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

上传人:zhugu****g126 文档编号:28187584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6.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教科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教科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教科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教科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一年级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发现物体的特征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一下学习目标(一)科学知识:观察物体的特征,学习观察和描述物体特征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观察物体的一些特点,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物体的特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关注身边物体的特征的情感。重点观察物体的特征,并学习描述的方法。难点描述各种物体的特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猜谜语你是如何猜出来的?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西瓜)-根据物体的特征2.这些物体你们见过吗?它们都长什么样子呢?过渡: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的特征,学习发现物体的特

2、征观倾听思考通过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和动画情景引出本课的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一、描述周围的物体过渡: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先来研究我们周围的物体。1.思考:我们周围有什么物体?我们怎样描述它们?参考词语:qng zhng 轻 重c co粗 糙gung hu 光 滑2.小组内选择并观察周围的物体。要求:每组选择两个物体 观察物体的样子并描述 、3.学生汇报,描述物体。重、光滑、透明重、光滑轻、光滑、透明 轻、粗糙轻、光滑 轻、光滑过渡:我们用到的“轻”与“重”,“光滑”与“粗糙”都是把这个物体和其他物体进行比较得来的特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通过比较如何来描述物体。二、 和其他物体

3、比一比1.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呢?(利用已有的材料讨论思考)2.汇报整理: 形状 味道 大 小 轻 重3.小组合作: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这些方面描述物体4.汇报整理:物体名称形状、大小、味道、轻重等特点乒乓球圆形、小、无味道、轻玻璃球圆形、很小、无味道、重木块方形、小、有味道、轻海绵方形、大、有味道、轻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体,包括你喜爱的玩具和文具,他们有着各自的特征。 向同学介绍你喜爱的物品,比一比谁描述的更详细、更精彩! 三、总结观察方法回顾: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通过比较的方法我们可以我从哪些方面描述物体的特征?形状、大小、味道、轻重等方面过渡:我们描述了一些简单的物体,现在挑

4、战一下,看看游乐场里的娱乐设施你能不能描述。三、拓展延伸出示的游乐场画面,描述游乐场当中的娱乐设施观察思考观察图片理解词语小组合作选择两个物体并进行观察汇报总结讨论思考讨论描述填写观察结果回顾观察方法并回答问题通过观察交流为下面的小组学习做铺垫通过具体的图片理解词语意思,符合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思维特点在合作学习前选择观察的物体,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为合作学习创下良好氛围将学生的答案整理展示,有利于学生对观察描述方法的掌握通过第一部分的活动给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描述物体打下基础运用已有的材料讨论比较的方面,利于培养学生比较的能力和意识通过直观对比,了解物体的特征,便于描述物体特征能力的

5、掌握通过学生的观察,再根据表格描述物体,使学生明确物体的特征通过总结观察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总结收获一、判断题1.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描述周围的物体。( )( )二、填空题1.我们可以通过( )的方法来观察和描述物体。2.观察物体时,对物体的( )、( )、( )、( )等方面比较。1. 2. 3. 1.比较2.形状、大小、轻重、味道2.观察的玻璃球是圆形,木块是方形,可见物体的形状不都是完全一样的。3.题干描述的特点是木块的特点,玻璃球是圆形、无味道、很小、重1.本节课主要研究的是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观察和描述物体。2.观察物体时,对比的几个方面:形状、大小、轻重、味道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掌握

6、了观察和描述周围物体的方法比较。并学习了比较的几个方面:形状、大小、轻重、味道。下节课我们重点研究轻重的比较。板书第二课谁轻谁重教学设计课题 谁轻谁重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一下学习目标(一)科学知识:掌握测量物体轻重的方法,了解影响物体重量的因素。(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预测再测量的方法了解影响物体重量的因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关注物体重量的好奇心。重点掌握测量物体重量的方法。难点分析影响物体重量的因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出示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熊二光头强的图片导语:这都是我们熟知的动画人物,你能猜一猜谁重谁轻吗?2.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两位同学谁轻

