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核算风险管控探新 一、风险管理科技手段逐步提升 人民银行主要会计核算业务阔别在营业、国库和货币金银等部门,其中90%以上的会计核算业务在营业和国库部门目前,依托集中核算系统的建设,核算模式已从或正从阔别核算向全国集中核算转变,风险管理手段日益从“人防”向“技防”迈进 1、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规划于2022年5月试运行,2022年全国推广主要核算筹备金存款、缴存款、再贷款、再贴现及财务收支等业务系统以数据集中化、流程科学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综合化和监督过程化为目标,从会计核算处理的角度,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刚性掌握和管理,实现风险管理的程序化硬约束,把风险管理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各个操作环节详细做法:业务流程前后台分别,前台扫描上传凭证影像,影像要素切片,随机并发处理,后台集中数据录入;业务授权管理,事前权限安排,风险业务实时监督,重要业务重点监督,强化过程掌握 2、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2022年7月建成,目前已推广至全国13个省(区、市)主要核算国库资金收入、支出、退库、更正、国债等业务系统以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为核心,确立一记双讫、原子交易、事项驱动等业务处理规章,强化系统和人工操作的平安掌握,削减业务处理环节的人工干预。
详细包括:重要要素(收款人名称账号、收款银行行号、金额等)第三人审核制;重要参数设置分级管理制,即影响系统的重要参数或用户由上级核算主体有权限人员进行设置和审批;用户管理由系统管理员设置维护、国库部门负责人或会计主管确认生效的双签制度 3、货币金银管理信息系统是人民银行第一个实行全国数据集中处理方式的业务应用系统,2022年5月试运行,2022年2月正式运行会计核算子系统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核算人民币发行基金调拨、商业银行存取款、发行基金清分、残损人民币复点和销毁等业务单式记账,专设科目,独立核算,分级管理会计核算子系统账务处理结果与其他子系统相应信息相互牵制实现核对匹配 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检查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营业、国库、货币金银等核算部门的事前、事中监督核算部门的监督以事前防范和事中掌握为目标,核算业务发生前,经过受理业务时的柜面监督审核外来凭证等的真实性、合规性和精确性核算业务处理过程中,实行复核、审批、认证等方式确保核算业务平安、有序进行二是事后监督部门对核算业务的事后监督事后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延长,在规定时间内对营业、国库、货币金银会计核算进行全面复审和检验,并准时反馈监督结果和督促整改。
事后监督部门独立于核算部门,直接对本行行长负责,监督工作具有必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三是会计财务、支付结算、国库、货币金银和内审等部门开展的会计核算现场检查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有上级行检查、本级行跨部门检查和内部分管行长或部门主管检查检查以确保核算资金平安为重点,经过面对面对账、重要单证账实核对和会计核算规范化检查等手段,对会计核算风险进行事后防控 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风险管理属于“阔别掌握与阔别监督”模式,“阔别掌握”指会计核算过程掌握阔别于营业、国库、货币金银等多个核算部门,“阔别监督”指会计核算结果掌握阔别于事后监督、内审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该模式在提升人民银行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核算风险方面起到了必定的作用,但同时存在以下问题: (一)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不够健全,风险评估待完竣 一是在会计核算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详细设置上,缺乏一个集中统一的风险管理部门会计财务部门虽负有全行会计管理的职责,但同级国库、货币金银和支付结算等部门会计核算管理与监督主要由上级对口部门负责,事后监督部门未实行条线管理多个部门各自为政,职责交叉,风险管理资源共享度低,简单形成重复监督及监督真空。
二是在会计核算风险评估方面,尚无一套完竣的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方式单一,缺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会计核算风险的识别、监测、评价和反馈未能统一规范三是在会计核算风险管理信息建设方面,没有建立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风险管理相关的资料数据不够全面和连贯,且多以精炼方式存储于不同部门,信息利用率低,监督资源铺张 (二)缺乏统一的综合业务系统,风险管理难度大 当前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模式为“纵向集中与横向阔别”相结合,营业、国库、货币金银等业务条线会计核算都趋向全国数据集中,但三大业务集中核算系统却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系统间相关信息由于缺乏数据接口,不便统一整合,核算勾稽关系难以核验,风险管理时效性滞后如货币金银管理信息系统的发行基金出入库发生额、余额与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发行基金往来科目相关信息的核对,多经过货币金银部门和营业部门在业务发生的次日以登记簿形式确认,一旦展露问题,难以补救同时,一个系统需对应一套岗位,且岗位设置应符合内掌握约、分别的要求但以人民银行目前的核算业务量,基层行尤其是县支行部分刚性岗位业务不饱和,在核算人员有限的状况下,简单形成违规兼岗,产生业务“一手清”等现象,风险防控难度大。
(三)监督手段滞后于核算手段,易形成监督风险 同会计核算电子化迅速进展现状相比,事后监督手段的进展远落后于核算手段不管人民银行总行建设中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开发了相应的监督子系统,但仅能解决营业部门的会计核算监督大部分事后监督业务尤其是占比达80%以上的国库核算事后监督业务,仍使用手工监督方式,还停顿在凭证清单逐笔核验,报表账户逐项勾对上,算盘、计算器并用精炼重复的手工全面复审不仅效率低下,也大大增加了监督风险同时,各业务主管部门和内审部门的现场检查也以手工传统操作为主,效率不高,监督力气弱化,检查效果有待提升 三、商业银行会计核算风险管理机制的启发与借鉴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会计核算风险管理机制较先进,实践中也取得了比较成熟的阅历,在管理体制、监督理念、监督手段和监督资源应用等方面均有值得汲取借鉴之处由于工商银行和中华银行的总、分、支行三级机构设置模式与人民银行接近,所以选取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和中华银行福建省分行加以比较分析 (一)管理体制方面 采纳“垂直管理,分级监督”模式,总行设立特地机构负责会计核算风险管理,分行相应设立监督部门工商银行于2022年底全面实现由省分行运营风险监控中心集中监督的模式。
