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初中初三毕业考试总复习化学《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附答案解析)专题系列训练

上传人:lili****2007 文档编号:274198652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初中初三毕业考试总复习化学《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附答案解析)专题系列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初中初三毕业考试总复习化学《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附答案解析)专题系列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初中初三毕业考试总复习化学《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附答案解析)专题系列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初中初三毕业考试总复习化学《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附答案解析)专题系列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初中初三毕业考试总复习化学《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附答案解析)专题系列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初中初三毕业考试总复习化学《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附答案解析)专题系列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初中初三毕业考试总复习化学《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附答案解析)专题系列训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B50mL水和50mL 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C在100g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D1.2g碳和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只是发生了物理变化,因此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A. 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为水的三态变化,为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

2、70g水,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D.1. 2g碳与3. 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 4g二氧化碳,生成物质量等于反应物质量之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D。2(2022泗洪一模)下列实验中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白磷燃烧B酒精与水混合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D镁条燃烧【答案】A【解析】A、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在密封容器中进行,外部空气无法进入,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A正确;B、质量守恒定律是对化学反应而言,酒精与水不反应,故B错误;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装置未密封,气体逸出,故C错误;D、镁燃烧消耗氧气,图中装置无法测得参加反

3、应氧气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A。3(2021江苏镇江)利用如图装置研究碱式碳酸铜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中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B装置中出现的现象,可证明有H2O和CO2生成C取装置中剩余固体,加入稀硫酸,振荡,溶液变蓝D将装置中固体改为足量碱石灰,仍可证明有H2O和CO2生成【答案】D【解析】根据碱式碳酸铜分析的产物及产物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A、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为黑色的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正确;B、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选项正确;C、中剩余固体为氧化铜,氧化铜溶于硫酸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故选项正确;D、碱石灰既能吸收水,又能吸收二

4、氧化碳,且吸收过程无明显实验现象,不能证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故选项错误。故选:D。4(2021江苏无锡)如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与丙均属于氧化物B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增加D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答案】D【解析】根据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写出方程式,根据物质的组成、方程式的意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由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CON2+2CO2;A、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为一氧化碳,属于氧化物,丙为氮气,属于单质,选项

5、A错误;B、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B错误;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选项C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有害气体,生成物均为无害气体,所以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选项D正确。故选:D5(2021广西河池)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含有四种物质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参加反应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部分改变,原子种类均改变【答案】B【解析】A:据图分析可知反应物是化合物 和单质两种物质,生成物是单质 和化合物 两种物质。A错。B:据图分析可知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6、生成物是另一单质和 另一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正确。C:据图分析可知参加反应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2(或2:1)。C错。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改变。D错。选择B。6(2021山东滨州)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83254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16X5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3DX的值为4【答案】C【解析】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甲、丁物质质量增加,乙质量减少,丙质量不变,则是乙反应生成甲与丁,属于

7、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B、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是催化剂,仅是不参与反应,故选项正确;C、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故选项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32+8+5+4-16-5-24=4,故选项正确。故选C7(2021辽宁鞍山)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7x106反应后的质量/g351822A甲一定是化合物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8、9:11【答案】A【解析】A、x3+5+18+22-6-10-275,反应后甲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即甲分解生成丙、丁,因此甲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B、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不知道化学计量数,因此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8-10):(22-6)1: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8(2021山东淄博)某样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4.8g。实验过程中,倒扣在火焰上方干燥的烧杯中有水雾生成,测得水的质量为2.7g;同时生

9、成4.4g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样品的成分是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B一定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C一定有C、O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D一定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答案】A【解析】生成4.4g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元素的质量不变,可知样品的质量为;生成的水中的氢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来源于样品中,则可计算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0.3g+1.2g=1.5g2.3g,说明该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综上可知,

10、该样品种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故选A。9(2021辽宁沈阳)硫酸氢钠是一种酸式盐,其水溶液显酸性。它的固体与过氧化钠粉末加热时发生如下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ABCNaDNaOH【答案】D【解析】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后除2X外有4个钠原子、2个硫原子、10个氧原子,而反应前有6个钠原子、2个硫原子、1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可知,2X中含有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因此X化学式为NaOH。故选D。10(2022河南商城一模)在化学反应中,已知16gA与6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之比为11:9,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

11、对分子质量为()A88B44C22D12【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求算生成物的总质量,进而根据生成物质量比求算C的质量,然后求算C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C、D的质量和为16g+64g=80g,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则C的质量为80g=44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选C。11(2021广西梧州)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3所示,图中x、y分别表示乙和丙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后甲的质量分数是8%Bx的取值范围:0x40Cy30时,生成物只有一种D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答案】B【解析】A

12、、反应后甲的质量为10g,质量分数为,故选项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30+40+30+25=10+15+x+y,x+y=100,乙为生成物地,反应后质量大于大于40,即x的值大于40,y的值最小为0 ,故x的最大值为100,则x的取值范围为0 x100,故选项错误;C、y30时,则丙不参加反应,或属于反应物,则只有乙是生成物,故选项正确;D、根据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20g,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0g,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故选项正确。故选:B。12(2021山东潍坊)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

13、纸所示(例如:丙的质量为5g,丁的质量为3g),充分反应后,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再次记录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刻度线向左移动16格;刻度线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丙一定是催化剂C反应后丁的质量为8gD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1【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g)16253反应后(g)010511发生变化的量(g)16808A、根据分析,反应中甲物质的质量减少16g,乙物质的质量增加8g,丙物质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丁物质的质量增加8g。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增加,因此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生成物

14、是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选项A不正确;B、该反应中丙物质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化学反应中,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其他物质,因此丙不一定是催化剂,选项B不正确;C、反应中生成丁的质量为8g,反应前丁的质量为3g,因此反应后丁的质量为11g,选项C不正确;D、该反应中生成的乙和丁质量都是8g,因此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8g8g=11,选项D正确。故选D。13(2021河南邓州二模)将一定量部分变质的NaOH粉末加入100g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且反应后溶液为中性。则将该溶液蒸干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为A73gB14.6gC11.7gD58.

15、5g【答案】C【解析】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粉末中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后溶液为中性,说明溶液中只有氯化钠。所以将溶液蒸干后,得到的是氯化钠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盐酸中的氯元素完全转化到了氯化钠中,故得到的氯化钠的质量为:。故选C。14(2021广西贺州)将含有CH4和H2的混合气体6g完全燃烧,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20g白色沉淀。则原混合气体中CH4和H2的质量比为A2:3B3:10C8:1D8:7【答案】D【解析】甲烷燃烧:;氢气燃烧: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