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

上传人:折*** 文档编号:292044309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当代价值 孝道伦理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进展过程中,孝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社会凝结力、协调人际关系上,曾经起到不成或缺的作用。进入近代以后,由于社会变迁、制度的转换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西文化交融日益强化,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孝观念日趋淡薄。因此,采用辩证的方法,对传统孝文化举行分析研究,探本溯源,剔除其糟粕,吸收其对当代社会有借鉴作用的精华,并与时俱进地举行吸收改造,不仅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进展,而且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

2、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一 孝文化的形成和历史嬗变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展现了?孝?字。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论语学而:?弟子入那么孝,出那么悌。?由此可见,孝字的最初含义理应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善行和美德。中国人的孝道观念产生于何时,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生于商代,也有人认为形成于西周时期。康学伟博士认为,孝观念应当产生在原始社会的后期。但是?这时的孝观念只是一种敬爱戴亲的感情,并未超出自然之性,尚不具有阶级性?。 西周灭商后,周公摄政,制礼作乐,建立宗法制度,孝意识被纳入宗法制度之中。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传统孝道随着宗法制度的破坏而展

3、现动摇,个体家庭经济进一步进展,养亲问题逐步突出。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头对传统孝文化举行新的改 造。孔子提出,孝亲不仅要做到养亲,更重要的是敬亲和爱亲。经过儒家的改造,孝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孝道思想首先伦理化并将其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是孝经,孝经对孔、曾、孟等人的孝道思想举行了全面的继承和阐述,并对孝道的内容举行了广泛化、政治化。从汉代开头,实行以孝治天下。唐宋以后,经过理学家们的宣传改造,走上极端化和十足化的道路,并最终成为封建统治者坑骗、愚弄人民的工具,成为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复合体。 纵观孝之历史蜕变过程,可以看出,由于受生产方式和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华民族具有猛烈的孝亲情结,这种发自本能的

4、孝亲意识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理论升华和统治阶级的推广扩大,使孝文化由家庭伦理转变为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孝,不仅是个人修身齐家的根本要求,也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必备条件。正所谓?求忠臣于孝门之子?。由此可见,孝之社会、政治地位确实立,是孝文化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承延续的根本所在。 二 传统孝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孝文化是一个内容特别丰富的范畴,其根本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养亲尊亲,善事父母 传统孝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家庭伦理,孝首先倡导的就是孝敬、奉养父母。?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对父母的孝不能仅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更重要的是一种感恩之爱使父母内心愉悦,即尊亲,否那

5、么?虽日用三性之养,犹为不孝也。?秦汉以后,在养亲、尊亲的根基上,对父母的孝的内涵逐步扩大为 谏亲、祭亲等几个方面。 2 、生儿育女,珍爱生命 商代卜辞中?孝?字曾写作?上父下子?,原始字形传达的信息是男女交合、生育子女。诗经云:?於乎皇考,水世克孝。?这里的?孝?与生命延续相关联。可见,在中国古代社会,生儿育女被视为子女义不容辞的义务和孝行。孟子离娄上所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被摆到孝行之首。除此之外,珍爱自己也被看做是对父母行孝,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成毁伤,孝之始也?。强调的就是要保护身体,珍惜生命。同时孟子还把赌博酗酒、为非作歹、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列入

6、不孝的之列,由于这些行为会玷污父母,乃至陷于不义。 3 、慈老爱幼,和谐万物 古人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基,是行善的起点,一切道德教导都是从孝道开头。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对孔孟的孝道观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从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博爱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宋时期的大哲学家张载指出?民胞物与?:?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是保之,子之翼也?。从孝爱戴父母,到对全体长辈老人及天地间一切生命毫无例外的都加于珍惜的道德观念,表现出中国人和谐万物的爱心和博大情怀。 4、 承志立身,光宗耀祖 中

7、庸有言:?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就是说在父母去世以后,要继承他们的遗志,完成他们未完成的 功业。孔子在论语中讲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承父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孝。所谓?立身?就是要成就一番大事业。曾子把?孝?分为3个层次,?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立身行道,扬名传后世,孝之终也。?继承祖先的遗志,成就事业,光宗耀祖,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行,也是孝的最高要求、最高境界。 5 、移孝为忠,忠孝相通 由于中国传统社会是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国?是?家?的推衍,那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尽孝和尽忠是相互联系的。?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孝敬父母是忠于君主的

8、缩小,忠于君主又是孝敬父母的扩大,?忠孝两通?。故?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孔子的弟子有子曾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就是把对家长的孝和对国家的忠相提并论。 三 、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黑格尔曾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传统孝文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精神,凝结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关系。因此,在当代社会,批判地继承传统孝文化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 昂扬民族精神,巩固民族凝结力 传统孝文化,培养了我们民族的凝结力,是形成爱国主义的情感根基。礼记大

9、传中说:?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祢。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 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重社稷?也就是重视国家、喜欢国家的意思。爱国思想是亲亲感情的连锁效应,爱国主义是孝意识的演延结果。作为伦理学的核心,孝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犹若血液一般浸透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中华民族凝结力是有丰富内涵、不同层次和各种形态的,不同的社会形态及其各个时代、各个阶段、各个政治范围和地理区域中的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形成的凝结力,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凝结力。而孝文化是在整个中华民族广裹的土地上和漫长

10、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般形态的凝结力,它不受时空制约而为宏大人民群众所采纳。?这种由敬祖孝亲的情感,形成中华民族的亲和力与向心力,将全球华人精细地团结在一起。因此,在当前大力弘扬在传统孝文化中承志立身、报效祖国等思想,对于昂扬民族精神、巩固民族凝结力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2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经济进展后劲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执政兴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谐社会是一个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情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假设每个家庭都和谐相处,就为整个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奠定了坚实的根基。而孝道自古至今都是调理家庭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良药。?从孝亲的道德功能上看,对协调家庭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培养人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义务感、责任心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假设把和谐幸福的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