7、谁重?(两名体重悬殊的学生)过渡:你们是怎样判断出来的呢?观倾听思考通过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和动画情景引出本课的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一、轻重排序过渡:出示五种物体,你能判断它们谁轻谁重吗?1.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将下列物体按照轻重排序。 乒乓球 木块 塑料块 小橡皮 大橡皮2.小组合作:按照:预测掂一掂称一称的顺序进行排序理解词语(1)预测:预先推测或测量(2)掂一掂 (3)称一称 请同学们拿出提前制作的简易天平,想一想,怎样称量呢?一边盘里放被测物体,另一边放曲别针,当两边平衡时曲别针的数量就代表了物体的重量,最后比较曲别针的数量。要求:每个小组分工合作 记录测量人人参与

8、3.学生汇报,重量排序 重 轻预测:大橡皮、乒乓球、木块、塑料块、小橡皮掂一掂:大橡皮、小橡皮、木块、塑料块、乒乓球称一称:大橡皮、小橡皮、木块、塑料块、乒乓球思考:我们三次排序的结果是怎样的? 哪种方法更准确?说说你的看法。chng chng 称 一 称因为称能测量出物体的具体重量。二、影响重量的因素思考:下面的两个碗形状像似,大小相同,一样重吗?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2.汇报:预测掂一掂称一称3.小组实验,汇报陶瓷碗更重三、 拓展汇报:材料 大小 空心实心、形状 讨论:大的物体一定比小的物体重吗? 观察思考倾听倾听、观察图片理解词语思考并回答倾听按照要求完成合作汇报总结讨论思考小组实验观察

9、小组内部的物体,分析影响因素汇报通过观察交流为下面的小组学习做铺垫了解实验过程,有利于实验的进行,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具体的文字和图片理解词语意思,符合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思维特点按照要求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好习惯通过汇报感受称的作用将学生的答案整理展示,有利于学生对观察描述方法的掌握巩固实验的方法,培养实验的能力通过前两个实验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影响物体重量的一些因素通过总结观察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总结收获一、判断题1.我们可以通过“掂一掂”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2.最准的测量物体重量的方法是“预测”。( )3.影响物体重量的因素只有大小。( )二、选择题1.

10、在实验的过程中,第一步应该( )。A 预测 B 掂一掂 C 称一称2. 右侧图片代表的是( )。A 预测 B掂一掂 C称一称4. 5. 6. 1.A2.B1. “掂一掂”可以帮助人类比较物体的轻重,但是“称一称”最准确。2. 最准确的测量方法是“称一称”。3. 影响物体重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大小、形状、材料1.在实验中我们要先预测再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2.图片中小女孩两只手拿着不同的物体,是“掂一掂”的测量物体重量的方法。课堂小结本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没有利用使用方法复杂的电子秤或其他称,而是设计利用简易的天平来测量物体轻重。板书谁轻谁重影响因素:形状、大小、材料教科版本科学一年级第2

1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谁轻谁重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一下学习目标(一)科学知识: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二)过程与方法: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重点知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用“称一称”的方法比较了几种物体的轻重。还记得是哪几种物体吗?乒乓球、木块、塑料块、大橡皮、小橡皮2. 出示小布袋。不打开布袋,你能猜猜里面装的是哪两种物体吗?是怎样猜到的?引导学生用“摸”“看”的方法进行猜测,根据“形状”判断布袋内的物体是乒乓球和橡皮。3. 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呢?(形状)4. 形状也是物体的重要特征。过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物体的特征形状思考用手摸摸布袋,猜一猜里面的物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入新课,又通过摸袋子的游戏引出本课需要学习的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展示图片,说一说下面物体的形状与特点乒乓球 各个面的形状都相同 都是圆形 塑料块 各个面的形状都相同 都是正方形 有不同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