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回声》教案设计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273985888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回声》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1《回声》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1《回声》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1《回声》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1《回声》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回声》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回声》教案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回声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讲的是自然界当中的一种物理现象回声。二年级学生可能对回声知识了解得不多,多数学生可能还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还可借助网络帮助学生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另外,在课堂中通过观察和实验演示,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中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同时感受语言的美。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字词卡片。(教师)2预习生字新词;读熟课文。(学生)3搜集有关回声的资料,或者和家长一起体验回声。(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2、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激趣:老师知道同学们最爱猜谜语了,现在老师就给大家出个谜语:你不理它,它不理你;你喊它,它喊你;千万别跟它吵架,你骂它,它骂你。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学生猜谜:回声。)2教师播放动画片回声片段,学生观看感受回声。3导入:回声有趣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是回声。(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开始,我利用学生喜欢的谜语和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角色。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情绪高涨地进入角色,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而且也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了必要的铺垫。二、自主初读,整体感知1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3、:(1)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2导学:这节课的生字并不多,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怎么认识的?3学生在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呱、哩、圈、纹、返”都可以启发学生自学,让学生发挥小组互助学习的优势,自己认读,如,瓜呱、里哩、卷圈、文纹、反返。认读时要注意“里”读三声,而“哩”读轻声。)4课件出示词语,同桌互查,用星号评价对方。5检查生字读音,读生字卡。6指名分段接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读文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夯实了本课生字的认读,并对课文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

4、养成只要读书就思考的好习惯。三、图文结合,学习第1自然段1导学: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怎么样?(出示书上第一幅插图内容的多媒体课件)2学生看着画面谈感受。3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4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读一读,说一说:美在哪里?相机指导朗读。5导学:文中一个“好像”写出了桥洞的美,你也能用“好像”说一句话吗?(学生自由用“好像”说话。)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出示桥洞的图片引导学生谈感受,再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读原文,最后相机训练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这样就使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师生在互动交流中获得美的享受。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短文复现,巩固

5、识字。(1)课件出示:一天,聪聪来到池塘边,看见青蛙游来游去,就“呱呱呱”地学青蛙叫,还捡起石头扔过去。水的波纹形成一个个圆圈,由小变大,可还没碰到岸边,就消失了,看不到返回来的样子。(2)学生先自己读,再和同桌互相听读,最后班内展示。2课件出示“纹、影、倒、洞、游”,学生仔细观察。要求会写的字中有5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左窄右宽:洞、纹、游、倒;左宽右窄:影。)3示范指导。(1)范写“纹、洞、影、倒、游”5个字,让学生仔细看,一笔一画都要认认真真写好。(2)讲解要点:“纹”的绞丝旁是三笔写成的,第三笔是提;“影”右边的三撇,起笔应该在一条直线上;“倒、游”各部

6、分应该写得瘦长,三个部件紧凑一些。4学生临写。(1)课件播放古筝曲,让学生在幽雅的音乐声中进入潜心写字状态,提醒学生做到“头正、肩平、臂开、脚稳”。(2)临写一遍,对照一下,找到不好的地方,再观察前边的范字,看准后再临写。(3)教师巡视,发现姿势、书写等问题及时纠正。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语境中巩固生字,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而且是注重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的体现。学生练字时播放古筝曲,可以让学生在幽雅的音乐声中潜心写字,陶冶性情。我还重视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这是真正的人文关怀。五、齐读总结,布置作业1学生齐读全文。2师生谈收获。3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有关回声的资料,没有上网条件的同学向家人请

7、教有关回声现象。设计意图:在课堂的结尾让学生回读课文谈谈收获,不仅巩固了生字,为理解课文内容作准备,还能提高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遵循了“从整体中来,回整体中去”的认知规律。布置课后搜集有关回声的资料的任务,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复习字词。(1)咱们要不要玩闯关游戏?有没有信心?(课件出示生字闯关游戏。)(2)第一关:读生字并自由组词。(课件出示“我会认”。)(3)第二关:读句子,拓展应用。(课件出示“读读抄抄”。)(4)第三关:你能用“有”“带着”“欢快地”分别说一句话吗?2导入:我们闯关成功!让我们再次走进31课

