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四月份联考二语文考试试卷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87727879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四月份联考二语文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四月份联考二语文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四月份联考二语文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四月份联考二语文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四月份联考二语文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四月份联考二语文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四月份联考二语文考试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届高三年级四月份联考(二)语文试卷第丨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既有的社会生命经验显示,人类情感呈向下趋势。父母对子女多为无条件、无保留的情感 输出。而同时,幼年子女大多无法体谅父母苦心,及其成家育子之后,又会将更多情感输出给 其子女。如此下去,为父母者始终是付出多于回报。有鉴于此人性弱点,中国先哲自古就提倡 孝道,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情感反哺,欲借此对人性加以矫正。其后国家亦大力提倡孝道,并将 其精神注入法律之中,以法律维护、成全孝道,无疑极大增強了孝道文化的贯彻效果。于是在 中国,就形成了“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

2、,丙代又醸养乙代”这种“下 一代对上一代都要反馈的模式”。而且这种反馈应是物质、精神、宗教三方面的,要发之于心,形之于色,并付之于言行。 一念一色、一言一行皆须毕恭毕敬,不离于孝道。如此等等,都在法律制度上一一加以确认, 并辅之以宣传教化,行政强制乃至严刑重罚。遂使孝道文化在中国绵远流长,代代不息,将中 国人融化在一派血浓于水的温情之中。其温情有三。一曰,强调情感反哺。孝道乃报恩之举,年幼受之父母,成年后反哺双亲。 然而此时父母皆己年老,身体、精神日益衰弱,欲行孝道便不可有嫌弃之心。因此,孝道要求 既要尽量保证衣食无缺,又要善事父母,言行温和礼敬,不可使父母年老体衰之身心更受情感 伤害,晚景凄

3、凉,心灰意冷。国法遂依此意将杀、殴、骂、告父母、供养有阙等行为列为打击 对象。二曰,顾及人伦纽带。孝慈亲情乃天性秉赋,与生俱来。韩非子八经明确地说: “法通乎人情关乎治理。”为了顾及这种情感纽带,于是实践中出现了宽容复仇、存留养亲等 屈法以伸孝道之司法惯例与制度。三曰,注重精神传递。父母过世之后,对其追念亦属孝道情 感应有之狡。一方面要尽心服丧,依循礼制恰当地表达丧亲之痛;另一方面要传递香火,使前 代尊亲不至绝祀。国家法律于是对丧期违礼的种种行为加以禁止,对官员服丧进行系统规定, 对无子休妻制度加以确认。然而孝终究为人类朴素情感,应出自血缘亲情之自然流霹。如纯以伦理观念加以宣扬倡导, 或不至于

4、出离孝道本旨。然而其后孝道法文化日渐强化,以法律强制手段要求人人皆要按照特 定礼制履行孝道,实践过程中则难免有矫枉过正或流于形式之嫌。其流弊亦有三。一曰,诱发人性虚伪矫饰。孝与不孝皆源自內心情感,法律无法拘束人心, 只能对外在形式强求一律。如此就难免出现虽有其情而不愿为烦文縛礼束缚以致违法犯罪的情 形,或出现徒有其表而内心虚伪的现象。如汉末就有“察孝行,父别居”之讽谣。二曰,漠视 个体价值。孝道强调子女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尊崇与顺从,本为矫正人性向下之弊。然而以法律 相强制,久之则必然导致父权过度膨胀,相对而言子女自身正当之权利则极度萎缩。例如,其 婚姻自主权要交由父母,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5、;其生命健康权亦不得对抗父母之教令 权;乃至于以身代刑这种愚孝行为都得到了法律认可与社会褒奖。个体价值遭到法律之极大漠 视。三曰,造成屈服之国民性格。孝道法文化过度强调子女恭顺、父祖权威,代代沿袭中,国 民遂生出一种屈服、顺从之性格。少年老成、谨慎持重、禁锢保守、全无创造思维竞成为社会 舆论推崇褒扬之优良德行。此实为对健全国民性格之压抑与扭曲。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人类情感天然具有向下的趋势,父母愿为子女无条件、无保留地付出,这种情感,奠定 了中国孝道文化的基础。B. 在中国,下代对上代的反馈、反哺的尽孝模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大力提倡,并 以法律维护、

