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义马市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24《古代诗词三首》教案(苏教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287190370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义马市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24《古代诗词三首》教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南省义马市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24《古代诗词三首》教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义马市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24《古代诗词三首》教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义马市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24《古代诗词三首》教案(苏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体会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教学重点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1、导语: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播放歌曲谁说女子不如男。) 问:同学们,有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谁说女子不如男)恩,大家说得很对,谁说女子不如男啊?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什么“巾帼不让须眉”吗?其实,古今中外,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女中豪杰,你们知道哪些呢?数一数吧?(穆桂英、刘胡兰、江姐、萨切尔夫人、木兰)2、看来大家知道的女中豪杰还真不少!刚才有人说到一个人木兰,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

2、物吗?哪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学生讲故事)二、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整理复习要点。复习要点1、木兰诗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巾帼英雄,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代父从军,女扮男装,驰骋沙场十多年,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之后,又谢绝官职,返回家园,表现了淳朴与高洁的情操。她爱亲人,也爱祖国,把对亲人和对祖国的爱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讲故事等方式了解故事情节,体会木兰的品质。观刈麦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处境的深切同情,对当时社会制

3、度深深的谴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来体会诗的含义。破阵子一词表达了作者虽有伟大的抱负却壮志难酬的悲愤,教学时引导学生想象词中描绘的梦境,体会作者驰骋沙场的壮志豪情。2、作者怎样描绘割麦人劳动的情景?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们“不知热”?并且还“惜”夏日长?3、拾麦者为什么去拾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用一个字概括。4、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是怎样想的?体现了什么情感?三、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分组合作,讲解自己在自学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探讨疑难问题。1、 十几年的军中生活为什么只用了这短短的六句诗来描写呢?作者为何有“可怜白发生”的感叹?2、 了解辛弃疾人生经历,谈谈对“可怜白发生”的理解。

4、3、 作者认为君王的天下事是什么?(收复失地,重拾河山)而此时君王正在做的事是什么?(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四、课堂展示,达标训练学生按小组课堂展示学习收获,对于学生在自学及合作探究过程中的疑问,教师及时的给予解答,并对学生中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一个“税”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的真正原因。今日的拾麦人即昨日的割麦人,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人。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作者在深深的自责,暗自惭愧。由农民生活的痛苦想到自己、想到高官的舒适生活。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达标训练题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

5、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为画线字注音。(1)溅溅( )(2)胡骑( )(3)燕山( )2.解释下列诗句中画线的字词。(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朔气传金柝3.对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按东西南北的顺序逐一去买B.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C.家人和木兰分头去买D.出征前的急切心情和紧张操办4.句照应前面的“_”;句可用后面的“_”来概括。5.对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描写木兰想早日到达战场的急切心情B.描写征途遥远,表现不畏艰难的决心C.

6、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D.像飞一样渡过千山万水,表现了木兰欢快的心情6.对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写北方苦寒,用战场的艰苦环境来衬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B.以写景来表现北方战场的环境气氛C.描写边塞阴森、凄凉的战场环境D.运用对偶写环境,衬托出战地生活的艰辛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8.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时,诗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跟表现木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五、效果检测堂清练习1、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仿佛看到了( ),我们仿佛看到了( ),我们仿佛看到了( )。2、 出示辛弃疾的一句词:“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尝试理解,再读“可怜白发生”。3、 从“可怜白发生”一句,让学生谈南宋文人类似的悲叹。引读:文天祥(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岳飞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陆游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