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要点归纳

上传人:1821****697 文档编号:281912372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最新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要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要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要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要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要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最新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要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要点归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要点归纳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要点归纳 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以下是xx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的总结,欢迎借鉴!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植物没有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细 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 低倍物镜观察 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 高三;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

3、霉菌、粘菌)等。 补: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主要特征: 、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

4、)、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无素:C、H、O、N、P、S、K、C

5、a、Mg微量无素:Fe、Mn、B、Zn、Mo、Cu 主要元素:C、H、O、N、P、S 基本元素:C 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生活学习细节做法小结 科学制定 (一)计划的制定要符合下面的要求 1.计划要有性。要使计划能给自己带来希望,鼓舞自己的干劲。计划要求不能太低,太低不仅不愿花太多的努力,而且不会使自己有较大的改变,也不能提高自身的价值,发挥较大的作用。 2.计划要有可行性。不能脱离客观条件,把计划要求提得太高,应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太高了实现不了,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使自己灰心失

6、望,遭受挫折,产生不良心境,导致畏难情绪甚至自卑或心理障碍。 3.计划要有协调性。计划要与周围的环境、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相协调。既照顾到时间、地点、可能发生的事情(如节假日),也要尽量使自己紧一紧完成得了。 4.计划要有阶段性。任何大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依赖于目标的分解,将其转化为一个个中期和近期目标,先向近期目标前进,再争取中期、远期目标。 (二)具体制定计划时的做法 1.计算一下一天有多少时间是归自己支配的。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休息、娱乐和劳动。再决定在学习时间内,什么时间学什么,谁先谁后,各占多少时间。这些都按最大限度地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的原则,予以合理的

7、安排。制定一个时间分配表,写在纸上或装在心里,并且督促自己认真执行。 2.安排时间时一定要着眼大局。要注意安排好劳逸时间 高中政治,注重实际效果。学习是繁重的脑力劳动,适当的休息、娱乐和体力劳动,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身体的发育和健康。表面上看,学习的时间少了,但是休息和健康换来了学习效率的提高,是足以补偿学习时间的损失的。 3.不同的时间用来做不同的事。早上一醒,马上起床,不睡懒觉,梳洗利落,不花费很多时间。虽说 一日之计在于晨 ,但刚起床时,头脑还没有完全脱离睡眠状态,马上学习是不合适的。到户外清新的空气中锻炼一会儿,可以促使头脑尽快地清醒过来。早上学习外语比较好,上学路上带些外语单词

8、、数理化中的定理、公式、数据等需要死记硬背的条子。 4.大块的学习时间要有变换内容和娱乐。在比较长的学习时间中,要穿插一点不激烈的体育活动或身体劳动,或是听听音乐使大脑得到休息。但千万不要看足球赛、武打片等刺激性较强的电视节目,那样大脑的兴奋点就转移了。学习一段时间后,要变换内容,建议代理交叉,中间还留休息时间。 5.晚上临睡前检查一天的学习成效。用几分钟时间对照计划进行总结,看看制定的目标达到没有。如果达到了,就考虑明天该干些什么,如何去干,要收到什么效果;如果没达到,就考虑差错出在哪里,要如何改进。这样长期不懈地下去,终究会有很大提高。 6.好的计划绝非安排得 水泄不通 。安排得太紧,则很

9、难付诸实现,实现不了,难免打消积极性。好的计划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留有余地,宁松勿紧,每天有一定的机动时间,以便于应付当初意想不到的事情,以求不乱阵脚。 7.学习内容安排得当。有人对感兴趣的科目倾注了大量心血,结果造成优势更优,劣势更劣。其实代科更应该注意,理科更应该重视语代和外语,这样才能科科都有进步,没有拉后腿、背黑锅的现象,以避免使自己苦不堪言。 以上是辽宁省高考理科状元的之言,但不管方法有多好,计划有多实际,手段有多妙,最终还是一个 勤 字。只有做到勤,计划才能付诸实际行动,才能收效;只有做到勤, 手到、眼到、心到 才不是空话。 备考如何克服外界干扰 学武之人最忌练功时被打扰,而干扰也成

