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前言理论研究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278318224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前言理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前言理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前言理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前言理论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前言理论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前言理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前言理论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社会心理学的前沿理论分析王义汉2012211124一社会学的跨度关注群体以及试图通过群体内部的互动来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根本特点,这一特点在社会学家的理论建树中同样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反映。符号互动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角色理论以及参照群体理论这四种主要的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可以说都是围绕着群体内部的互动展开自己的论述的。从目前较为流行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来看,其根本的概念体系主要来自社会角色理论。其具体的出发点是,在群体生活中,任何处于一特定社会地位的个人及其行为都是由具体的社会情境决定的。而这样一种与该情境中的社会期望相一致的行为系统就是“社会角色。在社

2、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看来,社会角色的形成与扮演是通过“社会化实现的,而各角色之间行动的相互依存就是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和解释的“社会互动。米德的理论社会行为理论同时解释了语言或重要符号( significant symbol,即包含两种以上观点的符号)的起源及构造,还阐释了在分化社会位置之间进展的社会互动所表达出的制度化模式,以及借助位置交换(position exchange,即置身于他人在制度性社会互动中所处的功能地位)和有声姿势( vocal gesture,相对于面部表情和手势、为自我及他人同样以听觉感知的姿势)进展的观点采择。(perspective - taking,即理解他人与环境的

3、关系或行动导向) 。上述概念的核心都在于自我反思。心灵及意识的核心问题实质上在于反思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围绕着以他人为导向进展互动的自我这一核心,从而得以作为他人的主我( I)来反思客我(me) 。可以说,观点的获得也就意味着自我反思的发生。霍曼斯的理论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一改帕森斯、默顿等人宏观分析社会构造的传统,借用经济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成果试图进展微观分析,也就是从个体需要、心理动机即人的理性出发得出社会交换的实质其实就是个人或者为获得报酬或者为减少惩罚而采取的理性行动。这对于重新恢复人的主体性、克制功能理论无视人的因素具有积极的作用,他的理论因此被公认为是一个精致的、完整的具有强解释力的现

4、代社会学理论这些理论命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成功命题。这是就个人的全部行动而言的。人的行动与动物有着相似的地方,他要遵循报酬原那么。也就是说,如果个体的某个行动越是经常受到报酬和奖励,那么他就越有可能有经常类似的行动。因此,个人行动的频率往,庄取决于得到报酬和奖励的频率以及获得报酬与奖励的方式。霍曼斯进一步指出,频率的有规律性所获得的报酬和奖励要低于没有规律所得到的奖励和报酬。这是因为没有规律的报酬或奖励更具有意外性与刺激性。第二个是刺激命题。在过去的某个时间里如果某一特定的刺激或者一组刺激的出现会给某人的行动带来某种报酬或奖励。那么现在的刺激与过去的刺激越相似,个体就越有可能进展类似

5、的行动。因此,在日常生活领域,很多球星往往穿着固定颜色、固定号码的衣服、保持着相对固定的发型就在于这种颜色、号码以及发型曾经带给他辉煌,使他获得过巨大的成功,这种衣服和发型就成了他幸运的标志。因此只要出现同样的衣服和发型就能够激发他的潜能。第三个是价值命题。正如同鸽子的某种行动可以得到食物的奖励那样如果某种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对一个人来说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同样的行动反之。如果某种行动产生的结果使得此人受到惩罚那么他就有可能采取措施防止类似行动的发生因此,在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常会遵循趋利避害原那么总要花费一些时间去选择能够获得较高报酬、奖励即有价值的社会交往行动。当然霍曼斯所讲的价

6、值不仅仅指经济价值也包含了社会价值乃至伦理道德价值因素在内第四个是剥夺满足命题。也就是获得的报酬和奖励遵循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就是说,一个人在最近越是经常地得到某种报酬,那么随着报酬的增加此人所获得此报酬的满足感和价值感就会减少。剥夺是指某人在得到某一报酬后所经历时间的长度。满足是指一个人在刚刚过去时间里得到的报酬使他不再马上需要更多的酬赏。霍曼斯的这个命题是对前三个命题的限定,即个人的行动与获得报酬的满足感必须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他说,如果一个人时常得到报酬,起初他会有非常满足的感觉,但此后这种报酬如果重复出现,其价值就会降低。其情形犹如一个非常饥饿的人吃第一个烧饼是感到极大的舒服

7、,然而继续给他吃第二个、第三个以及第n个烧饼,伴随着他越来越饱,那种舒服感和满足感会越来越小,乃至消失。第五个是攻击赞同命题。这个命题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当某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者他得到了料想不及的惩罚时,他将被激怒并越有可能采取攻击性行为,而这种行为可以发泄他的不满情绪,因而对他来说有价值。其二。当某人的行动获得了他所期望的报酬,特别是报酬比预期的还要大,或者他的错误行动没有受到预想中的惩罚,他都会非常快乐,继续做得到报酬的行动或者防止错误行为的再度发生。霍曼斯认为,这五个命题是把斯金纳对鸽子以及老鼠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与分析。行动者进展社会行动时之所以会遵循上

8、述原理就在于人是一个理性的人,人的行动首先是一个理性行动,于是在吸收斯密关于“经济人假设观点根底上他提出了自己的命题。第六个是理性命题。斯密认为人能够从各种利益中选择最大的利益,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自身的最大需要。斯密同时认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交换往往是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的,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实现个人选择的最优组合,从而实现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的有机结合,使整个社会富裕起来。霍曼斯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一个人在选择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仅会考虑到价值的大小,还考虑行动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人们在进展选择时总会选择那些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其总价值也能够增大的行为,包括初民社会中礼物的交换也是交换者理