6、成全孝道的结果。C. 中国的孝道的要求包括物质、精神、宗教三个方面,不仅要有物质的供养,还要有对父 母发自内心的敬爱,言行亦须毕恭毕敬。D. 孝道法文化日渐强化,不仅要求人人履行孝道,还用法律手段强制人们遵从特定礼制, 实践过程中难免生出弊端。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为父母者始终付出多于回报,幼年子女则大多无法体谅父母苦心;中国先哲提倡孝道, 正是期望借此对人性的弱点加以矫正。重视道德上的宣传教化,再加上法律制度的影响,孝道文化在中国绵远流长,因此,中 国人一直生活在父慈子孝的默默温情中。C. 国法将杀、殴、骂、告父母及供养有阙等不合孝道的行为列为打击对象,是

7、因为这些行 为完全无视对反哺父母的要求,恩将仇报。D. 孝道法文化强调子女要尊崇、顺从父母;矫枉过正,导致父权的过度膨胀和子女诸多正 当权利的萎缩,法律也抹上了漠视个体价值的色彩。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孝本是出自血缘亲情的人类朴素情感的自然流露。行孝道是反哺报恩之举,它使年老力 衰的父母衣食无缺,还能获得精神慰藉。B. 父母过世,子女一要尽心服丧,二要传递香火。因为丧期违礼固然违反国家法制;若无 后代,也会致使尊亲绝祀,孝道精神无法传递。C. 孝道法文化强调长辈权威、子女恭顺,将屈服顺从、少年老成、禁锢保守等视为优良徳 行大加褒扬,造成对健全国民性格的压

8、抑与扭曲。D. 中国孝道法文化在历史上曾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利弊并存,得失难分;如能推陈 出新,对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必有裨益。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康茂才,字寿卿,薪人。通经史大艾。事母孝。元末寇乱陷薪,结艾兵保乡里。立功,自 长官累迁淮西宣慰司、都元帅。太祖既渡江将士家属留和州时茂才移戍采石扼江渡太祖遣兵数攻之茂才力守常遇春设伏 歼其精锐。茂才复立寨天宁洲,又破之。奔集庆,太祖克集庆,乃帅所部兵降。太祖释之,命 统所部从征。明年授秦淮翼水军元帅,守龙湾。取江阴马驮沙,败张士诚兵,获其楼船。从廖 永安攻池州,取枫阳。太祖以军兴,民失

9、农业,命茂才为都水营田使,仍兼帐前总制亲兵左副 指挥使。陈友谅既陷太平,谋约张士诚合攻应天。太祖欲其速来,破之。知茂才与友谅有旧,命遣 仆持书,绐为内应。友谅大喜,问:“康公安在? ”曰:“守江东木桥。”使归,太祖易桥以石。 友谅至,见桥,愕然,连呼“老康”,莫应。退至龙湾,伏兵四起。茂才合诸将奋击,大庶之。 太祖嘉茂才功,赐赛甚厚。明年,太祖亲征友谅,茂才以舟师从克安庆,砺:江州,友谅西遁。 遂下薪州、兴国、汉阳。沿流克黄梅寨,取瑞昌,败友谅八指挥,降士卒二万人。迁帐前亲兵 副都指挥使。攻左君弼庐州,未下。从援南昌,战彭蠡,友谅败死。从征式昌,皆有功。进金吾侍卫亲军都护。从尢将军徐达再攻庐州

10、,克之,取江陵及湖南 诸路。改神武卫指挥使,进大都督府副使。士诚攻江阴,太祖自将击之。比至镇江,士诚已焚 瓜洲遁。茂才追北至浮子门。吴军遮海口,乘潮来薄。茂才力战,大败之。捣淮安马骡港,拔 其水寨,淮安平。寻拔湖州,进逼平江。士诚遣锐卒迎斗,大战尹山桥。茂才持大戟督战,尽 覆敌众。与诸将合围其城,军齐门。平江下,还取无锡。迁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洪武元年,从大将军经略中原,取汴、洛,留守陕州。规运馈饷,造浮桥渡师。招来绛、 解诸州,扼潼关,秦兵不敢东向。茂才善抚绥,民立石颂德焉。三年复从大将军征定西,取兴 元。还军道卒。追封薪国公,谥武康。 (选自明史康茂才传,有删节)4. 下列对文中

