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上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公开课教学反思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1881012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上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公开课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上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公开课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上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公开课教学反思(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反思历史组 任新玲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反思如下: 本节课整体上设计结构合理,多用图片的对比、实物展示,让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一步步明确本课的知识目标。近代文明的传入显示了西方近代科学和技术发明传入中国后新旧生产方式的碰撞,其发展轨迹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化的标志之一。通过分析影响生活变迁的因素,总结特点,分析影响,培养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掌握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上完课整体上感觉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结合各位老师的评课意见,总结以下不足之处有:、导入时简单地从上节课的内容导入,较为苍白,还是应该从整个近代

2、化的探索导入,这样便于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并不是一个方面的变化,而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巨大变化的集中体现。2、在讲到问题“照相技术为何是19世纪40年代后传入中国”时,学生没有回答到点上,这时应该适时引导学生“40年代有何事件”,这样便于学生很快答到知识点上。3、最后的讨论环节上,由于时间的苍促,没有让学生完整地展示讨论的结果,没有很好地起到讨论的效果。、4、设计的练习由于时间苍促没有给学生做。本次公开课整体上感觉就是时间紧张,前面需要强调的内容都完成了,结束时的讨论和练习自我感觉不太理想,所以总结本次讲课的经验,以后授课,要多从整体上把握,而且要多多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多变幻形式。备课时充分挖掘教材,给学生的知识一定要精,避免多而杂。多用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比如多用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习等。总之,总结经验,以求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