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一)单元教育目标1、结合现实素材,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2、在把分步算式改写为综合算式,总结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体会四则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改写的思考过程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式4、在白主解决问题、尝试把分步改成综合算式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二)单元教材说明《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内容要求是“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本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是在二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小括号,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带括号和带括号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有三个运算符号,可以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本套教材“解决问题中学数学”的特点,打破传统教材“先学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再解决应用问题”的教材结构全部选择学生熟悉的、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解决的问题素材,先让学生分步列式解答,再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进而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这样设计的思考有以下三点:第一,给学生创造利用已有知识自主解答问题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第二,为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生成课程资源,使学生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第三,体验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答,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本单元共安排4课时,内容编排如下:课时内容素材与活动第1课时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例1,3箱和12瓶饮料,一共多少瓶?例2,整箱葡萄酒平均价钱比零售价便宜多少元?第2课时带括号的混合运算例3,妈妈买水果问题例4,幼儿园买水果问题第3课时用不同方法解答问题例5,买6个保温桶和6个垃圾桶问题第4课时练习课第1题,混合运算第2~8题,简单问题第1课时(教科书66页、67页),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乘加问题教材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饮料(一般都是每箱24瓶),以图示的方式呈现出3箱和12瓶蓝灵鼠特别提示:“每箱有24瓶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瓶饮料?”接着用兔博士的话提出要求:“自己试着算一算教材以学生个性算法交流的方式,呈现了丫丫和聪聪的不同算法丫丫用连加的方法:24+24+24+12=84(瓶);聪聪用分步计算的方法:24×3=72(瓶),72+12=84(瓶)。
根据聪聪的计算方法,蓝灵鼠提出:“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红红和亮亮分别写出了24×3+12和12+24×3的算式,并且说出先算24×3最后大头蛙强调:“先算乘法例2,除减问题教材设计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买整箱葡萄酒的平均价钱比买一瓶便宜的事例,给出了“一箱葡萄酒有6瓶,整箱出售,每箱480元;零售,每瓶86元”等信息,提出问题:“买整箱葡萄酒,平均每瓶比零售价便宜多少元钱?”教材出示了红红和亮亮的算法亮亮是分步计算的:先算买整箱葡萄酒平均每瓶多少元,再算平均每瓶比零售价便宜多少元钱红红列出综合算式计算:86-480÷6计算方法与亮亮完全相同,也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两个例题解答后,教材给出四则运算的顺序:“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除法,又有加法、减法,要先算乘法、除法本节课设计的两个例题,如果不要求用综合算式,学生都能够解答所以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在学生分步解答的基础上,把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并理解为什么先算乘法或除法难点是运算顺序的概括总结课堂活动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每个例题的重点,突破难点如,教学例1时,在学生白主解答交流算法后,重点抓住写成一个算式这个环节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要给予引导。
特别是12+24×3,学生可能写不出来,教师要参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在一个有乘法有加法的算式中,不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乘法教学例2时,学生如果列出了综合算式,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先算除法,如果列不出,师生共同改写,并总结出计算顺序最后让学生观察、分析两个算式和计算顺序,师生共同总结出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第2课时(教科书68页、69页),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本节课以买水果为素材,设计了两个例题例3,妈妈买水果教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出了“妈妈带50元钱去买水果,买香蕉用去22元剩下的钱买橘子,橘子每千克4元”等信息,提出问题:“剩下的钱买橘子,可以买几千克?”教材呈现了聪聪分步计算的算式和想法:先算妈妈买完香蕉剩下多少钱,再算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千克的橘子根据聪聪的算法,兔博士提出:“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接着呈现了丫丫与亮亮列式、交流的场景丫丫列出“50-22÷4”的算式后,惊讶地说:“这样写也不能先算‘50-22’呀!”亮亮说:“加个小括号就可以了结合例3,使学生理解:在右减法有除法的算式中,要想先算减法,就要加上小括号例4,幼儿园买水果的问题教材给出了“幼儿园买来15千克橘子,28千克香蕉。
买的苹果是橘子和香蕉总千克数的2倍”等数学信息,提出了“算一算:买来苹果多少千克?”的问题接着教材以学生个性算法交流的方式,出示了分步解答和综合算式解答两种方法红红是分步计算的:先算出一共买来多少千克橘子和香蕉,再算出买来苹果多少千克亮亮写成了一个算式,并特别说明:列成一个算式要加小括号结合两个例题,教材总结出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练一练”第2题设计了把分步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的练习,都要用到小括号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以及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与上节课一样,安排两个例题例3先让学生分步解答,再尝试改写成一个算式,并总结出:先算减法要加小括号例4,让学生用白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总结出:先算加法要加小括号最后归纳概括出带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改写为一个算式,理解为什么要加括号难点是概括、归纳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每个例题的重点环节,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教学例3时,在学生充分解答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和指导,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加括号”。
