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评价考核机制探讨[13页]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274860555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员干部评价考核机制探讨[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党员干部评价考核机制探讨[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党员干部评价考核机制探讨[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党员干部评价考核机制探讨[1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党员干部评价考核机制探讨[1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员干部评价考核机制探讨[1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员干部评价考核机制探讨[13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党员干部评价考核机制研究摘 要: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干部起着导向作用、鞭策作用和激励作用,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环节,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于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工作特别是干部考核选拔工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形势和主要任务的变化适时调整、丰富和完善党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逐渐形成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新形势下做好党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设计考核内容,规范考核程序,扩

2、大考评民主,提高群众参与的有效性,不断创新考核方式方法,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切实为党选拔优秀干部把好第一关。关键词:干部考核,科学发展观,协调协作,党的十六大,党的组织,评价机制 目 录一、导论二、发展历程三、干部考核评价过程中的问题及工作机制的完善四、科学发展观对机制建立的指引作用(一)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须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二)考核评价方式须体现科学性、系统性、民主性(三)考核评价结果须得到科学运用(四)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机制须逐步健全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一、 导论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干部起着导向作用、鞭策作用和激励作用,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环节,完善干部考核评价

3、机制,对于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长期以来,有关专家学者也非常重视对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为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探索中不断完善,许多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一些地方结合自身实际也进行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为健全促进

4、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前一段时间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意见共4个部分12条,阐述了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重要险和紧迫性,明确了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对于进一步巩固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对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按照党的是七届四

5、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充分发挥干部评价机制对促进科学发展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干部考核评价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前提,考核评价的结果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考核评价的导向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干部做事的方向、态度、方法,因此,做好干部考核工作对于我们党正确选拔使用干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干部考核评价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考核评价的许多经验,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干部考核评价工作逐渐形成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体制机制。总结建国以来我们党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将对我们党做好今后干部考评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6、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变为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执政党,中国社会开始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的历史时期。国家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国家干部十分缺乏,形势和任务也对当时现有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首先确立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并迅速壮大了干部队伍,但由于干部的功能和任务发生了变化,干部中反映的问题也极为多而杂,加上国内外形势的瞬息万变,干部考察工作显得更为重要,为此,中共中央很快建立了干部考察鉴定制度。对干部的鉴定,坚持抗战时期的“才德标准”,并提出专业化的问题。干部鉴定方法主要采取自我检讨、群众讨论、领导负责审查三方面结合进行。这

7、一时期的干部考察鉴定工作主要结合当时开展的各种政治运动进行,因对“才德标准”把握的偏差,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偏向,如不少干部的鉴定内容一般化、概念化,主要问题交代不清、分寸不恰当等,因此,这些鉴定并不是完全准确。 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几年,经过清理运动和整党等,对新干部有了初步了解,并处理了一些最突出的干部问题。但是,由于党的任务十分繁重,干部调动频繁,出现了一些历史不清、来历不明的新干部,漏审了一些老干部,某些领导干部麻痹大意,忽视从政治上考察干部,干部队伍不纯、腐败问题等给党的正常工作带来不少麻烦。为保证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1953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决定对审查干部的目

8、的做了明确阐述,即全面了解干部的政治面貌,清除混入干部队伍中的反革命分子、阶级异己分子、蜕化堕落分子,以纯洁党的干部队伍;同时,又要多方面了解和熟悉干部的思想品质、工作才能,以便党有计划和正确地培养使用干部。虽然后来审查过程中出现了只注重“政治考察”而忽视“业务能力”的偏向,加上“左”倾思想的影响,导致一些干部的错审,对经济建设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我们党及时发现并纠正了这一偏向,总体上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1962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强干部管理的七条措施,其中明确指出必须重新考察了解干部、使考察了解干部成为经常性的制度。从1957年到“文革”前,党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探索的还算比

