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班主任制度变革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86941703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班主任制度变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班主任制度变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班主任制度变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班主任制度变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班主任制度变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班主任制度变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班主任制度变革摘 要 新高考改革政策明确了中小学校育人思路和目标,重中了科 学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强调了优势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个体发展思 路。在新高考改革的思想引领下,遵循个体心理发展一般性规律,尝试中 小学班级管理制度的创新模式:小学班主任制度的变革一一“包班制小班 教学”模式,利于发现小学生优势心理特点,通过优势发展引领全面发展; 初中班主任制度的变革 1L、理辅导教师兼职班主任,利于巩固、发展初 中生核心素养;高中班主任制度的变革一一辅导教师制等多种管理制度融 合,利于发挥、应用高中生优势。关键词高考改革中小学班主任制度变革我国自建国以来在中小学校实行“班主任制度

2、”,距今己有60多年。“班主任制度”的发展历史要追溯到20世纪初。我国自封建社会隋唐时 代起实施了 1300多年的“科举制”于1905年完全废除,1904年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正式实行的系统的学校制度“癸卯学制”颁布,从此,国外先进 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开始走入国门。学生管训制度自此开始形成,从清末 训务部的成立到民国初年“级任教师(教员)制”的推行,可以说历经时 代变迁。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借鉴学习苏联的“班主任”制度,我 国颁布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并在中小学普遍实行班主任制。2009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首次提出:“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

3、要职责。教师 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我国现行的中小学班主任制 主要是学科教师兼任班主任岗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任务极其繁重、琐碎, 班主任的智力、体力投入巨大,然而成效如何呢?现实大多数情况是:学 生状况百出,班主任精疲力尽。中小学班主任面临的学生问题呈现出愈发 多元化、复杂化,具有时代性、发展性等特点,这也导致大多数班主任职 业幸福感低,焦虑、倦怠、无助等心理问题多发。为致力于解决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困境,学术界很关注中小学班主任专 业化发展的研究,如研究班主任的专业精神和道德、专业理想和信念、专 业能力和技能、专业知识和理论、专业职责和作用、专业智慧和艺术等。 但是解决中小学班

4、主任工作困境的最根本工作制度因素却被忽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 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2014年, 我国“高考改革实施方案”确定并试行。高考改革的重点是探索依据统一 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 取机制,简单地说就是“两依据、一参考”。目的是破解“唯分数论”“一 考定终身”等问题,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增加学生的选择机 会,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高校科学选才。2017 年全国全面推进高考改革势在必行,2020年将最终形成“促进公平、科学 选材、监督

5、有力”的高考机制,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伴 随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探索,素质教育真正进入了攻坚阶段, 基?A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思路也更加明朗,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直接目 标差异显现。新高考改革政策的提出,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人性深入透 彻分析的科学基础上,传统的中小学“班主任制度”在此时代背景下遭遇 挑战。对比、参照发达国家的班级管理制度变迁,木文结合我国教育现状, 思考、研究高考改革新形势下的中小学班主任教育制度变革。一、小学班主任制度的变革我国当前的小学教育经历了 “唯知识论”到“重视学习习惯、学习态 度、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培养”的观念转变,这种教育思想虽已是老牛常 谈,

6、但迫于现实考试竞争压力,大多数老师和家长还是更多地聚焦于学习 结果而非学习过程,以“一维两极智能观”而不是“多元智能观”来评价 学生。新的高考改革政策取消文理分科,赋予学生部分学科自主选择的自 由。改革方案考虑学生心理过程、心理倾向、能力及个性的个体差异,提 倡挖掘、发扬个体的优势和特长,以长促短,符合积极心理学提倡的优势 成长规律,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以班主任为主导,其他学科教师只负责本学科课 堂管理,这就导致班主任难以全面融合并交叉渗透式的培养小学生的综合 素质,不利于小学生潜能的挖掘和培养,不利于因材施教。为了保障小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能够被最大程度的激发,一直以来被国 内

7、教育课程专家、学者提倡并研究的“包班制小班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小班化”教学模式即每班学生人数应在1525人之间,取消教师分科 任教,采取全科教师制。全科教师制也称为教师包班制,它是指在一个班 级中由两到三名教师组成一个基本教育工作单元,全面承担一个班级的日 常教学训练、班级常规管理和学牛牛活管理等工作任务的新班级教育模 式,它对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与综合教学改革的推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 用。教师“包班制小班教学”模式优势明显,由于教师和学生的密切接触, 可以保证给予学生均等的展示机会,每个孩子都可以在课堂互动等班级活 动中充分自我表达和展示,教师既可以保证对班级里每个孩子的充分回应 和关注,

8、也能够更好地设计组织班级教学以及其他班级活动。这种模式可 以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体验、有收获和感悟,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总而言之,“包班制小班教学”班级管 理模式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益于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学生;有益于培养出心身健康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未来社会人才。另外,我国“包班制小班教学”模式的师资培养条件也已成熟,我国 有专门的小学教师培养体系,由于中等师范学校提升改造,很多高等师范 院校专设了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培养大批有较高思想素养、基础知识宽厚、 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良好综合素质,能适应小学教育改 革、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小学教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 综合素质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种水平、六种能力、十二项基本功。即: 以师德为核心开展教育,努力使学生达到本科层次学术水平和小学教师的 专业化水平,具备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活动指导能力、 教学研究能力、学习发展能力,及讲、写、算、仓I、教、用、作、弹、唱、 跳、画、练十二项基本功。我国师范高等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为基础教育 小学阶段“包班制小班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