10、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巨大障碍:自习环境太吵,灯光太强,同桌的脚太臭,他人的走动,如此种种,在紧张焦虑的心理环境下,周围的一点点小动静都可能对他们造成巨大的干扰。如一些学生在考试时,连监考的来回走动都会影响他们答题。在紧张而关键的备考复习阶段,有效克服外界形形色色的干扰,专心致志、高效学习确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从外部因素来说,噪音、其他人活动的干扰、不适当的光线和温度等都会影响人的注意力,环境的混乱或过分舒适也会对注意力的集中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来自个人自身内部的干扰与中断对注意力集中的影响甚至超过外部因素的消极作用。很多学生都有一种习惯,每学习一会儿,便会找各种

11、理由起来活动,或是找书、找笔记本、拿几张纸。这些习惯不仅直接引起学习活动的中断,更重要的是,它使学习者的思维总是在一个肤浅的层面上简单重复,而不能有纵向的深入。心理学研究揭示,许多学习和学习性质的发现与体悟,要在思维深入到一个较深的层次时才能够完成。当学习活动频繁中断和思维缺乏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支持时,学习者的思维根本不能被预热到高度敏感和深入的水平,因而也不能获得真正掌握知识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至关重要的思维经验。事实上,正是心理过度紧张与怯弱的人最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抗干扰的第一要素在于心的平和,同时我们也可以合理利用干扰为自己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如周围同学在小声背诵,与其让他在那里

12、影响自己,为何不请他和我一起复习呢?像这样合理利用抗干扰中的拿来主义,将会为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会为你今后的成功增添胜算。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 1.增强抗干扰能力。要想增强抗干扰能力,既要靠平时培养意志力,还要掌握一些心理暗示的方法和沟通技巧。比如说,在噪音大干扰多的环境里做作业时,同学们可以反复在心里说: 让他们吵吧,我照样能专心学习 直到自己坚信不移,不把说话人的话放在心上。我们可以这样想:我不能和你们一样浪费时间,我要学习。即使忍不住要去听或者想走,也可以给自己找个借口:我学的时间够长了,应该换换脑筋了;我在这儿坐得太久了,换个地方学吧。不要让自己觉得是受不了干扰才停止学

13、习的。人的说话声、走动声带来的干扰是学习最大的影响因素。 2.改变干扰的影响。确实,如果你正在看书学习而身边有几个同学不停地讲话,你会很烦,会用各种努力去排除干扰,但往往不管用,而且这些努力还可能强化反感心理,使自己更烦恼。此时,你不是因为干扰学不下去,而是因为心烦才学不下去的。你不妨放下手中的事,热情、随便地参与他们的闲聊,闲聊几旬,开心一笑,既缓解了心中对干扰源的反感,也可以趁机休息一下。经过参与之后,你和这几个人的关系就近了一层,再坐下来学习,假想那几个人是自己最亲密的好友,不良情绪就会减少许多,而有了一种对假想好友的宽容,就很容易进入学习境界。 3.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

14、感受到干扰对学习产生的危害,同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在有干扰的环境下进行集中注意力的锻炼。要努力使思维被书中的知识吸引,一旦你努力思考问题,就会淡化周围干扰你的声音。我们都有这种体会,极力想听到一个不大的特殊声音,注意力就十分集中,这时即使有人大叫,你也听不见。可见,注意力集中才最重要。学习时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基本的方法。集中注意力指学习时专心致志。如果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者对周围其他事情就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注意力高度集中,使人的心理能量能够集中地投入到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使思维在特定的问题上处于最佳激活状态,从而使人脑能够高效地进行信息

15、加工和解决问题。知识的迅速掌握和高效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正是建立在这种以集中注意力为特征的思维状态基础上的。通常,人们倾向于认为,智力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明显分化。实际上,智力差异并不是学习分化的惟一原因,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其成绩落后是由于缺乏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习惯,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 4.备考复习时要努力做到。 五到 :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有许多人晚上可以通宵达旦地干一件事不感到累:打牌。其原因是打牌时心里想赢,脑袋不断思考,耳在听,口在说,眼看牌,手抓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神经与身体的各个部位的神经是紧密相连的,全身各部位都协调地运动大脑就不容易疲劳。正如单位所有人各司其职,都在活跃地工作,任务当然好完成:若只有一个人干,干的人很累,但大家还不满意。一般来讲,复习时要做到 五到 ,我们作过这样的调查,发现只听效率为13%,只看效率为18%,只动口效率为32%,如果耳、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