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案例分析专项习题(二)

金诺****简谱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9.50KB
约3页
文档ID:296034200
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案例分析专项习题(二)_第1页
1/3

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案例分析专项习题(二)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 (一)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上下行分离式隧道,洞口间距 40m,左线长 3216m,右线长 3100m,左右线隧道跨度都为 10m,隧道最大埋深 500m,进出口为浅埋段,IV 级围岩,洞身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报告指出,隧道穿越地层为三叠系底层,岩性主要为炭质泥岩、砂岩、泥岩砂岩互层,且有瓦斯设防段、涌水段和岩爆段,I、II、III 级围岩大致各占 1/3,节理裂隙发育,岩层十分破碎,且穿越一组背斜,在其褶曲轴部地带中的炭质泥岩及薄煤层中并存有瓦斯等有害气体,有瓦斯聚集涌出的可能 因此,施工期间,应针对上述工程地质问题在全隧开展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加强施工监测,施工监测典型的位移一时间曲线见下图 位移一时间曲线图 项目部还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进入隧道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知识教育,接受安全技术交底,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隧道洞口边坡、仰坡的开挖采用大爆破的方法加快施工进度。

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回填应两侧对称进行 (2)在涌水段施工时,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对隧道涌水采用超前钻孔和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等方法钻孔注浆顺序应由上往下、由多水处到少水处、隔孔钻注 (3)瓦斯隧道钻爆作业,工作面附近 20m 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 1%,采用干式钻孔炸药和电雷管采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并反向装药爆破络采用并联或串并联得的方式 (4)岩爆段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控制循环进尺,采用长进尺,每循环进尺宜控制在 2m 以上超前注水孔宜布置在隧道边墙及拱部开挖断面轮廓线内 10~15cm 范围内,并向孔内灌高压水,软化围岩,加快围岩内部的应力释放 (5)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光面爆破方法以减少超欠挖,炮眼布置形式如图 1周边眼装药结构见 图 1 炮眼布置形式 图 2 周边眼装药结构由于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隧道开挖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安全要求进行及时支护,存在生产安全重大 事故隐患,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组织编写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同时也组织经验丰富的人员严格按照“两项达标”、“四项严禁”、“五项制度”的总目标对其他项目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编制了安全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相关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2017 年 4 月 3 日上午,隧道开挖时,出现涌水事故,当场导致死亡 2 人,重伤 12 人,经补报并核实,截止 2017 午 4 月 5 日,确认累计死亡达 3 人 【问题及答案】 1、背景资料中位移一时间曲线代表围岩处于何种状态、并提出合理的施工措施? 答案:(a)图位移一时间曲线趋于平缓,表明围岩和支护呈稳定状态,应正常施工;(b)图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2、应急预案有哪些种类? 写出应急物资装备保障的具体内容 答案:属于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3、改正背景资料施工组织设计中错误的做法 答案: (1)隧道洞口边坡、仰坡的开挖严禁采用大爆破 (2)钻孔注浆顺序应由下往上、由少水处到多水处、隔孔钻注 (3)瓦斯隧道钻爆作业,采用湿式钻孔炸药和电雷管采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严禁反向装药爆破络必须采用串联连接方式 (4)岩爆段施工,控制循环进尺,采用短进尺,一般情况下,每循环进尺宜控制在 1.0~1.5m,最大不得大于 2m。

超前注水孔宜布置在隧道边墙及拱部开挖断面轮廓线外 10~15cm 范围内4、写出光面爆破三种炮眼起爆顺序 E、W 代表的参数名称 答案: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E:周边眼的间距;W:光面爆破层的厚度(最小抵抗线)5、背景中,“两项达标”、“四项严禁”、“五项制度”的总目标中“两项达标”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①施工人员管理达标;②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达标 6、根据 2007 年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背景中发生的涌水事故属于什么等级?说明理由 答案:属于较大事故,理由:造成 3 人死亡,重伤 12 人符合较大事故的条件造成 3 人(含) 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为较大事故 (二) 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跨湖区某大桥的滩地引桥施工,该引桥全长 2420m,共 44 孔,每孔跨径 55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布置为四跨一联,采用移动模架施工,每联首跨施工长度为 55m +8m,第 2、3 跨施工长度为 55m,末跨施工长度为 47m。

移动模架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承托架支撑在桥墩墩柱或承台上,模板系统由两主梁支承(如图 4-1、图 4-2 所示) 事件 1:施工前,项目专业工程师编制了施工方案,经项目技术部门组织审核后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其施工方案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关键技术参数与技术措施等 事件 2:为了保证梁浇筑筑质量,施工单位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施工 (1)在首孔梁的浇筑位置就位后进行荷载加载试验,检验和试压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2)首孔梁的混凝土在顺桥向从悬臂端开始向桥台进行浇筑,中间孔从已浇梁段开始向悬臂端推进浇筑,末孔从一联中最后一个墩位处向己浇梁段推进浇筑,最终与己浇梁段接合梁体混凝土在横桥向应对称浇筑 (3)一孔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内模中的侧向模板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 2.5MPa 后,顶面模板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70%后,方可拆除;外模架应在梁体建立预应力后方可卸落 事件 3: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伸长量进行校核预应力张拉后计算出预应力钢筋的理论伸长值为 212. 5mm,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测量了预应力的实际伸长值,其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为 40mm,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为 176.7mm。

事件 4:针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取分层、分块浇筑施工硅酸盐混凝土分块浇筑时,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面平行于结构物的长边;在混凝土浇筑完 12h 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持续 7d养护至 72h 时,测温显示混凝土内部温度 70℃,混凝土表面温度 35℃ 【问题及答案】 1、写出图 4-1、图 4-2 中构件 A、B、C 的名称按与箱梁的位置和过孔方式分,该移动模架属于哪一种类型? 答案:A—主梁(或主桁梁)、B—导梁(或鼻梁)、C—牛腿支承托架按与箱梁的位置和过孔方式分,该移动模架属于下行式(下承式) 2、事件 1 中关于施工方案审批是否有错,如有错请改正 答案: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施工单位技术管理部门组织审核,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批执行 3、补充事件 1 中施工方案内容 答案: (1)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图(2)技术方案的主要有关计算书 (3)安全、环保、质量保证、文物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4)预案措施4、改正事件 2 中的错误之处 答案: (1)首孔梁的混凝土在顺桥向宜从桥台(或过渡墩)开始向悬臂端进行浇筑,中间孔宜从悬臂端开始 向已浇梁段推进浇筑。

(2)顶面模板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75%后,方可拆除5、事件 3 中,张拉伸长值控制是否满足要求?并说明理由 答案:满足要求 理由:实际伸长值=40+176.7=216.7mm,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216.7-212.5)/212.5*100%=2%6% 6、指出事件 4 中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答案:错误 1: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面平行于结构物的长边改正: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面平行于结构物的短边 错误 2:在混凝土浇筑完 12h 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持续 7d; 改正:应及时覆盖保温保湿材料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错误 3:混凝土内部温度 70℃,混凝土表面温度 35 ℃; 改正: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不大于 25 ℃ 试卷第 3 页共 3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