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技术工作心得体会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92036868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信息技术工作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信息技术工作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信息技术工作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信息技术工作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信息技术工作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信息技术工作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信息技术工作心得体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教师信息技术工作心得体会 教师信息技术工作心得体会【一】 弹指一挥间,我在教师的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追忆往昔,这一年来的工作自己没有取得什么大的劳绩,顺遂地完成了本学年的工作。展望未来,为了总结过去,扬长避短,使自己站得更高、走得更好,寄望明天的工作更为进步,现将20xx年度的工作处境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我在思想上能够按照一个党员的标准严以律己,喜欢党的教导事业。与老师团结合作,能够正确处理好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把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模范。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加入各类业务培训和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学校的各项工

2、作安置。 二、教学工作 作为一个刚转行不久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教学研讨、课外辅导等工作都需要向同行多学习,多总结。3年来,我一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钻研业务。争取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一向以来奋斗的目标。所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加大备课的容量,加强上课质量,落实反思的分量。 首先,我积极加入钢城片区教研联盟校的各种教研活动,把学来的理论学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学习理论学识,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与时俱进,让新课程也走进我的课堂;虚心向他人学习,跨学科听课,学校有讲课活动积极加入,生怕漏听了任何一节课。专心反思自己的每一节课,当一节课上万之后,我总考虑一下,我这节课告成的地方在哪里,

3、哪些地方学生不好采纳,我以后怎么提升,这样做好反思,再举行二次备课。 就这样我不断努力探索,建立了激趣导入自主尝试归纳总结练习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自主的采纳信息技术课。通过我的努力,学生上微机课,不再是只想着玩嬉戏了,而是能够主动的学习学识,有的甚至还能在所学的根基上有所创新。我在辛勤努力之后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认同,这是我几年来最想见到的。虽然信息技术相对于语文数学来说显得相对弱势,最开头还被大家认为是连专科都不算的二课,但是随着我们一代代信息技术教师的努力,我们确定会让信息技术学科也能成为教导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三、工作室工作 20xx年加

4、入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教导局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成为工作室成员,在93小李发利老师的率领下,全年参与工作室活动总计12次,包括上课、听课、评课、观摩、听讲座、远程教研、课题研讨等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交流,在活动中磨练提升。全年累计听课40余节次,提交教学论文,教学课例,教学设计各2篇,在工作室其他老师的扶助指导下,教学水平和业务才能有了确定的提高,这是一个个人专业化成长的良好平台,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虚心向各位老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教导教学水平。 四、其他工作 我这学年照旧承受了学校班班通设备维护、资产管理、非线性编辑、校园监控系统,校园播送系统的管理维护等工作 五、努力方向 反

5、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看劳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缺乏。缺乏有以下几点: 1、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斟酌的少了一些,展现了一些倦怠现象。 2、教科研方面专心研读了一些有关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成自己心中的目标; 3、对差生多些关切,多点爱心,再多一些细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以上是我本学期的工作总结,梦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扬优点,弥补缺乏,有更大的进步。 教师信息技术工作心得体会【二】 全面实施信息技术素质教导,全面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是当前教导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站在第一线的我在不断地学习新课标,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

6、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为信息技术课程创办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看了那篇文章我觉得有所感想,所以又去看了有关的学识现把学到的学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导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务必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标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标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 引用沃德的一句话说平庸的老师传达学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学识;好的老师演示学识;宏伟的老师鼓舞学生去学习学识。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

7、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惟一手段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担主角。任何老师都不能让人学好,学生务必容许学习,而且努力学习才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直到学习成为他们的其次本性为止。而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表达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听新课标指导下的老师上课,你会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很少这样做: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让学生把每天的讲话记录下来。相反,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貌似是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理念,自然而然的行为。运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学原那么,向学生提问,激励学生议论,对话和辩论,梦想学生去斟酌、推理和交流,其目的是给学生足够

8、的机遇去尝试:体验告成,品尝失败,得到提高和进步。这种方法给学生传达出信息是:教师崇敬学生的观法,而且相信学生的才能。有一句古话说,假设你认为他们行,他们就行。 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老师们切实动了一番脑筋,可当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展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操纵,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令人惦记的是考试怎么办?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巩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赏识学生,学会换位斟酌,有士气供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容许与

9、学生共同探讨。因此一节课,无论怎么打定,都不会尽善尽美,课堂上会发生好多事先无法预知的处境,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很正常的,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进展,就应当断定。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并且采用了现在对比流行的任务驱动模式来设计教材。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阅历和背景学识,从自然现象到农家生活、社区活动,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阅历,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基于相关的阅历,依靠他们的认知才能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从他们的阅历启程来推出

10、的符合规律的假设。所以,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教师从学生的阅历启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启程,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有的放矢。然而这种全新的编排体例和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产生猛烈的冲突,冲突日益突出。但我们却坚信有了冲突才会有变更、有进步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进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报告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进展的需要对教材举行调适和重组。由于强调开放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提到日程,教材已不再成为惟一的

11、课程资源了。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探索、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教师在执行新课程筹划中,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信息技术工作心得体会【三】 弹指一挥间,我在教师的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追忆往昔,这一年来的工作自己没有取得什么大的劳绩,顺遂地完成了本学年的工作。展望未来,为了总结过去,扬长避短,使自己站得更高、走得更好,寄望明天的工作更为进步,现将20xx年度的工作处境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我在思想上能够按照一个党员的标准严以律己,喜欢党的教导事业。与老师团结合作,能够正确处理好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把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模范。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加入各类业

12、务培训和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学校的各项工作安置。 二、教学工作 作为一个刚转行不久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教学研讨、课外辅导等工作都需要向同行多学习,多总结。3年来,我一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钻研业务。争取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一向以来奋斗的目标。所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加大备课的容量,加强上课质量,落实反思的分量。 首先,我积极加入钢城片区教研联盟校的各种教研活动,把学来的理论学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学习理论学识,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与时俱进,让新课程也走进我的课堂;虚心向他人学习,跨学科听课,学校有讲课活动积极加入,生怕漏听了任何一节课。专心反思自己的每一节课,当一节课上万之后我总考虑一下,我这节课告成的地方在哪里,哪些地方学生不好采纳,我以后怎么提升,这样做好反思,再举行二次备课。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