9、较成功,但其中也出现了曲折。如在考核选拔干部时,一些地方论“资”排辈,不利于新干部的脱颖而出。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邓小平尖锐批评了这一现象,并对新干部的考核选拔标准作了论述。他认为“党特别注意培养精通生产技术和其他各种专业知识的干部,因为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党必须在各个地方注意培养熟悉当地情况、同本地群众有密切联系的本地干部。”在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四清运动中,因为主观上对形势的误判,导致干部工作偏离正确的航向,伤害了很多干部,更严重的是,广大干部的思想被引向“左”的错误。“左”倾错误的蔓延,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十年的严重内乱,给党的干部队伍造成灾难。当时针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种种所谓“

10、运动”,更是对党的干部工作的极大破坏。从而导致整个干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体制被打乱,整个干部队伍素质空前降低。在“文革”中后期,在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志的努力下,党的干部工作开始恢复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文革”时期,“革命委员会”是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权利机构,党的组织工作系统相继瘫痪或撤销,干部选拔使用管理十分混乱。特别是在全面夺权以后,许多地方和部门的干部审查、使用与罢免的权力一度落到造反派手里,党管干部变成了“派管干部”,形成任人唯亲、拉帮结伙、裙带关系、帮派体系的后遗症长期得不到解决。在考核使用干部时,重阶级斗争表现,轻领导才能;重家庭出身,轻现实表现;重政治,轻业务。因此,造成大批

11、造反派骨干进入各级各类领导部门。这些靠造反起家的帮派势力代表既无治国理政之经验,又无为民服务之能力,既无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又无无产阶级之觉悟,造成一个地方乃至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的近三十年,党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尚为成形,考核内容、方法、制度都不完善。但党在这一时期探索出考核选拔干部的许多宝贵经验,如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德才兼备、重在表现的考核评价标准,又红又专及干部知识化专业化的鉴定审查标准等。在这期间,党在干部考核评价方面,还制定了一些制度,摸索出一些有用的方法,这些都为改革开放后我们党考核评价干部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粉碎“四人帮”后,党面临

12、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随着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以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逐步展开,党的干部队伍和干部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1979年起,党着手干部制度改革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真正意义上的考核评价工作机制从此开始建立健全,1979年11月21日,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意见规定了干部考核的标准和内容,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各类干部胜任现职所应具备的条件,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并对德、能、勤、绩作了具体阐释

13、。意见指出了干部考核的方法,要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把平时考察和定期考核结合起来。平时考察恢复和健全了解干部的制度,定期考核一年考核一次,也可以两年一次。意见还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指出,考核组织要把考核结果同干部本人见面。干部考核要做到赏罚分明,有升有降。对达到考核标准、工作成绩显著的干部,要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鼓励。对大公无私、精通业务、有组织才能和办事效率高的优秀分子,要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对未能达到考核标准的干部,要给他们创造学习的条件,或在实践中加强锻炼,鼓励他们上进,限期达到考核标准。经过两次考核达不到标准的,要调离现职,分配其他工作,有的要降职使用。1983年7月,中央组织部召

14、开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年度考核,规定了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考核内容,着重考察干部的工作实绩。根据中央要求,各地大胆探索,积极试验,并注意吸收现代人事管理科学知识,努力寻求改革干部考核的方法和制度。1988年6月,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试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制度的意见,并在全国开始试行。意见对考核的目的和对象都作了具体阐述和规定。意见下发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年度考核的制度基本建立起来。1995年8月,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的通知,在全国选择9个地(市)共148个县(市)进行试点。1996年

15、,中央对全国107个省部级领导班子进行届中考察,地方各级也开展该项工作。在总结实绩考核和届中考察经验的基础上,中央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2000年,中央下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定期考核制度,普遍实行届中和届末考核;二是研究制定防止干部考察失真失实的对策。这样,党的干部考核评价便有了理论的指导和制度的安排,为实现考核评价的制度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干部考核评价过程中的问题及工作机制的完善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制度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是党的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提高了选拔任用干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调动了广大干部求实务实的积极性。但是,由于这是一项新的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一是有些地方考核、评价实绩时只看经济指标,而不看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面貌。有些干部为使经济搞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