总行运营管理部是会计核算风险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规范核算标准和流程,建立风险评价体系,依据省分行运营监控中心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质量管理、流程分析等本领对其进行考核省分行运营监控中心负责运营风险管理的详细执行工作,依据监督结果对二级分行、支行进行核算质量考核中华银行管理体制与工商银行相像,但集中监督职责由省级和二级分行担当总行的运营总部负责会计核算风险管理省分行和二级分行设立运营掌握部负责重要业务授权、银企对账和事后监督等目前一个地市级以上城市设立一个运营掌握部,但运营掌握正向省分行集中方面进展 (二)风险管理理念方面 树立风险为本的监督理念,并将此理念融入监督系统建设,落实到日常监督工作中,改人海战术式的全面复核模式为依靠监督模型识别风险大事的数据分析模式,由粗放型监督管理转变为集约化监督管理工商银行的风险导向监督无论理念上还是实践中都相对先进以总行统一开发的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为平台,以风险大事管理为重点,集监测、质检、履职、风险评估等功能于一体,实行风险导向和流程导向的监督鉴于数据分析的监督模型为识别风险的主要方式,依据对象的风险程度,运用不同的监督流程,实施风险分类分层分级管理,投入不同的监督资源。
中华银行以省分行自行开发的凭证影像系统为平台,依据集中监控模块的监控数据分析,区分不同对象的风险等级,实行重点监控、人工选择监控、集中预警等方式监督 (三)监督手段方面 综合业务系统和监督系统均已建成使用,监督手段先进工商银行和中华银行在监督手段上的共同特点:一是集中核算、集中监督会计核算实现全国数据集中,涵盖网点柜面,网上银行、银行等电子银行以及ATM、POS等商业银行各条线核算业务核算监督掩盖面广,集中程度高,涉及核心业务系统的全部业务,将来将延长至电子银行、信贷等外围系统二是运用OCR(OpticalCharacter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图像识别技术实现无纸化监督纸质凭证由网点扫描生成影像,建立凭证影像数据库OCR识别影像信息与综合业务系统导入核算数据自动匹配,匹配不胜利的剔出人工审核再处理,以保证凭证影像的完好性和核算处理的精确性,同时为后续以风险为导向的监督和分析奠定基础三是建立风险监督模型经过深化分析客户的交易对手、交易金额和交易频率等交易习惯,设计智能化的风险识别监督模型,实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掌握,实现风险区分对待,分级管理 (四)监督资源运用方面。
监督结果与风险管理有机结合,经过对监督资源的综合加工,强化风险预警,促进制度完竣,推动流程优化,实现对监督结果的深层次运用工商银行实行风险大事管理数据深加工,评估、分析和管理监督数据,定期提交风险评估报告实施风险分级管理,风险深层揭示,区分会计核算风险程度,分别向同级相关部门和二级分行、支行反馈同时,强化风险大事关键驱动因素的收集功能,为实施风险防控供应决策依据属制度因素驱动的风险,经过完竣相关业务制度解决;属系统因素驱动的风险,经过优化业务系统功能排解;属流程因素驱动的风险,经过调整业务流程防范有效发挥监督资源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中华银行依据综合加工的监督资源,对辖属支行进行风险掌握评价及综合考核,并定期向相关部门通报监督状况 四、COSO风险管理框架视角下完竣人民银行会计核算风险管理机制的思索 2022年,美国COSO(The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全国虚假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对沿用了近10年的《企业内部掌握——整体框架》(简称COSO报告)进行完竣,出台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简称ERM),在原来COSO报告五要素的基础上细化和强调了风险管理要素,对风险管理进行全新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应用于企业的战略及各个方面,旨在笃定影响企业的潜在重大大事,将企业的风险掌握在可接受的程度内,进而为实现企业战略、运营、报告和合法目标供应合理保证。
COSO风险管理框架提出了内部环境、目标制订、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掌握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8个相互关联的风险管理要素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大多依据COSO风险管理框架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活动COSO风险管理框架同样适用于人民银行会计核算风险管理鉴于COSO风险管理框架视角,借鉴商业银行先进的会计核算风险管理模式,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完竣人民银行会计核算风险管理机制 (一)着力构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COSO风险管理框架提出要将单位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紧密结合,并要求设立风险管理部,以构建良好的风险管理内部环境并制订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针对现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议:一是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会计财务司牵头,支付结算、国库、货币金银、外管等部门参加,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会计核算风险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指导、组织实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风险管理工作同时,风险管理委员会应成立专业风险评估小组,由各专业具备丰富业务学问和工作阅历的人员组成,梳理人民银行核算业务风险点,并结合历年发生的资金案件进行深化分析,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估,笃定风险模型,并依据核算业务进展变化状况适时调整二是设立资金风险管理部。
在事后监督中心的基础上组建资金风险管理部,可以省会中支、营业管理部为单位,或以大区行为单位设立给予资金风险管理部详细执行会计核算风险管理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