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文库子部法家_慎子

上传人:中**** 文档编号:274193138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法家_慎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法家_慎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法家_慎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法家_慎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法家_慎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法家_慎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知识文库子部法家_慎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知识文库子部法家:慎子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慎子以供大家参阅。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由于部分古籍有损,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字数:2571 慎子 周 慎到撰威德天有明,不忧人之暗也;(原刻脱也字,依治要补,下句同)地有财,不忧人之贫也;圣人有德,不忧人之危也。(原刻危作厄,依治要改)天虽不忧人之暗,(原刻脱之字,依治要补)闢户牖必取己明焉,则天无事也;地虽不忧人之贫,(原刻脱之字,依治要补)伐木刈草必取己富焉,则地无事也;圣人虽不忧人之危,(原刻危作厄,依治要改)百姓准上而比于下,其必取己安焉,则圣人无事也。故圣人处上,能无害人,不能使人无己

2、害也,则百姓除其害矣。圣人之有天下也,受之也,(原刻受作爱,依治要改)非取之也。(原刻取上有敢字,依治要删)百姓之于圣人也,养之也,非使圣人养己也,则圣人无事矣。(原刻脱矣字,依治要补)毛嫱、西施,(文选神女赋注、四子讲德论注引此文西并作先,按二字古通)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倛,(御览三百八十一引作褐,又类聚十八倛上多褐字)则见者皆走;易之以元緆,则行者皆止。由是观之,则元緆色之助也,姣者辞之,则色厌矣。走背跋足龠穷谷野走十里,药也,走背辞药则足废。故腾蛇游雾,飞龙乘云,云罢雾霁,(御览九百三十三又九百四十七引作散,后汉书隗嚣传注引作除)与蚯蚓同,则失其所乘也。故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

3、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御览六百三十八引此句作不能使家化)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矣。故无名而断者,权重也;弩弱而矰高者,乘于风也;(二句又见书钞百二十五、御览三百四十八)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于众也。(自腾蛇游雾至此,又见韩非子难势篇,文多异。古人引书每不屑屑字句,既于大义无关,可置不论)故举重越高者,不慢于药;爱赤子者,不慢于保;绝险历远者,不慢于御。(二句又见意林,两于字并作其)此得助则成,释助则废矣。夫三王五伯之德,参于天地,通于鬼神,周于生物者,其得助博也。(按自毛嫱西施至此凡二百四十五字,原刻并脱,依治要补)古者工不兼事,士

4、不兼官。工不兼事则事省,事省则易胜;(原刻脱此句事字,依治要补)士不兼官则职寡,职寡则易守。(原刻托此句职字,依治要补)故士位可世,工事可常。百工之子,不学而能者,非生巧也,(御览七百五十二引此文生下多而字)言有常事也。今也国无常道,官无常法,是以国家日缪。教虽成,官不足。官不足则道理匮,道理匮则慕贤智,慕贤智则国家之政要在一人之心矣。(自道理匮则慕贤智至此句心字止,凡二十一字,原刻并脱,依治要补)古者立天子而贵之者,(原刻脱之字,依治要补,与御览七十六引此文合)非以利一人也。曰:天下无一贵,则理无由通,通理以为天下也。故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立国君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立官长

5、以为官,非立官以为长也。(原刻长上有官字,依治要删,与御览六百六十六引此文合)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所以一人心也。(治要以此句为注文)夫投钩以分财,投策以分马,非钩策为均也。(御览四百二十九引此文非下有已字,古已与以通)使得美者,不知所以德;使得恶者,不知所以怨,此所以塞愿望也。(治要愿作怨,与御览六百三十八引此文合)故蓍龟,所以立公识也;权衡,所以立公正也;书契,所以立公信也;度量,所以立公审也;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凡立公,所以弃私也。(自故著龟至此凡五十一字,原刻并脱,依类聚二十二、御览四百二十九引此文补)明君动事分功必由慧,(原刻脱必字,依治要补,下二句同,又治要慧作惠)定赏分财必由

6、法,行德制中必由礼。故欲不得干时,爱不得犯法,贵不得逾亲,(治要作规)禄不得逾位,士不得兼官,工不得兼事。以能受事,以事受利。若是者,上无羡赏,下无羡财。因循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矣字依治要补)是故先王见不受禄者不臣,(原脱见字,据长短经是非篇补)禄不厚者,不与入难。(难字依治要补)人不得其所以自为也,则上不取用焉。故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则莫不可得而用矣。此之谓因。(之、谓二字原倒,依治要乙转)民杂民杂处而各有所能,所能者不同,(原刻所能二字不重,依治要补)此民之情也。大君者,太上也,兼畜下者也。下之所能不同,而皆上之用也。

7、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原刻去、取二字倒,依治要乙转)是故不设一方以求于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原刻:必执于方以求于人,故所求者无一足也。依治要改)大君不择其下,故足。不择其下,则易为下矣。(原刻易字在矣上,依治要改)易为下则莫不容,莫不容故多下,(原刻脱此句莫不二字,依治要补)多下之谓太上。君臣之道,臣事事(原刻作有事,依治要改。治要又有注云:言事其所事)而君无事,(原刻此下有也字,依治要删)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巳。故事无不治,(原刻脱故字,依治要补)治之正道然也。人君自任,而务为善以先下,(原刻务作独,依治要改)则是代下负任蒙劳也,臣

8、反逸矣。故曰:君人者,好为善以先下,则下不敢与君争为善以先君矣,(原刻脱为字,依治要补)皆私其所知以自覆掩,(原刻私作称,又脱其字,并依治要补正)有过,则臣反责君,逆乱之道也。君之智,未必最贤于众也,以未最贤而欲以善尽被下,(原刻欲下脱以字,依治要补)则不赡矣。(原刻则下有下字,依治要删)若使君之智最贤,(原刻脱使字,依治要补)以一君而尽赡下则劳,劳则有倦,倦则衰,衰则复反于不赡之道也。(原刻于下有人字,依治要删。此十字作一句读)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则臣不事事,是君臣易位也,谓之倒逆,倒逆则乱矣。人君苟任臣而勿自躬,则臣皆事事矣。是君臣之顺,治乱之分,不可不察也。知忠(此篇原刻全脱,依治要补)乱世之中,亡国之臣,非独无忠臣也;治国之中,显君之臣,非独能尽忠也。治国之人,忠不偏于其君;乱世之人,道不偏于其臣。然而治乱之世,同世有忠道之人。臣之欲忠者不绝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学作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