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轴对称(二)教案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273562435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轴对称(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轴对称(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轴对称(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轴对称(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轴对称(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轴对称(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轴对称(二)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轴对称(二)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一一启发思考一一自主探究一一协作

2、交流一一总结提高。设计思路说明猜、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问题(1)导入做一做,你有什么发现?(教材25页例题)过程讲解1 .制作轴对称图形(1)沿长方形的中线将长方形对折。(2)用剪刀在对折后的纸上剪出图案。(3)把对折后的纸展开。2 .发现在对折后的纸上剪出图案后再展开,就得到了轴对称图形。问题(2)导入下面都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一想,整个图形是什么?(教材25页例题)方法讲解1 .猜图的方法方法分析:由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可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侧的部分完全相同。可以看出左图是罐子的一半,右图是一件上衣的一半,从中可以推想出整个图形分别是罐子和上衣。2 .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可以把画有这个图形的

3、纸沿虚线对折,对折时要注意把原图露在外面,再沿着原图的边缘线把图形剪下来,再展开,并依照原图补全图形,便形成了完整的轴对称图形。问题(3)导入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展开后是哪一个?想一想,做一彳(教材25页仞甑)过程讲解1 .猜想的方法(1)观察对折的半张纸上圆的位置。下面的圆距对称轴近,上面的圆距对称轴远。(2)想象展开后的图形。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图形对折后,图形的左右两边完全重合。那么把纸展开后,下面的两个圆距对称轴近,上面的两个圆距对称轴远。2 .剪对称图形的方法先把长方形纸对折,在距对称轴很近的下面画个圆,在距对称轴较远的上面再画一个圆,然后沿着两个圆的边缘线把圆剪下来,再展开

4、,便剪成了完整的轴对称图形。本节课的内容是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生的活动较多,教师要在学生活动中做好引导,在活动后及时总结。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色:1 .重视学生的操作体验。实际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的重要途径,是用任何语言也无法取代的宝贵经历。所以在教学中,当需要学生操作的时候,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折一折、剪一剪的过程中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 .重视操作中的适当引导。学生的操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如果不加以引导,难免会流于形式,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操作切中要害,教师加强了对学生

5、操作的引导,使学生明确每一次操作的目的,从而让操作真正成为学习新知的助推器。教材分析J1 .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2526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2 .教材创设了制作轴对称图形的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3 .教材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想一想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制作轴对称图形。2 .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画出(或剪出)它的另一半。【过程与方法目标】1 .结合操作活动,经历制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体会。2 .在想一想,做一做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

6、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剪纸艺术的美感,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它的另一半。【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内部图形之间的关系。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剪刀正方形或长方形纸学生准备剪刀正方形或长方形纸教学过程,Lj创设情境欣赏图片,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一组剪纸图片)师:你们想知道这些漂亮的剪纸是怎样做出来的吗?这些剪纸中藏着哪些有趣的知识呢?我们这节课就可以学到。(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精美的剪纸图案不仅能带给学生美的感受,还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唤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

7、做好铺垫。启发思考操作实践,学习新知1学做轴对称图形。(1) 引导学生一起剪一剪。(课件出示教材25页主题图)师: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看看剪纸的步骤是什么。引导学生明确剪纸的步骤是:将纸对折一-画图案一-剪一剪一-打开。师:现在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剪刀和纸,一起来做漂亮的剪纸吧。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2) 展示作品,发现制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组织展示。师:请大家把做好的剪纸放到黑板上,咱们来办一个剪纸展览吧。学生将剪好的作品粘到黑板上。观察交流。师:说一说这些图形都是什么图形。你们是怎样做出这些图形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过程总结出要得到轴对称图形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先把纸对折,第二

8、是对折后只画出图形的一半。自主探究2想象完整的轴对称图形。(3) 引导学生思考。(课件出示教材第二个例题中的两幅图)师:这两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你们能猜测整个图形是什么吗?(学生进行观察、猜测)(4) 组织交流。师:你们猜测的结果是什么?说说自己猜测的依据。引导学生说出: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应该完全重合,所以右边的半个图形应该和左边相同。(5) 操作验证。让学生剪下附页1中的图4,沿对称轴对折后,再沿给定图形的边线剪下,打开,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操作后汇报结果:左图打开后是花瓶图案,右图打开后是短袖上衣图案。协作交流3猜测展开后的轴对称图形。(1) 课件出示教材第

9、三个例题。师: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字和观察画面明确题意:问题中上面两幅图是对折前后的长方形纸,在对折后的纸上剪出了两个圆形的洞;下面四幅图是展开后的备选图形,要选出一幅正确的。(2) 猜测结果。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独立思考,猜想出结果,再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是如何进行判断和选择的。师:先观察一下这两个圆分别在对称轴的什么位置,再想象与它对称的那个圆应该在对称轴的什么位置。引导学生在交流时说出:下面的圆距离对称轴近,那么与它对称的那个圆也应该是贴近对称轴一边的,同样道理上面的圆距离对称轴远,与其对称的圆也应该是在远离对称轴一边的,因此图(3

10、)是正确的。(3) 操作验证。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一下,照着第三个问题中的样子剪出两个圆,然后打开,看看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动手操作后展示作品,验证猜测的结果。(4) 回顾反思。让学生说说自己猜测和验证的过程,并用自己的话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设计意图:学生猜测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验证猜测的结果,更能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26页1题。(1) 出示题目,组织学生读题、看图,明确题意。(2)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材料照样子剪一剪,先猜一猜,再打开看一看是什么图形。2完成教材26页3题。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再

1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进行判断和选择,最后交流结果。总结提高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而且还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制作自己喜欢的剪纸,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布置作业创作一幅剪纸作品,拿到班级来展示。板书设计轴对称(二)制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先对折,再画出要剪的图形的一半,最后沿着所画线条把图案剪下来。教学资料: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如果把其中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该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作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一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作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具体如下)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A1区别(1)轴对称图形是才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只对一个图形而百。(2)对称轴不一定只什-条。(1)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必须涉及两个图形。(2)只什-条对称轴。联系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拼在一起看7分,那么这两部分就关于对称轴所在的直线成轴对称。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