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学课件-PPT

上传人:夏日****8 文档编号:279772642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PPT 页数:162 大小:5.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汉文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两汉文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两汉文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两汉文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两汉文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汉文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汉文学课件-PPT(1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二二编编 秦秦汉汉文文学学n秦汉文学绪论n第一章 秦汉散文n第二章 司马迁与n第三章 汉代辞赋n第四章 汉代诗歌123 n n一、秦汉文学的历史跨度一、秦汉文学的历史跨度: :n n秦代文学(秦统一中国前后)秦代文学(秦统一中国前后) 西汉文学西汉文学n n 东东汉汉文文学学(文文学学史史通通常常把把东东汉汉末末年年汉汉献献帝建安时期归入魏晋文学范围内)帝建安时期归入魏晋文学范围内)n n二、秦汉文学的基本内容二、秦汉文学的基本内容: :n n1 1、秦代的刻石文、李斯的政论散文、秦代的刻石文、李斯的政论散文n n2 2、汉赋、汉赋n n3 3、两汉政论文及其他散文、两汉政论文及其他散文n

2、 n4 4、史传文学(、史传文学(史记史记和和汉书汉书)n n5 5、汉代诗歌(汉乐府和文人五言诗)、汉代诗歌(汉乐府和文人五言诗)4n 三、秦汉文学的主要特征三、秦汉文学的主要特征n n1 1、秦秦汉汉文文学学属属于于上上古古时时期期文文学学的的第第二二阶阶段段,是是中中国国文文学学的的上上古古时时期期发发展展到到中中古古时时期期的的传传承期,具有承前启后的过渡期文学特点。承期,具有承前启后的过渡期文学特点。n n2 2、“秦世不文秦世不文”是秦代文学的主要特征。是秦代文学的主要特征。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他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他的的谏逐客书谏逐客书铺陈排比,逻

3、辑性强,富有铺陈排比,逻辑性强,富有文彩。秦始皇东巡的刻石文对后世碑铭文有文彩。秦始皇东巡的刻石文对后世碑铭文有影响。影响。5n n3 3、汉汉代代史史传传文文学学、辞辞赋赋、政政论论散散文文出出现现繁繁盛局面,诗歌处于较为沉寂的时期。盛局面,诗歌处于较为沉寂的时期。n n4 4、汉汉代代文文学学主主流流与与政政治治主主流流、思思想想文文化化主主流高度一体化流高度一体化n n5 5、汉汉代代文文风风以以疏疏荡荡显显其其气气韵韵,体体式式以以鸿鸿大大见其壮美。见其壮美。n n6 6、汉汉代代文文学学在在价价值值取取向向、审审美美风风尚尚、文文体体样式等诸方面为后世树立了典范。样式等诸方面为后世树

4、立了典范。6第第一一节节 汉汉代代作作家家群群体体的的生生成成与与文文学学的的基基本本态态势势n n一、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n n作家群体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汉代作家群体在文帝和景帝时期再度生成,它的生成与以下条件有关:n n1、解读文学典籍成为时尚;n n2、诸侯王、天子、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 用,兴起了献纳辞赋的风气;n n3、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n n4、游学游宦的兴盛。7第二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n n1、汉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使其作家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情怀。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具有一种能够包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n n2、汉代文人

5、普遍具有一种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因此汉代文学作品中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8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9n n3、汉代文学在表现士人的进取精神时,把圣主贤臣的结合作为自己的理想,而当这一理想无法实现时,就产生了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n n4、汉初文学的重要内容是批判秦朝的暴政,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10n n5、由于与先秦时期楚地文学的渊源关系,汉代文学从开始就带有浓郁的浪漫色彩。进入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浪

6、漫色彩逐减,理性精神日增。n n6.汉代文学的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呈现出兴旺的景象,二者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汉代文学的发展。11第第三三节节 汉汉代代文文学学与与经经学学的的双双向向互互动动n n一、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习气;n n二、文学的重模拟和经学的守师法家法;n n三、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n n四、经学与汉代文学思潮;12第第四四节节 汉汉代代文文学学样样式式的的嬗嬗革革及及分分期期n一一、汉汉代代文文学学样样式式的的嬗嬗革革n n1、赋的多元性;n n2、辞赋分工与合流;n n3、从史记到吴越春秋;n n4、五、七言诗的孕育;13n二、汉代文学的分期二、汉代文学的分期n n

7、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自自自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代表作家是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代表作家是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代表作家是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枚乘;贾谊和枚乘;贾谊和枚乘;贾谊和枚乘;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新体赋定型成熟,史传文学盛期,新体赋定型成熟,史传文学盛期,新体赋定型成熟,史传文学盛期,新体赋定型成熟,