8、回声。(学生齐读课文题目。)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一开课就进入闯关游戏情境,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复习字词的热情,不仅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和运用,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二、细读品味,感悟回声1自主学习第2、3自然段。(1)引读第1自然段后,导学:就在这儿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么事呢?(2)学生自由读第2、3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小青蛙发现另一只青蛙学他说话。)(3)学生快速阅读第2自然段,思考:那只看不见的青蛙学他说什么话?把他们说的话画下来。(4)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回声的话,体会两次对话的语速、语调都一样,

9、理解回声的特点。(5)指导体会朗读:青蛙两次说话的语气一样吗?你怎么知道的?应该怎么读?指名读相关语句。(从问号、感叹号来引导学生体会第一次是高兴的语气,第二次是奇怪的语气。)(6)这时候,小青蛙心里会怎么想?(学生换位思考,体会小青蛙的心理。)(7)引读:所以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小青蛙奇怪极了。)于是,他就去问妈妈。谁来读,读出奇怪的语气。(指名读。)(8)过渡:青蛙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也跟着青蛙妈妈一起去看一看。2实验演示,突破难点,学习第4自然段。(1)导学: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以后做了什么事?请大家默读第4自然段,用标出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语。(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标出表

10、示动作的词(跳、捡、扔),班内交流。(3)演示解疑。(板画演示,课件演示都行。)实验演示。(针对下面的实验有条件的话可以在课前带领学生到水塘或者小河前观察荡漾的水波。)在投影仪上放一个圆形水盆,里面放适量淡红色的水。出现画面后,先让学生观察水面静止的样子。然后,教师把一颗小石子轻轻投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最后,让学生口述观察到的情形。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并指导学生将文中的词语和老师实验时所用物品、所做动作的词语加以比较:捡拿,扔投,河岸盆壁。结合词语比较,复习“捡、扔、碰、圈”等字,并相机进行对字义的理解。3朗读感悟第5自然段。(1)指导朗读青蛙妈妈的话。导读:青蛙妈妈是在解答小青蛙

11、的疑问,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语速应该稍慢。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如果学生读不好)练读齐读。(2)指导朗读小青蛙的话。导读: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他非常高兴,要读出欢快的语气,语速要稍快。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如果学生读不好)练读齐读。4学习第6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小青蛙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欢快。)(2)用高兴的语气读这一自然段。(3)通过朗读,与第2自然段的“高兴”进行比较。5分角色(青蛙妈妈、小青蛙、回声等)朗读全文。6导学: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课件出示填空,引导学生总结回顾。)回声就是_碰到_返回来的自然现象。7小结:还有哪些地方能产生回声

12、?同学们只要多看、多听、多实践,就一定会比青蛙聪明。设计意图: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实验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读课文时,我开展合作,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使学生在相互启发、评价、激励的基础上,弥补了自己的不足,突出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本环节的最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还有哪些地方能产生回声?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意义深远,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三、指导书写“岸、圆、围”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2教师一边范写,一边强调:“岸”是上下结构,注意横画间隔均匀,“丿”要舒展;“圆”

13、与“围”都是外框长方形,里面四周留空。3学生先描红,再临写,最后展示、互评。4教师听写本课8个生字。设计意图:把本课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归类分散在两课时完成,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写好字的规律,又能减轻学生写字的负担。四、弹性作业,拓展延伸一星级:积累本课中的优美词句。二星级:回家后用脸盆做一个实验,观察水波碰到盆壁又荡回来的样子。三星级:同学间合作,自编自演课本剧。设计意图:这个作业让学生有选择性,同时涵盖面广,有积累,有课外自主实践,也有课外合作交流,这才是布置弹性作业的真正目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我在教学时从“趣”字入手,让课堂“回声声声,妙趣横生”。学生猜谜语,加上我精心节选的动画片,将“回声”这个学生并不熟悉的物理现象变成有声的语言,激起了学生对回声的浓厚兴趣。几次实验演示变抽象的原理为生动形象的画面,让难点的突破充满了趣味。在本课的重点不同语气的朗读指导方面,我通过情境设置、角色扮演、动作表演等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读书。让学生自由说说在什么地方听见过回声,使“回声”这一物理现象在愉快的氛围中成了孩子们亲密的朋友,让课堂处处洋溢着童真、童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