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_中蛊门

上传人:中**** 文档编号:274868159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_中蛊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_中蛊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_中蛊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_中蛊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_中蛊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_中蛊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_中蛊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医家:中蛊门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中蛊门以供大家参阅。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由于部分古籍有损,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字数:2586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二十七 中蛊门 千金方 【唐孙思邈】 论证治 蛊毒千品,种种不同:或下鲜血;或好卧暗室,不欲光明;或心性反常,乍嗔乍喜;或四肢沉重,百节酸疼。如此种种状貌,说不可尽。亦有得之三年乃死,急者一月或百日即死。其死时皆于九孔中,或于胁下肉中出去。所以出门常须带雄黄、麝香、神丹诸大辟恶药,则百蛊猫鬼狐狸老物精魅永不敢着人。养生之家,大须虑此。俗亦有灸法,初中蛊,于心下捺,便大炷灸一百壮

2、。并主猫鬼,亦灸得愈。又当足小指尖上灸三壮,当有物出,酒上得者有酒出,饭上得者有饭出,肉菜上得者有肉菜出,即愈神验。皆于灸疮上出。凡中蛊毒,令人心腹绞切痛,如有物啮;或吐下血,皆如烂肉。若不即治,蚀人五脏尽乃死矣。欲验之法当令病人唾水,沉者是蛊,不沉者非蛊也。凡人患积年,时腹大,便黑如漆,或坚或薄或微赤者,皆是蛊也。凡人忽患下血,以断下方治更增剧者,此是中蛊也。凡卒患血痢或赤或黑,无有多少,此皆是蛊毒。粗医以断痢药处之,此大非也。世有拙医,见患蛊胀者,遍身肿满,四肢如故,小便不甚濇,以水病治之,延日服水药,经五十余日望得痊愈,日复增加,奄至陨殆,如此者不一。学者当细寻方意,消息用之,万不失一。

3、医方千卷,不尽其理,所以不可一一备述云耳。凡人中蛊,有人行蛊毒以病人者,若服药知蛊主姓名,当使呼唤将去。若欲知蛊主姓名者,以败鼓皮烧作末,以饮服方寸匕,须臾自呼蛊主姓名,可语令去,则愈。又有以蛇涎合作蛊药,着着:原作者,据千金卷二十四蛊毒改。饮食中使人得瘕病。此一种积年乃死,疗之各自有药。 济生方 【宋严用和】 论治 经书所载蛊毒有数种。广中山间人造作之,以虫蛇之类,用器皿盛贮,听其互相食啖,有一物独存者,则谓之蛊。取其毒于酒食中,能祸于人。中其毒也,令人心腹绞痛,如有物咬,吐下血皆如烂肉。若不即治,蚀人五脏即死。然此病有缓有急,急者仓卒十数日便死;缓者延引岁月,游周腹内,气力羸惫,骨节沉重,

4、发即心腹烦躁,而病人所食之物亦变化为蛊,渐侵食腑脏则死矣。死则病流注染着旁人,遂成蛊注也。欲验之法,令病人唾水,沉者是蛊,不沉者非蛊也。或含一大豆,豆胀皮脱者蛊也,豆不烂脱非蛊也。以鹄皮置病人卧下,勿令病人知,病剧者是蛊,病不剧者非蛊也。治疗之法,不可作他病治之,切须细审。古人以败鼓皮烧灰,米饮服方寸匕,须臾自呼蛊家姓名,令呼唤将去则愈。凡中毒,嚼生黑豆不腥,白矾味甘,皆中毒也。 医学纲目 【明楼英】 论证治 两广山间人以蛇虺、蜈蚣、蜒蚰、虾蟆等百虫,同器蓄之,使其自相食啖,胜者为灵以祀之。取其毒,杂以菜果饮食之类以害人,妄意要福,以图富贵。人或中之,证状万端,或年岁间人多死。又有人家香火奉祀