8、史传文学史记史记史记史记写成,写成,写成,写成,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司马迁等;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司马迁等;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司马迁等;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司马迁等;由元帝到东由元帝到东由元帝到东由元帝到东汉和帝,是西汉文学的中兴期,辞赋创作出现第汉和帝,是西汉文学的中兴期,辞赋创作出现第汉和帝,是西汉文学的中兴期,辞赋创作出现第汉和帝,是西汉文学的中兴期,辞赋创作出现第二次高潮,二次高潮,二次高潮,二次高潮,汉书汉书汉书汉书写成,代表作家有扬雄、班写成,代表作家有扬雄、班写成,代表作家有扬雄、班写成,代表作家有扬雄、班固;固;固;固;从安帝到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抒情从安帝到灵帝是汉代文

9、学的转变期,抒情从安帝到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抒情从安帝到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抒情短赋出现,五言古诗成熟,代表作家有张衡等。短赋出现,五言古诗成熟,代表作家有张衡等。短赋出现,五言古诗成熟,代表作家有张衡等。短赋出现,五言古诗成熟,代表作家有张衡等。14第一章第一章 秦汉散文秦汉散文w教学设想:这一章要重点把握汉代散教学设想:这一章要重点把握汉代散文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轨迹,了解各个文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轨迹,了解各个阶段散文发展的不同特点,同时还要阶段散文发展的不同特点,同时还要熟悉不同时期代表作家的散文代表作熟悉不同时期代表作家的散文代表作及其特色。及其特色。w重点:贾谊的政论散文重点:贾谊

10、的政论散文 第一节第一节 李斯与秦代散文李斯与秦代散文w一、吕不韦与一、吕不韦与吕氏春秋吕氏春秋w成书过程及体例成书过程及体例 w平实畅达的文风平实畅达的文风w丰富多彩的语言丰富多彩的语言w史记史记. .吕不韦列传吕不韦列传“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布咸阳市

11、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予千金。” ” w 二、李斯与二、李斯与谏逐客书谏逐客书w1 1、采用铺张手法。、采用铺张手法。w2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w3 3、文风波澜起伏,宏放雄辩,有纵、文风波澜起伏,宏放雄辩,有纵横家遗风。横家遗风。 w鲁迅言:鲁迅言:“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李斯一人而已。”第二节第二节 贾谊与西汉初期散文贾谊与西汉初期散文w一、贾谊一、贾谊 w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是时贾生年二十余,

12、为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为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具其事仪法。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

13、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太傅。” ” w据据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记载,贾谊散文共记载,贾谊散文共5858篇,篇,收录于收录于新书新书。其作品大致可分三类:。其作品大致可分三类:w一是专题政论文,如一是专题政论文,如过秦论过秦论。w二是就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文,如二是就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文,如论积贮论积贮 书书陈政事书陈政事书( (又称万言书之祖)又称万言书之祖)w三是一些杂论。三是一些杂论。w形式多为奏、议、疏、策等形式多为奏、议、疏、策

14、等w内容多为发表政见,指陈时弊,也有专门总结内容多为发表政见,指陈时弊,也有专门总结秦之教训或劝告侯王不要谋反的。秦之教训或劝告侯王不要谋反的。w艺术上这些文章都写的感情充沛,气势逼人,艺术上这些文章都写的感情充沛,气势逼人,富于文采,既有战国散文的遗风,也受当今辞富于文采,既有战国散文的遗风,也受当今辞赋的影响。赋的影响。 过秦论过秦论的艺术特色的艺术特色1 1、文章洋洋洒洒,以历史事实为据,以精、文章洋洋洒洒,以历史事实为据,以精辟议论作结,有一种令人深思猛醒的艺辟议论作结,有一种令人深思猛醒的艺术效果。术效果。2 2、无论叙述还是议论,都以对比手法加以、无论叙述还是议论,都以对比手法加以

15、强调,颇具说服力。强调,颇具说服力。3 3、文章排比铺叙,尽力渲染,深得先秦纵、文章排比铺叙,尽力渲染,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的风神。横家说辞的风神。 论积贮疏论积贮疏w论述主旨:发展农业,储存粮食,对治国安民具有论述主旨:发展农业,储存粮食,对治国安民具有重大意义。重大意义。w论述角度:论述角度: 1 1、从对现实的分析,证明、从对现实的分析,证明“积贮积贮”的紧迫性。的紧迫性。 2 2、从对现实规律的阐述,证明不、从对现实规律的阐述,证明不“积贮积贮”的危害性。的危害性。 3 3、从对具体措施的设想,证明、从对具体措施的设想,证明“积贮积贮”的可行性。的可行性。 艺术特色:注重铺陈说理,行文流

16、畅而有气势艺术特色:注重铺陈说理,行文流畅而有气势。w二、晁错:二、晁错:w史记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袁盎晁错列传:“晁错者,颖川人晁错者,颖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与洛阳宋孟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与洛阳宋孟及刘李同师。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陗及刘李同师。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陗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 论贵粟疏论贵粟疏w论述中心:阐述重农贵粟,强本抑末的主论述中心:阐述重农贵粟,强本抑末的主张。张。w艺术特色:艺术特色: 1 1、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说理透彻。、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说理透彻。 2 2、正反对照鲜明,说服力强(今昔、商农)、正反对照鲜明,说服力强(今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