育路在何方?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校企合作”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来讲,“产学合作”就是指在职业教育进程中职业院校与产业部门(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依照各自的

2、优势,遵循平等互利的一种办学模式。它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主要目的,其显著特点是及时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把传统的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快出人才,好出人才产学共同发展的目标,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这种办学模式实现了使学校由被动服务社会,由“要我办学”转向“我要办学”,完成了从传统依赖政府办学到现代经营学校的转变。实现了高职院校直接服务于社会,直接服务于企业的重要突破,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促进了岗位的优化,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有效的岗位竞争机制,有利于企业的管理,深受企业的

3、欢迎。对企业、对学院、对政府都是赢利。学生、家长也欢迎。笔者在07年、08年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牵 1头,相关职业院校参加的年度职教工作检查,分别对市本级及四个县区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查阅资料、召开会议、走访群众等形式,对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了解。现就我市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一、六盘水职业教育基本情况(1)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六盘水市现有职业学校18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7(含民办3所),县级职教中心4个,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8所,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079所。现有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省

4、级合格中等职业学校4所。全市职业教育系统现有教职员工1661人。在校学生20xx年达到23494人,其中高职1757人,中职21373人。全市职业学校校园占地766.68亩,建筑面积261257平方米,其中教室61416平方米,实验室200800平方米,办公室11960平方米,图书阅览室5012平方米,学生宿舍60607平方米,食堂15776平方米,教职工宿舍16500平方米,其它36183平方米。现在主要开展学历教育、成人教育、技能鉴定和劳力转移培训等工作。(企业有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可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六盘水市企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比较突出。20xx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

5、业企业从业人员为26937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2608人,仅占从业人员的8.4%。中级以上职称5872人,仅占从业人员的2.18%;高技能人才11264人,仅占从业人员的4.18%,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7.83%我市现有的 2 篇二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职业中专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遵循人才需求规律,办出职业教育自己的特色。在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为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问诊中等职业教育,我校近期开展了校企合作的调查研究。我们先后用15天左右的时间,分别对我校近年来职业教

6、育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我校与多数教师、近100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座谈,对56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及沟通访谈,其中包括参与我校校企合作的企业和其他相关行业企业。并查阅了我校和其他方面的大量资料,重点围绕如何“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办好特色职业学校”这一主题进行了调研,侧重于查找问题,提出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校企合作调研数据1.在调研的企业中,关于招聘的员工来源一项(可多选):有41家企业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人员,占73.2%;24家选择应届中职毕业生,占42.9%;23家选择应届大专院校毕业生,占41.1%;9家选择进城务工人员,占16.1%。2.关于企业对员工素

7、质要求(可多选),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团队合作与沟通54家,占96.4%;职业道德素养53家,占94.6%;吃苦耐劳51家,占91.1%;专业技能46家,占82.1%;选择积极进取及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各43家,占76.8%;另有两家提出了创新能力。3.目前56家企业中,聘用中职毕业生的有36家,没有聘用的20家。在招聘员工时,与其他求职人员相比,更倾向中职生的哪些素质(可多选)一项中,选择职业道德素养的39家,占69.6%;吃苦耐劳精神35家,占62.5%;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35,占62.5%;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29,占51.8%;专业技能水平27家,占48.2%;积极进取23家,占41.1%

8、;专业基础知识的16家,占28.6%;仪表举止15,占26.8%;职业资格证书4 家,占7%。企业对目前中职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满意的7家,比较满意的37家,不满意的5家,弃选的7家。 篇三 :校企合作现状调研报告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现状调研报告校企合作是利用校企双方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的教育模式。近几年来,我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校企合作,并取得初步成效。在我院“迎评估,促创建”的关键时期,分院一系列校企合作工作进一步展开,确保学院迎评

