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第三章教学实施(下)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284622493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第三章教学实施(下)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第三章教学实施(下)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第三章教学实施(下)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第三章教学实施(下)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第三章教学实施(下)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第三章教学实施(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第三章教学实施(下)(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第三章教学实施(下)材料题(江南博哥)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84-85题。品诗乐在其中喜欢诗,因为诗是心的歌。题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李白的愁绪在皎洁月光的激发下,思乡之情跃然心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古代友人的感情交往犹如深千尺的潭水,更如广袤无垠的大海,当不得不悲伤离别时,那曾与朋友吟诗畅酒的场面浮现眼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才华横溢的曹操在晚年依然能吐露出不服老的壮心,这是怎样的一种气魄!诗歌的美在世世代代中吟唱、传诵,美在其中,乐在其中,在鉴赏诗歌的洪流中,我也

2、是其中的一位。面对书架上那厚重的唐诗宋词,年纪虽小的我却对陈旧古风的唐诗宋词仰慕已久。翻开沉甸甸的封面,排队站立、码放整齐的诗句印入眼帘。历经风霜的诗句相对于我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确实头晕目眩。但是,教语文的妈妈给我耐心细致地讲解后,我犹如拨云见日一样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在磕磕绊绊的理解中,我实现了与古人的对话,心情格外高兴。从此,品评诗歌便成为了我阅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家喻户晓的晏殊写下的这句被称为“千古奇偶”的诗句,之所以被载入史册,是因为它那古诗中必有的对偶形式用得非同一般的绝妙。从另一个角度讲,不要去在意失意或者失败,也许成功与获得就与你近在

3、咫尺。只要能准确理解得与失、成与败的含义,你就一定不会悲观失望、止步不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著名文人朱熹用酣畅的笔墨阐述了传承千年的治学方法。只有不断地学习与努力,各方面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才能勇立朝头,才能不会被历史洪流所淹没。诗歌的魅力无可阻挡,在无形的阅读与鉴赏的过程中,我仿佛每天都在与古人对话,每天都会神交知心朋友,诗歌也早已成为我的心灵之音。品诗乐在其中。问题:84 简答题 查看材料请从第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分别改正。 参考解析:错别字:第段中,“印入眼帘”应改为“映入眼帘”;第段中,“勇立朝头”

4、应改为“勇立潮头”。病句:第段中,“历经风霜的诗句相对于我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确实头晕目眩。”成分缺失。应改为:对于我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历经风霜的诗句确实令我头晕目眩。85 简答题 查看材料请指出该作文的两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指导改进。 参考解析:缺点:(1)本文的主题是品诗使人乐在其中,因此作文中使用了许多诗词,这从一定程度上已经体现了作为初中生的小作者较好的文学积累。但作文中提及诗词时,都只写了寥寥几句,其分析也都仅停留在浅层次上。这使得各段对每句诗词的讲述读来更像是单一地对诗句的解析却并未能让人深刻地感受到文中所写的是小作者思考与感悟的结果。每段诗歌的依次出现使本该出彩的诗句变

5、成了诗句的罗列,而少了一种韵味,也少了对“乐在其中”的照应。(2)小作者在作文中努力将意思表达完整,但难免忽视了句子本身的通顺性。这使得文中存在许多错别字与病句。例如,第段中“在鉴赏诗歌的洪流中,我也是其中的一位”一句,小作者想表达出自己是“鉴赏诗歌的洪流”中的鉴赏爱好者的一员,但在句中却缺失了“鉴赏爱好者”这一关键词,使句子成分缺失。改进建议:(1)文段首尾都意指“品诗乐在其中”,因此建议小作者在段举例诗歌时,能够进一步丰富文段内容,不仅要指出诗歌写了什么,有什么影响,还要写自己如何品或者品出了什么,这首诗歌是如何让自己能够在品味时乐在其中的,等等。只有这样安排,才能使文章的主题不散不乱,时

