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白皮书分享

上传人:小了****8 文档编号:280909006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白皮书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白皮书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白皮书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白皮书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白皮书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白皮书分享(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发布潜力巨大期待发展新华社北京月日电(记者吴晶) 根据日在京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潜力巨大,但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期待发展。基于过去年对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跟踪研究,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与世博集团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了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白皮书指出, “ 十一五 ” 规划期间,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基本建立健全,监察制度和体制进一步完善;服务企业规模逐渐变大,从业人员素质有所提高;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化趋势正在形成。但是,白皮书同时指出: 随着越来越

2、多的跨国企业将业务重心转向中国市场,本土员工沟通异国员工的机会增多,对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诸多新挑战。据了解,截止到年底,全国共设立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万家,拥有从业人员 .万人。人力资源服务内容已从最初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等逐步发展成为培训、人员测评、服务网站建设及高端人才寻访等,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咨询渐渐成为行业发展热点。同时, 人力资源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共设立固定交流场所万多个,网站多个,年浏览量超过百亿人次。随着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监管体系日渐完善。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司长毕雪融说:“ 我国是人力资源

3、大国,必须以战略的眼光认识和看待人力资源服务业。”她指出, 当前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仍表现为人口压力,需要在人才选拔培养、创新创业环境改善等方面采取措施,这些都离不开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支撑。要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具体措施主要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围绕重点领域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及发布;推进各地在中心城市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在建设一批龙头企业的同时鼓励发展有市场有特色的中小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加强立法监管, 着力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市场信息系统;发布行业发展报告,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资格认证体系等。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指出,去年

4、我国颁布了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大力倡导“ 保姆式 ” 人才服务的理念。 但是,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大部分还处在招聘、派遣等行政事务处理的初级阶段,在管理、咨询、教育培训和外包等中高端服务上亟待加快提升。“ 高端服务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研发力量薄弱,国家应重点予以扶持。”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秘书长赵乃真说,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为人力资源服务业申请加入产业目录、研讨产业政策、确立统计渠道、制定行业标准等加紧工作,相信未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将更加“ 给力 ” 。据悉,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出现了一批以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企业

5、。从年开始,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已为.万家中外企业的万名员工提供了全国范围的人力资源服务,年公司整个营业规模达亿元。有专家预测,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产值达万亿元。3 月 1 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作为支持单位,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与世博集团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撰写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0(简称白皮书 )1 日在此间通过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白皮书指出, “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在劳动保障法制建设、 人力资源企业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业务重心转向中国市场,本土员工沟

6、通异国员工的机会增多, 双方跨文化适应性问题越来越明显,对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诸多新挑战。白皮书 总结了“十一五 ”规划期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主要呈现出的四大特点: 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基本建立健全,监察制度和体制进一步完善; 服务企业规模逐渐变大,从业人员素质有所提高;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挑战,整体薪酬回报渐成主流;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化趋势正在形成。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在经济生活中不断渗透,未来十年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是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阶段目标。这也必然是 “十二五 ”规划期间我国人才工作的主要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

7、,必然要求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大发展与有力支持。白皮书进一步指出, “十二五”规划期间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将具有以下特点: 产业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强, 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产业链条趋于完整,发展日趋精细,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在 1 日的出版座谈上,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司长毕雪融表示,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必须以战略的眼光认识和看待人力资源服务业。她指出,当前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仍表现为人口压力,需要在人才选拔培养、 创新创业环境改善等方面采取措施,这些都离不开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支撑。要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 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具体措施主要有:加大政策支

8、持力度; 围绕重点领域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及发布;推进各地在中心城市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在建设一批龙头企业的同时鼓励发展有市场有特色的中小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加强立法监管,着力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市场信息系统; 发布行业发展报告, 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资格认证体系等。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指出,去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大力倡导“保姆式 ”人才服务的理念。但是,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大部分还处在招聘、派遣等行政事务处理的初级阶段,在管理、咨询、教育培训和外包等中高端服务上亟待加快提升。 (完) 延伸阅读:我国人力资

9、源服务业产值将接近3 万亿3 月 1 日,在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论坛暨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0( 以下简称白皮书 )新闻发布会上,与会专家进行了大胆预测。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服务行业, 人力资源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据了解,截至2009 年底,全国共设立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9 万家,拥有从业人员 18.8 万人。其中北京外企、上海外服、中职公司这三大人力资源派遣企业已成为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领军企业,当年的经营规模都超过120 亿元,进入中国企业500 强。2010年上海外服的营业规模达到292 亿元。白皮书认为,北京外企、 上海外服和中职公司已具备了进入世界人力资源

10、服务企业50 强的实力。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已经形成国有、民营、中外合资“三分天下 ”与“六大板块 ”的竞争格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市场竞争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竞争日趋激烈。 “十二五 ”期间,本土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将面临更大的外资竞争压力,因此,有专家建议, 在探索扩大利用外资的同时要致力于培育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主力军。白皮书指出, “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化、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产业链条趋于完整,发展日趋精细,信息化程度将不断加深。与会专家预测,到 “十二五 ”末,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产值将接近3 万亿元。该活动由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上海对外服务公司共同举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