9、促建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相关工作报告如下:一、分院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20xx年,国务院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教改,特别是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1、合作基础初步建立,合作模式逐步多样化。近年来,分院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分院的实验实训设施,目前,分院已有油层物理实验室、化学品实验室、水泥浆实验室、化学品合成实验室、仿真实验室等近十多处实验实习场所,基本满足分院石化专业学生的日常学习要求。分院还先后与本地区石油大型企业延长石油(集团)股份公司,沿海大型电

10、子企业、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建立了长效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与延长集团下属企业、延安石油机械厂、永坪炼油厂、川口采油厂等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合作企业的用工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安排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实习实践,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体验企业的管理环境和氛围,加深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他们动手能力。此外,分院还积极探索与企业的多种合作模式,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4、合作取得初步成效。首先,提高了学生对口就业率。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学生的学习目的、就业方向明确,对口就业率和稳定率提高,分院06级石化类部分毕业生目前已与内蒙古龙旺集团、上海中曼钻采公司签订就业协议; 篇四

11、:广东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调研报告广东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调研报告广东教育职教版 20xx年第3期新世纪xx年,广东职业教育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两个主题做大做强,从一个职业教育滞后的省份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结构趋向合理的职业教育大省。但客观地看,广东职业教育离“世界水平”还有大距离,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校企合作缺乏深度。而校企合作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和方向。校企合作问题不解决,职业教育就难以科学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难以构建。因此,如何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是我们当前应当下大功夫去探索和研究解决的难点。

12、一、广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调研结果显示,当前我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呈现多样化。按照学校和企业合作的紧密程度和层次,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一)实习基地模式。在该模式中,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与实训,后一年或最后半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学校负责学生的培养和培训,企业不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仅提供实习实践岗位,帮助学生熟悉工作环境和岗位需求。这是校企合作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模式,基本上每所职业院校都有一定数量的合作企业。部分职业院校大胆创新,做出了亮点,如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承接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东莞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把企业车间引进学校,在企业设立“企业课堂”等。但大多数职业

13、院校还是短期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维系的低层次合作;接受学生的数量和实习时间受企业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征和周期性特点影响,学校较为被动,存在“校热企冷”问题。(二)订单培养模式。该模式是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按学校教学要求、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学校教学与企业员工培训同步进行,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这种模式针对性强,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缩短了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 篇五 :校企合作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调查校企合作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概述赵玖香(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14、,走校企合作教育之路,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成为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主要阐述国内外校企合作发展历程,研究状况。关键词:校企合作;发展历程中途分类号:G451 :A知识经济的发展条件下,市场竞争加剧,高新技术出现和更迭的速度越来越快,使得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个创新主体受到巨大的压力,通过合作创新方式使外部资源内部化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而高校和企业作为两个重要的技术创新主体,它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源互补性使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成为重要选择。高校与企业合作,无论从“人才科研产品市场”的价值链,还是“知识创新

15、技术创新成果转移产业化商品和服务”的价值链看,都是关键环节。高校的优势在于人才、信息和技术储备,而企业则在市场、资金、管理以及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其实质就是通过合作发挥双方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比较优势,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特别是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校企合作被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成为建设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和突破口1。因此回顾国内外校企合作发展历程,有利于我们在范围和深度上寻找差距,为探索出使企业和高校资源合理利用并适合企业和高校良性互动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一、国外校企合作发展

16、历程一般认为校企合作思想的萌芽始于美国1862年通过的莫里尔赠地法,在法案中明确规定了受赠土地的大学,有义务要教育从事农业及机械业有关的就业员工相关的知识,同时该法案打破了传统的办学体制,支持创办农业和机械学院,为社会工业界提供技术人才,以满足当时美国社会农业和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1887年的hatch法案和19xx年的史密斯杠杆法通过由配合款的方式鼓励大学进行(与产业界有需要的)各种实验与应用研究(布朗,1985)。因此学术界与产业界一直有很好的互动。20世纪初,以辛辛那提大学在19xx年同几家大企业合作培养27名技术学生为开端,大学与企业的合作进入联合培养人才和建立科学研究实验室的阶段。企业与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是在二战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