9、性选择的结果。霍曼斯指出,个体行动与否取决于成功与价值这两个因素,如果报酬的价值大但成功率小,这会降低采取这种行为的可能性;相反,价值小但成功率大就会增强这种行为的可能性,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行动发生的可能性=价值概率。霍曼斯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他们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取决于方程式中右面数值的大小。这一命题充分说明了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最高酬赏和利润。霍曼斯坚信,他的六个命题不仅可以解释动物和个人的行动,而且也可以解释整个人类的行动,社会行动只不过是理性的行动者借助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展无数次搏弈最终到达“纳什均衡而已。哈贝马斯的理论工具理性与交往理性、工具理性行为和交往行为

10、以及系统和生活世界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三对对立的根本范畴。哈贝马斯通过对工具理性和交往理性概念的区分, 解释了合理的理性概念是如何可能的问题; 通过对工具理性行为模式和交往行为模式的区分, 解释了社会行为是如何可能的问题; 通过对系统和生活世界的社会双重概念区分, 解释了社会秩序是如何可能的问题。正确把握三对范畴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开展逻辑, 有助于我们理解交往行为理论的主题: 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谋划。二亲社会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共情、高校学生干部、小大学生、道德认同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见危不救的亲社会分析、亲社会媒体接触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1、青少年社会行为研究 以定量研究居多1亲社会行为是

11、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少年对43 种亲社会行为所做的符合程度的评价,探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结果发现: (1) 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概念是以原型表征的; (2)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原型由遵规与公益性亲社会行为、特质性亲社会行为、关系性亲社会行为、利他性亲社会行为四个维度构成; (3) 四个维度上的最正确实例分别是:“亲情行为、“忠诚、“增进友谊和“帮助。2本研究采用焦点群体访谈的方法,探讨了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者对141 名(男69 名,女72 名) 青少年组成的24个焦点群体访谈小组进展了深入访谈;针对访谈中青少年

12、提名的亲社会行为,又通过专家讨论、评价和分类编码,最终得到43 种亲社会行为类型;其中未被传统研究重视的亲社会行为大约占56132 %。研究还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 显著影响青少年提名的亲社会行为的频次分布和种类;各年级青少年提名的亲社会行为的整体频次分布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小学6 年级青少年的提名具有独特性;女生提名的关系型亲社会行为显著多于男生,男生提名的外显型亲社会行为显著多于女生。2、儿童定量研究居多1以131 名36 岁的儿童为被试,探讨了不同层次情绪理解能力的开展及其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结果说明,儿童的表情识别、情绪解码和二级情绪理解能力表现出了不同的开

13、展趋势;在总体上,儿童的情绪解码能力和亲社会行为能显著地预测其同伴接纳;情绪理解和亲社会行为对儿童同伴接纳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年龄效应,情绪解码能力是年幼儿童同伴接纳的最正确预测变量,亲社会行为那么是年长儿童同伴接纳的最正确预测变量。2采用事件取样的方法, 对276 名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儿童的在园亲社会行为进展10 天的自然观察, 获得有效事件样本942 件。统计分析说明:a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 b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向同伴,极少数指向教师; c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存在年龄差异, 小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异性同伴的次数接近, 而中班和大班儿童的亲社

14、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增多, 指向异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减少;d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 合作行为最为常见, 再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 抚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 e教师通常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做出积极反响或中性反响; 同伴对儿童的合作行为多做出积极反响, 对儿童的分享行为、帮助行为、抚慰行为多做中性反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大多未得到及时的强化。三反社会行为1、农村留守儿童的反社会行为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410 名农村留守儿童( 双亲外出和单亲外出) 和非留守儿童为被试,考察了日常烦恼这一危险因素与儿童抑郁、反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探讨了日常积极事件在其中的保护作用。结果说明,儿童经历的日常烦恼越多

15、,其抑郁和反社会行为水平越高。日常积极事件表现出了对儿童抑郁和反社会行为的改善效应,但是因儿童留守类别的不同而不同:日常积极事件对单亲外出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抑郁的改善效应较强,对双亲外出儿童反社会行为的改善效应较强。此外,日常积极事件还可以有效抵抗日常烦恼对儿童反社会行为的不利影响。随着农村留守女童性平安问题的相关报道频频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场关注在社会转型中衍生出的新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女童以及其社会化过程中的反社会行为。基于防止类似悲剧事件再次发生的责任感,本文立足于微观视角,选取邓军“买处案中3名留守女童的生命历程作为考察和研究对象,并以生命历程理论的根本原理为论证线索,尝试阐析农村留守女童的生命历程体验与其社会化过程中反社会行为生成之间的关系,对农村留守女童反社会行为的生成进展理论上的解读。研究认为,留守女童反社会行为的生成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交织着一起,加之留守女童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的经历和同辈群体的负面影响,使处于独特年龄阶段的她们偏离了恰当的社会性时间和年龄预期,从而受到了社会惩制。为防止留守女童反社会行为的生成,文章最后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3、群体性事件群体行为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机制 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从众、谣言、领导“群氓 集体无意识状态等等4、上访维权,跟社会背景是息息相关,很多突发性的社会行为,也许是某种社会矛盾的集中表达,与当前的社会危机是不无关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