可以结合学生出现的算法,提出问题:要想先算“50-22”怎么办?如果学生写出正确算式,可以提问:为什么要加小括号?不加小括号行吗?教学例4时,在学生自主解答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先算什么,要把先算的用括号括起来最后由两个综合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总结出“先算括号里的”第3课时(教科书70页、71页),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材设计了学校为每个班配置保温桶和垃圾桶的事例,给出了“每个保温桶售价65元,每个垃圾桶售价17元”等数学信息,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兔博士提出:“6个班一共要用多少元钱?”教材以学生个性化算法交流的方式呈现了两种分步计算的算法亮亮:先分别计算买6个保温桶和6个垃圾桶各需要多少元,再相加,用三步计算;红红:先算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桶需要多少元,再算买6个一共需要多少元钱,用两步计算根据上面两种分步计算的方法,蓝灵鼠提出:“你能试着写成一个算式吗?”接着教材给出了两种算法改写成的综合算式,红红强调:“我的算法加个小括号就行了最后大头蛙根据亮亮列出的三步计算的算式:65×6+17×6,用画线显示的方式说明:算式中的两步乘法可以同时计算第二个问题,“想一想:如果把问题改为‘买6个保温桶比买6个垃圾桶多花多少元钱’,该怎样计算呢?”“练一练”中没有安排三步计算的式题。
本节课从四则混合运算的角度讲,涉及简单的三步四则运算;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讲,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有些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并能用白己喜欢的方法解答问题难点是把三步计算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让学生经历用已有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先要求分步解答,然后重点关注算式改写以及计算可分为以下三步:第一,先改写红红的算法,重点说一说为什么要加小括号;第二,鼓励学生把三步计算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给予必要指导;第三,讲解65×6+17×6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中,有加法有乘法,要先算乘法这个算式中有两个乘法,也可以同时先算想一想”的问题,可以师生写出两个算式:65×6-17×6,(65-17)×6,重点讨论三个符号的算式该怎样计算本节课,三步混合运算不作为基本要求第4课时(教科书72页、73页),练习课本节课是单元内容的综合练习,共8道题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级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建议:先复习一下学过的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第2~8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议: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交流时先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再讲一讲第一步求的是什么。
对于列综合算式解答的学生,要给予鼓励三)目标评价建议●目标1的评价一方面通过教学过程来进行,考查学生是否能把分步算式改成综合算式,借助具体的情境,是否理解并掌握了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否正确进行简单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完成课本练习的情况考查如果必要,也可以设计相应的题目来考查●目标2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来考查首先让掌生经历把分步计算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尝试总结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以及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能清楚表达自己改写的思考过程●目标3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看学生能否用白己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是否体会到有一些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来考查●目标4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考查一方面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算式改写的活动,是否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另一方面看学生能否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若自己解决问题,在总结运算顺序的过程中,是否获得成功的体验,能否具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附送:2022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冀教版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解答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综合算式计算的过程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3、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决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用品配置问题师生谈话,由为班集体配置保温桶和垃圾桶,引出例5和兔博士的问题观察情景图,让学生读题,了解图中的信息从学生身边的情境入手,提出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也进一步体现了“生活处处有数学”的理念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桶吗?对,这是保温桶天气越来越冷了,亮亮所在的学校为了让同学们都能喝上热水,打算给每个班配一个保温桶另外为了保持教室里清洁卫生,还要配一个垃圾桶出示例1,有些地方的孩子可能对“保温桶”、“垃圾桶”较陌生,师应给予适当解释师:请同学们读题、看图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数字信息,兔博士提出了什么问题? 生:一个保温桶65元,一个垃圾桶17元二、自主学习1、提出一共需要多少钱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运用已有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师:亮亮的学校一共有 6个班,6个班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桶,一共要用多少钱?请同学们分步算一算。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算法2、交流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思路教师板书出来1)交流学生分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