6、时照应主题。(2)小作者除了要将作文中的错别字和病句修改正确,还需要在日后的学习中增加汉语基本知识的学习与练习,扎实汉语基本功。例如,可以通过留心日常常用但易混淆或误写的词语来减少错别字,通过整理分类病句类型来掌握病句规律,通过运用做题技巧来区分病句等。如在辨别病句方面,以“历经风霜的诗句相对于我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确实头晕目眩”一句为例,可以使用提炼中心句的技巧来观察句子是否存在成分缺失的情况。此句提炼出中心词后即为“诗句头晕目眩”,这很明显是错误的,宾语“我”缺失。因此应改为“对于我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历经风霜的诗句确实令我头晕目眩。”材料题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第86-87题。熟

7、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轻轻地从书橱中抽落一本淡黄色纸页的书,封面上赫然写着红楼梦。抖落纸页上的灰尘,翻开书页,和着淡淡檀香,步入了那个曾经多么熟悉的地方大观园,望见多少风景。葬花吟风中,那满树的花如一只只舞倦了的蝴蝶,飘飘悠悠地落下,终于落成了一地的残花。你担着花锄,瘦弱的身子在风中似乎要倒,单薄而又无助。你也多想化成这一地落花,去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那里没有寄人离下的痛苦,没有孤单与落寞。你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道尽了你清高而短暂的生命;你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说尽了你叛逆而孤傲的性格;你的“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诉尽了你对爱情的无限向往和对宝玉的无边思念。杜

8、鹃啼血,可是你千年未变的咏叹词?柳絮词青石上沉酣的倩影惊飞花无数,你挽一髻蓬松松的青丝吞吐你心中的豪气。你没有悲天悯人的长吁短叹,亦没有世故圆滑的左右迎合,你永远保持着一份超然,一份诗意。琉璃世界的割腥啖膻彰显你巾帼红颜的豪情,你心直口快的性格为这冷清清的园子凭添几分妩媚。但坎坷的命运依旧抚不平你嘴角漾开的笑意,你微笑着,面对昨天与今日,柳絮翻飞,你童真的歌谣摇开了一方新的天地。螃蟹咏冷香丸的清香压低了你上清苑的傲骨,你不得不莲步微移,做你大家闺秀的典范。杨妃扑蝶的烂漫隐于人后,滚滚而来的骂名使你不得不讥讽螃蟹却依然无济于事。你许是一朵紫红色的牡丹,高贵而华美,繁花尽谢之时,你在那里张扬地开放

9、,芳香弥漫。你的平易近人被说成是世故圆滑,你对宝玉的爱被说成是从始至终在成就婚姻。你亦是无奈的,背负着滚滚骂名却依旧款款地微笑。牡丹的华关,许是你一生的写照吧。合上书本,这雍容美丽却又异常熟悉的大观园,我再一次看到许多的风景,黛玉葬花、湘云沉酣、宝钗讽蟹,伴着我长大,亦伴着我无数次地落泪。红楼女儿的迷梦谱成了一首新歌,这泪的痛血的痴可有钟子期在听?这个熟悉的地方,风景很烂漫。问题:86 简答题 查看材料请从第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 参考解析:错别字:第段中,“寄人离下”的“离”应改为“篱”;第段中,“凭添”的“凭”应改为“平”。病句:第段,“合上书本,这雍容美丽

10、却又异常熟悉的大观园,我再一次看到许多的风景,黛玉葬花、湘云沉酣、宝钗讽蟹,伴着我长大,亦伴着我无数次地落泪。”句子成分缺失。应改为:合上书本,徜徉在这雍容美丽却又异常熟悉的大观园中,我再一次看到许多的风景,黛玉葬花、湘云沉酣、宝钗讽蟹,伴着我长大,亦伴着我无数次地落泪。87 简答题 查看材料请从立意、结构、语言三个角度简要评析该篇作文的优点。 参考解析:立意:该篇文章从“熟悉”“地方”“风景”三处着手,将“地方”虚拟化,变为我们熟知的名著,而“风景”也不再仅局限于实物风景,在文中它是黛玉、宝钗、湘云的才情之美。故此篇文章的亮点在于将实物虚拟化,扩大了“风景”的内涵,使文章行文自由。结构:采用

