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宋史·李兑传》原文阅读及译文

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07KB
约3页
文档ID:288907237
《宋史·李兑传》原文阅读及译文_第1页
1/3

《宋史·李兑传》原文阅读及译文 原文: 李兑,字子西,许州临颍人登进士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按齐州叛卒,狱成,有欲夜篡囚者,兑以便宜斩之,人服其略张尧佐判河阳,兑言尧佐素无行能,不宜以戚里故用改同知谏院狄青宣抚广西,入内都知任守忠为副,兑言以宦者观*容,致主将掣肘,非计仁宗为罢守忠太常新乐成,王拱辰以为十二钟磬一以黄钟为律,与古异,胡瑗及阮逸亦言声不能谐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进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待制、知谏院转运使制禄与郡守殊,时有用*劾夺节及老疾请郡者,一切得仍奉稍兑言非所以劝沮,乃诏悉依所居官格兑在言职十年,凡所论谏,不自表?,故鲜传世出知杭州,帝书“安民”二字以宠徙越州,加龙图*直学士、知广州,南人谓自刘氏纳土后,独兑著清节还知河阳,帝又宠以诗富人榜仆死,系颈投井中而以缢为解兑曰:“既赴井,复自缢,有是理乎?必吏受赇教之尔讯之果然兑历守名郡,为政简严,老益精明自*归,泊然无仕宦意对便殿,力丐退,英宗命无拜,以为集贤院学士、判西京御史台积官尚书右丞,转工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六,谥曰庄从弟先,起进士,知信州、南安*,抚楚州,历利、梓、*东、淮南转运使。

所至治官如家,人目以俚语:在信为“错安头”,谓其无貌而有材也;在楚为“照天烛”,称其明也积官至秘书监致仕兄兑尚无恙,事之弥笃闲居一纪卒,年八十三子庭玉,年六十即弃官归养人贤其家法云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二》有删改) 译文: 李兑,字子西,许州临颍人应考进士登第,由屯田员外郎升为殿中侍御史审问齐州叛乱士兵,案件已定,有人想在夜间劫掠囚犯出狱,李兑就自行决断斩杀了囚犯,人们佩服他的胆略张尧佐主管河阳,李兑说张尧佐向来没有品行才能,不能因为是外戚而被任用因此改任同知谏院狄青任广西宣抚使,以入内都知任守忠为副职,李兑说以宦官参与*事,造成主将受牵制,不是好的计策仁宗因此罢免了任守忠,太常所制定的新音乐完成,王拱辰认为十二个钟磬都以黄钟为律,和古代不同,胡瑷和阮逸也说声调不*皇帝下诏叫近臣*商议,很就不能解决李兑说:“音乐的道理广大微妙,如果不是深通音律妙思入神的人,不能轻易发表议论请求参考新旧音乐,取音调*近于雅正的,符合的就使用晋升为侍御史知杂事,升天章*代制、知谏院转运使的俸禄规定和太守不同,当时有的人因被*劾夺取符节或年老有病请求改为太守的,仍得原来的俸禄李兑说这不利于勉励清廉和制止贪恶,于是皇帝下诏规定都根据所居官级定俸禄。

李兑在谏官职位十年,凡是所论谏的事情,自己不加透露,所以很少传闻于世出朝任杭州知州,皇帝写了“安民”二字来表示宠爱改任越州知州,加官龙图*直学士、广州知州,南方人说从刘?向宋朝投降以来,仅有李兑以清廉的节*著称还朝为河阳*知*皇帝又为其作诗以示宠爱改任*州之州有个富人拷打仆人致死,并在死者脖子上系了绳子投尸于井中然后诡称自缢李兑说:“投了井以后,又上吊,有这样的道理吗?一定是官吏受了贿赂教他的经过审问确实如此李兑历任名州的太守,办理政事简明严肃,年老更为精明从*州回朝,心情淡泊没有做官的意愿在便殿谒见皇帝,竭力求退,英宗命他不要行拜礼,任他为集贤院学士、判西京御史台多次升官至尚书右丞,转工部尚书退休去世,享年七十六岁,谥号为庄堂弟李先,考中进士,知信州、南安*,抚楚州,历任利、梓、*东、淮南转运使他所到的地方治事如同治家,人们用当时的俗语看待评价他:在信州称他为“错安头”,意思是容貌不好却有才能;在楚州称他为“照天烛”,意思是他行事明察秋毫多次升官至秘书监退休,这时哥哥李兑还健在,李先服侍他愈为厚道闲居十二年死去,享年八十三岁他的儿子李庭玉,年至六十就弃官归家供养父母人们称赞他们的家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