5、如家先者,亦谓之蛊,能病人,世谓之蛊疰。以姓类属五音,故谓之五蛊。此皆边陲邪僻之地,多有此事,中都则蔑闻也。夫中蛊毒者,令人心腹绞痛,如有物吐出,皆如烂肉。若不即治,食人五脏即死。验令病人唾水沉者即是。有人行蛊毒以病人,若欲知其姓名者,以败鼓皮烧作末,饮服方寸匕,须臾自呼蛊家姓名,可语之,令呼唤将去则愈。治之亦有方。验蛊之法,含一大豆,其豆胀皮脱者蛊也,豆不胀、皮不脱者非也。又以鹄皮置病人卧所下,勿令知觉,病甚者是,否则非也。治疗之法,必须审而后行,试而后可。今人偶有积聚胀满之病,类乎蛊者,便以为蛊,尤为非也。凡蛊毒之中,有缓有急。急者十数日便死;缓者待以岁月,气力羸败,食尽五脏而后死。死则其

6、毒流注于旁人,亦成蛊疰矣。验知是蛊,宜速服千金金牙散、太上五蛊圆,或济生丹砂圆。人为百药所中伤,脉浮濇而疾者生,微细者死,洪大而迟者生。蛇蛊,饮食中得之,咽中如有物咽不下,吐不出,闷闷心热,服马兜铃即吐出;又服麝香一钱匕,即吐蛊毒。凡诸蛊多是假毒药以投之。知时,宜煮大豆、甘草、荠苨汁饮之,通除诸毒药。山豆根不拘多少,如中药蛊毒,密遣人和水研,以禁声服少许,不止再服;一方用酒调下二钱。食中有蛊毒,令人腹内坚痛,两目青黄,淋露骨立,病变无常。用铁精细研捣鸡肝和为丸桐子大,食前或后酒下五丸。解毒丸,治误食毒中并有物毒,救人于必死。青黛雄黄丸:凡始觉中毒及蛇虫咬,痈疽才作,即服此,毒气不聚。解毒丸:善

7、治男子妇人及小儿一切积热不解,停留作毒,上焦壅热,咽喉不利,口干多渴,伏暑困闷,霍乱不宁;或山岚瘴气,及食毒酒毒,吐逆不定,游风丹毒,迷惑昏困,不省人事,虚烦发躁,赤目口疮。善解四时伤寒之疾,发散瘟疫毒邪之气,及四方人不服水土一切诸毒,并皆解之。常服此药,补真益气,化毒除风,神效不可细述。 石室秘箓 【清陈士铎】 中蛊 有中金蚕之毒,如两粤间有金蚕,人收留在家,用计遣之不去。其初有嫁金蚕之法,人家感受此蚕,则子子孙孙永不脱离,最可恶之物也。盖有神人作祟,附在此家不肯去,人家有不愿者,将平生所得财物并将金蚕包裹其内,故意置在道旁,倘人不知其故,拾之而归,则金蚕附于身中而不可脱离矣。再祷而再送之,

8、断断不能也。方用雷丸三钱为末,同白矾少许调匀,倘见金蚕出见之时,辄以末少许渗在虫身之上,立时化为红水如血,神道必然震怒作祟,倘空中有声,即将此药末听其声音响处,望空洒去,则神道必大骂负心而去,永不再至矣。其初起得物之时,必然骤富,物从空中来,其人喜极,将金蚕供之厨柜间,晨夕拜祷,久之其人面如金色,与金蚕相同。服药无效,又久之,腹大如鼓胀矣。当时蜀中盛多此风,得金蚕者大约不能出五年必死,而金蚕不去也,又传于子孙,往往至灭门之祸。 方 大金牙散 【千金方,下同】 治一切蛊毒,百疰不祥,医所不治者。金牙鹳骨石膏各八分螌蝥七分白朮活草子胡燕屎雷丸龙牙各六分干漆铜镜鼻栀子龟甲鳖甲鬼督邮大黄桃白皮各四分徐长卿桂羚羊角芍药射干升麻鸢尾马目毒公蜂房细辛干姜芒硝由跋犀角屑生甘草狼毒蜣螂狼牙雄黄草龙胆真珠各三分芫花莽草射罔乌梅各二分铁精一分赤小豆一合蛇蜕皮一尺樗鸡地胆芫青各七枚桃奴巴豆各二七枚右五十味,治下筛,服一刀圭,稍加至二刀圭。带之辟百邪,治九十九种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古代文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