11、片段组合式写法,三个小标题,三个韵味不同的女子,将大观园中的“美景”一一点数且又富有代表性,正是广大读者“熟悉的”风景。结构新颖,具有形式美。语言:语言多为长短句结合,巧妙运用叠词、四字短语,使得语言更具节奏感和美感。此外,以诗为文,引用或者化用诗句,使得语言更符合三位美丽女子的气息。材料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88-89题爱在屋檐下母爱深。虽然刚出生我们那根连接母体的脐带就被剪断,可是,与母亲的血缘关系却终生难以割断。当我们呱呱堕地时,便占据了母亲的心;当我们咿呀学语时,第一句便是“妈妈”。在我们的身边,永远有母亲的伴随。母爱像身边的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充满全世界;它又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

12、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母爱是最无私、最温暖的太阳,奉献着光和热;母爱是肥沃的土壤,为儿女茁壮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母爱是无垠的宇宙,任儿女自由翱翔。母爱深,深的无法比拟。父爱沉。父亲在我心中永远是那么严肃,那么不易接近。小时候,父母亲总站在我的左右两旁张开手臂,每次我都习惯性地向右边的母亲跑去,而忽略了站在左边的父亲。然而,如果没有父亲,怎会有我和母亲幸福快乐的生活?那粗大的手是家庭的支柱,那宽阔的肩是子女的靠山。他辛勤劳作,总是无怨无悔;教导子女,总是赏罚分明。父爱如江流,澎湃奔涌;父爱如草原,辽阔无边;父爱如酒,需细细品尝;父爱如诗,需认真品读感悟。父爱沉,沉得

13、无法称量。师爱暖。如果说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那老师便是我们的第二任父母。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给我们文化知识和技能,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成功的时候,老师和我们分享幸福和痛苦;我们失败的时候,老师鼓起我们前进的风帆;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老师耐心细致地拔正我们的航向;我们因取得一点成绩而骄傲的时候,老师的谆谆教导是我们的清醒剂。老师既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友!师爱如阳光,照在我们的心灵上。它的温暖不亚于母爱的深,父爱的沉。友爱浓。当我们从父母的羽翼下走出来时,我们开始寻找朋友。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爱照亮我们的生

14、活之路。当我们难过时,友爱就像熨斗烫平我们心中的苦恼;当我们绝望时,友爱就像火把重新点燃我们心中的希望;当我们快乐时,友爱就像乐曲增添我们前进的动力。友爱浓,浓似咖啡,香气醉人。我们生活在爱的屋檐下。88 简答题 查看材料请从第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段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8分) 参考解析:(1)错别字:“呱呱堕地”应为“呱呱坠地”,“拔正”应为“拨正”。(2)病句:“我们成功的时候,老师和我们分享幸福和痛苦”搭配不当,应将“痛苦”改为“快乐”。89 简答题 查看材料请指出该作文的一个优点和一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解析:优点:结构严谨匀称。该作文围绕“爱在屋檐下”,采取分

15、总的结构进行论述,写了母爱、父爱、师爱、友爱,且每个部分都是论述加总结的格式进行写作。最后一段用“我们生活在爱的屋檐下”总结全文并点题。缺点:论述方式单一,详略不当。全文在论述母爱、父爱、师爱、友爱时,每个部分采用的都是道理论证,且每个部分所用篇幅大致相同,这样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且也不是很能打动读者。建议可以多元化论述,比如加入事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如在写“师爱”时,可以记叙生活中的事例,这样更能够打动读者,引起情感共鸣。另外,在论述上可以有所侧重,对某一两个点进行详写,其他略写。材料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90-91题熟悉智者无为,庸人自缚。心若无异,万法一如。信心铭(僧璨大法师)我们惊叹太白清新飘逸的诗句,那是因为他熟悉中华的经典;我们欣赏朗朗悠扬婉转的琴声,那是因为他熟悉黑白的琴键;我们感叹哥白尼的发现,那是因为他熟悉浩瀚的宇宙。真正的智者不是博而不精的涉猎,那样只会庸人自扰。当你专心地对一个领域深入研究,便能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在熟悉中,万物法度便清晰简单。中国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训诫。当百遍的“咀嚼”之后,才会熟悉文中意旨;当百遍的“消化”之后,熟悉才会让其义自见。西方哲学家也说过“知道的越多,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熟悉会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