11、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太祖既渡江/将土家属留和州时/茂才移戍采石扼江/渡太袒/遣兵数攻乙/茂才力了/常 遇春设伏歼其精锐B. 太祖既渡江/将1豳观!眦底才孩戍采互懑诞広退雌数舷宓竝/常 迪磁优旺基植鋭c.将士家属留和州/时茂才移戍采石/扼江渡/太祖遣兵数攻z/茂才力守/常遇春设伏歼其精锐D.太祖既遞江/将士家属甌州/时茂才移戍采石扼江缈太祖/遣兵数致之/茂才力守/常 遇春5. 浙外文审亦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淸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 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本文中对朱元璋称太祖,即为庙号。B

12、. 江阴因其在长江以南而得名。中国古代地名中多含“阴阳”二字,地名中的阴、阳表明 了其在山、水旁的位置,如衡阳指在衡山之北。C. 迁,在古代表示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官职,但有时也表示贬谪、放逐之意。文小取的 是晋升的意思。D. 追封,死后封爵,也指后來补封。文中指的是康茂才死后被朝廷追封为“薪国公”。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扌舌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康茂才因组织“义兵”宝乡有功,被元朝封为淮西宣慰使、都元 帅。B. 朱元璋率军渡江后,派军攻打康茂才。康茂才奋力反抗,后被常遇春设计将其部下精锐 尽数歼灭,康茂才多次失败后才率部归降朱元璋。C. 朱元璋利用康茂

13、才与陈友谅的交情,让康茂才亲自送信给陈友谅并骗陈友谅说愿做其内 应,诱陈友谅轻进,结果陈友谅大败于龙湾。D. 康茂才跟随朱元璋多年,战败陈友谅,讨伐张士诚,战功显赫,累得升迁。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太祖以军兴,民失农业,命茂才为都水营田使,仍兼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译文:(2)吴军遮海口,乘潮来薄。茂才力战,大败之。捣淮安马骡港,拔英水寨,淮安平。 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鹊桥仙春日登楼(清)邵长衡杨花如雪,桃花如雨,帘幕尽教高卷。芳洲一带草痕齐,早青到姑苏台畔。催归杜宇,重 来燕子,惹起乡心历乱。凭阑干、万叠暮山稠,

14、刚抵得春愁一半。8.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生活图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9. 词的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怀,是怎样抒写情怀的?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观刈麦中,白居易通过拾碎麦的妇人的话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同情的诗句是:“,(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 , ”和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一样,都体现了古代将士的爱国情怀。(3)李白蜀道难中,“, ”,诗人用水流的急速和撞击崖壁发出的巨响衬托蜀道之险。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

15、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藏葵周国华此刻,你听见胸膛中鼓点般的撞击声。眼前的毡房内外皆寂,静得怕人。唯一能让人略感心安的,只有远方隐隐约约传来的篝火 晚会的声音。你知道,就在邑房的后面,既潜伏着可怕的对手,又有长久以来等待你实现的梦 想。成败在此一举!你不禁想起好像有那么一首古诗:十年磨一剑你慢慢移动脚步,轻轻踩着松软的草地,就像行走在太空中。你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危险的 区域,一不小心就会有性命之忧。你太专注于眼前,竟没有注意到后面有条灰影悄悄向你靠近。一阵钻心的疼痛从腿上传来,你本能地丢下手中的弩机,扭身猛击那畜生。灰影怪叫着后 退几步,前腿用力向后蹬地,脊背蜷成弓形,准备发起又一轮的攻击。你懵了,后悔自己太低 估对手,本想出其不意,反被对方伏击。你抽出了背后的长刀,准备迎敌。长刀在月光下闪了几闪,你看到了更为可怕的敌人,和两束逼人的幽光。狼!竟然是头狼!狼发起攻击,你手起刀落。狼躲开,一口叼住你握刀的手。你惨叫着丢下刀。赤手空拳的 你和狼的肉搏战,本就没有悬念。没过多久,你就筋疲力尽地倒在地上,惊恐地看着犀利的狼 牙向自己的喉管咬来。突然,一道黑影横空而过。未等你反应过来,那黑影已和狼纠缠在一起。藏鑿!你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