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2化石燃料同步练习.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88005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2化石燃料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2化石燃料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2化石燃料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2化石燃料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2化石燃料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2化石燃料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2化石燃料同步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2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基础题型1. (济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变化的过程常会伴随能量变化B. 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C. 电解水时,原子的总数目发生了变化D. 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2. (河南)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的是()A. 风力发电B.水力发电C.火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3. (镇江)下列属于化学能转化为其它能量的是()C.片溶液水力发电化学电池0nnnnB4. (烟台)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太阳能供热D.C.水力发电B.二风力发电5. (徳阳)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叙

2、述正确的是()A. 太阳能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B. 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开启门窗通风C. 香烟的过滤嘴可滤出一些有害物质,故吸烟对人体无害D. 西瓜榨成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6. (烟台)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能力提升7 (嘉兴)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对“铁粉和硫反应”所做的改进实验,用烧红的玻璃棒接触后混合物剧烈反应,玻璃棒移开始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底部,由此可知该反应是一个(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为确保冷却后的生成物不能被磁铁吸引,实验的硫粉要稍微过量,目的是.8. (福建)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用温度计测量烧杯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

3、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在滴加的过程,烧杯溶液的pl【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3)图B点时,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9. (莱芜)化学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得各个方面,如环境、能源、材料、健康等.(1)某空间站能量转化有两条途径:当向阳时利用光电转化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背阳时利用氢氧燃料电池将能转化为能.(2)制作三鲜水饺的主要原料有虾仁、鸡蛋、韭菜、面粉等,其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蛋白质、.(3)房屋装饰常用到铝合金、玻璃、涂料等材料,其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4)为减少温室气体排

4、放,经研究发现不含碳元素的Nib燃烧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将占燃Nib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呵+30,小从6IbO+.10. (哈尔滨)化学为交通运输做出很多贡献.请回答下列问题:(1)汽车在行驶过程的能量转化是;(2)飞机外壳用的主要材料是硬铝,它属于 (填序号);A. 合成材料B.金属材料C.复合材料(3)载人航天飞船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钱(NHXIOO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达到高温,引起高氯酸钱发生分解,产生空气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一种常见的液态氧化物和氯气.写出高氯酸钱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11. (舟山)如图所示是某同

5、学对“铁粉和硫反应”所作的改进实验.用烧红的玻璃棒接触后混合物剧烈反应,玻璃棒移开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底部,由此可知该反应是一个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实验,该同学分别用磁铁吸引反应前的混合物和反应后的物质,H的是12. (台州)化学反应过程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收或放出热量.小 明通过实验研究氢氧化顿晶体与氯化讓晶体反应时的能量变化.将大约20克已研细的氢氧化顿晶体倒入烧杯,再把烧杯放在事先已洒上少量水的玻璃片上,然 后向烧杯内加入大约10克氯化钱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后静置片刻,提起烧杯,发现玻璃片与 烧杯底部粘在一起,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如图).(1)由

6、实验可知,氢氧化钞!晶体与氯化鞍晶体反应时热量.(2)实验过程,小明闻到了一股刺激性气味,说:“怎么像厕所里的气味? ”这是因为反应生成了.参考答案1【解答】解:A、因化学反应不仅质量守恒,而且能量也守恒,在化学反应时常会伴随着能量 变化,故A说法正确;B、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因此 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故B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故C说法错误;D、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D说法正确;故选C.2【解答】解:A、风力发电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利用化学反应获

7、得电 能.B、水力发电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C、火力发电是利用了煤燃烧放出的热量,属于化学变化,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是利用化学 反应所产生的能量.D、A阳能发电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故选C.3【解答】解:A、水力发电是将势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B、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项错误.C、化学电池放电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正确.D、太阳能供热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选项错误.故选C.4【解答】解: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 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

8、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 出的.A、发射航天飞机,就是靠燃料的燃烧释放的能量推动火箭不断地向上运行,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A正确;B、C、D三项只是单纯的能量I可转化,并无新物质的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的能量变化,故BCD 错误.故选:A.5【解答】解:A、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故说法错误;B、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开启门窗通风可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燃烧的更旺,故说法错误;C、香烟的过滤嘴nJ滤岀一些有害物质,但仍有很多有害物质被人体吸入,有害身体健康,故说 法错误;D、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西瓜榨成汁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

9、 正确;故选D.6【解答】解:A、蓄电池放电,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能量,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正 确.B、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C、水力发电,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D、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故选:A.7【解答】解:题描述“玻璃棒移开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底部”,可以判断反应放出热量.反应 后的物质不被磁铁吸引就是说铁粉已经完全参与反应,因此硫汾必须是过量.故答:放热;确保铁粉完全参加反应.8【解答】解:(1)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稀盐酸的pH小于7,在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 盐酸的过程,溶液的pH逐渐变小;故填:减小;(2)由图象可以

10、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 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填:放热;(3)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在B点前后温度是两种情况, B点温度最高,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填:NaCl.9【解答】解:(1)氢氧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答案为:化学;电.(2)在营养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三大类营养物质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虾仁、鸡蛋提供 蛋白质,而粉提供糖类,故答案为:糖类;(3)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涂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答案为:玻璃;(4)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氮、氢、氧原子个

11、数分别为4、12、6,反应后的生成物 已有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12、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生成物还少4个 氮原子,因此空应填22,故答案为:22.10【解答】解:(1)汽车在行驶过程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2)硬铝是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3)高氯酸钱分解生成氮气、氧气、水和氯气,化学方程式为2NH4C10f吉y曰 rsinn.N2 t +202 t +4II2O+CI2 t ;由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NlhClO,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氮气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答案为:(1)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2) B;(3)2N

12、K1C1O4岂曰 rs innN2 t +202 t +4H2O+CI2 t ;-3价变为0价.11【解答】解:题描述“玻璃棒移开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底部”,可以判断反应放出热量,反 应后的物质不被磁铁吸引就是说铁粉已经完全参与反应,所以用磁铁吸引反应前的混合物和反应后 的物质,目的是检测铁粉是否被完全反应.故答:放热;检测铁粉是否被完全反应12【解答】解:(1)由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说明了氢氧化锁晶体与氯化钱晶体反应时吸收热 量.(2)由于氯化鞍能与氢氧化顿反应生成了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实验过稈,小明闻 到了一股刺激性气味,像厕所里的气味,这是因为反应生成了 NH-故答为:(1)吸收;(2) NH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