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_八纲辨证(完结)演示教学

上传人:1980****057 文档编号:273558208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_八纲辨证(完结)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医诊断学_八纲辨证(完结)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医诊断学_八纲辨证(完结)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医诊断学_八纲辨证(完结)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医诊断学_八纲辨证(完结)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_八纲辨证(完结)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_八纲辨证(完结)演示教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诊断学_八纲辨证(完结)演示教学 中医诊断学_八纲辨证 (完结)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第六章 八纲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纲辨证: 运用八纲分析综合 病位深浅表里 各种辨证的总纲领, 四诊所获的病情 病理性质寒热 最基本的辨证方法。 资料,以辨别 邪正盛衰虚实 辨别归类 病证类别阴阳 执简驭繁 第二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一)何谓表里: 表皮毛、肌腠、经络 (二)何谓表里辨证: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三)表里辨证的意义: 1.辨别病位 表证病较轻浅 外内浅深 里证病较

2、深重 2.辨别病势的进退外感病 病邪由表入里病渐深重,为势进; 病邪由里出表病势减轻,为势退。 (四)表证: 1.定义: 六淫 疫毒 2.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恶寒(恶风),发热(体温升高,体温虽无升高,但自 觉发热), 头身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2)伴有症状: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气喘。 3.病机要点: 卫气受遏,不得宣发恶寒 外邪客于 皮毛肌腠 外邪束表,经气郁滞不畅,不用则痛头身疼痛 正邪相争于表,脉气鼓动于外脉浮 卫气内通于肺肺失宣发 肺气失宣咳嗽,气喘。 肺窍不利鼻塞,喷嚏,咽痒 痛。 病未入里苔薄白,苔薄

3、。 4.表证特点: (1)起病急,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 (2)症状共同特征为新起恶寒发热并见,内部脏腑病状不明显; (3)病位在表,主要侵及皮毛,肌腠、经络,但可累及相应脏腑; (4)病多属实,较易治愈。如外邪不解,可内传而成半表半里证或里证; (5)表证是正气抗邪于外的表现,故表证出现相对浅层的病理反应,不能理 解为发生在皮毛的病变就是表证,如疔疮疖肿。 5.常见证型: (1)风寒束表证(表寒证,风寒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表证(表热证,风热表证): 发热重,恶寒轻,头咽疼痛,有汗,苔薄白(黄),脉浮数。 (3)风湿遏表证

4、(风湿表证): 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肢体困重,酸痛,舌苔滑腻,脉濡缓。 (4)燥邪犯表证(外燥证): 恶寒发热、口鼻咽干燥、干咳、痰少而粘、苔干、脉浮。 (5)暑湿袭表证: 恶热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肢体困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 白,脉虚数。 (6)风袭表疏证(太阳中风证、表虚证): 发热恶风,汗出,鼻塞喷嚏,咳嗽,苔薄白,脉浮缓。 (五)里证: 1定义: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表现的证候。2成因: (1)外邪袭表,表证不解,病邪传里; (2)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直中”; (3)情志内伤损伤脏腑气血(虚) 饮食劳倦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实) 3里证特点: (1)

5、多见于外感病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病中。 (2)临床表现:凡不是表证、半表半里证的特定证候,均属里证范围。即 “非表即里” (3)里证范围广泛,同属里证,但有浅深之别。 轻浅在腑、在上、在气 深重在脏、在下、在血 (4)基本证候特点: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可见于 外感疾病的中后期。或为内伤疾病。 (5)起病可急可缓,病位较深,一般病情相对于表证较重,病程较长。 4.里证证型: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 (六)半表半里证(少阳病证) 1定义:病变既非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病位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所,以寒热往来为主要表现的症候。 2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

6、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七、表里同病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5 1、表实里虚: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时或腹痛,吐少纳多,自利, 2 3、表寒里热: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咳喘痰黄,心烦,口渴引饮,舌红苔薄。 ( 97真题) 4、表热里寒:发热汗出,咽干,食少腹胀,便溏溲清,舌体胖,苔稍黄。 5、表里俱寒,头痛,身痛,恶寒,肢冷,腹痛,吐泻,脉迟,舌淡苔白。 6、表里俱热:发热,喘而汗出,咽干引饮,烦躁谵语,便秘尿涩,舌质红,舌苔黄燥, 或起芒刺,脉数。 7、表里俱实: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头痛,咽喉不适,脘腹胀痛,疼痛

7、拒按,二便不畅,脉滑实有力。 8、表里俱虚:自汗恶风,鼻塞喷嚏,眩晕心悸,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脉虚浮。 1、表邪入里:机体抗邪能力降低,或邪气过盛,或护理不当、误治、失治。 邪气不从外解,以致向里传变,使病情加重。例如,先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征的症候,当恶寒消失,出现不恶寒但恶热,脉洪数,舌红苔黄,尿赤。 2、里邪出表:治疗护理得当,机体抗邪能力增强。例如:麻疹小儿热毒内 闭,本疹不能出而发热、烦躁、咳喘,若麻毒外透,后烦热咳 喘消失;外感温热病中,见发热烦渴,随汗出而热退身凉,烦 躁等证减轻,便是邪气从外透达的表现。 二、寒热辨证 (一)何谓寒热: 寒病理性质具有“阴”的属性特征“寒热者,阴

8、阳之化也。” 热病理性质具有“阳”的属性特征(张景岳) (二)何谓寒热辨证: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三)寒热辩证的意义: 1分析病邪属阴属阳, 2分析机体阴阳盛衰, 3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法提供依据。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谢谢7 (四)寒证: 1定义: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功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有实寒证,虚寒证之分。 2成因: 感受寒邪 过服生冷寒凉 内伤久病 阴寒偏盛阳气虚弱 病程长, 5寒证证型: (1)表寒证(寒邪侵袭肌表):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 润,脉浮紧。 (2)实寒证:畏寒喜暖,面色苍白,四肢不温,

9、腹痛拒按,肠鸣泄泻,或痰鸣喘 嗽,口淡多涎,小便清长,舌淡(青)苔白润,脉迟或紧。 如寒邪客肺证,胃寒证,寒滞肝脉证,寒凝心脉证。 (3)虚寒证:(阳虚证):侧重正虚 精神不振(重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畏寒肢冷,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完谷不化,下利清谷,五更泄),小便清长,少气乏力,舌淡胖嫩,苔白润滑,脉微或沉迟无力。 (4)里寒证:形寒肢冷,面色恍白,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静而少言,小便清长。 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五)热证: 1定义:是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导致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 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有实热证和虚热证之分。 2成因:外感火热阳邪,过服

10、辛辣温热之品,体内阳热之气过盛所致。 火热阳邪侵袭(六淫) 表热证 过服辛辣温热 病势急骤 体内阳热之气过盛 虚热证 阴液耗损,虚阳偏盛病势缓, 3临床表现: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等各类热证 的常见症状。 4病机要点: 热为阳邪,其性炎上面红目赤,舌红苔黄,火性燔灼,内扰脏腑烦燥不宁; 易伤津耗气消烁津液口渴欲饮,小溲短黄,大便干结; 迫津外泄出汗; 气随津伤日久可见少气懒言,肢体乏力,神疲; 津液损伤,筋脉失养而动风实:(高热神昏谵语)抽搐, 虚:手足蠕动,震颤; 迫血妄行出血,脉数; 火热致气血壅滞血腐肉败痈疖疮疡

11、。 5热证证型: (1)表热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口干微汗,或有汗,舌边尖红赤,脉浮数。 (2)实热证:壮热喜冷,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燥,神昏谵语(腹 胀满痛拒按)便秘,小溲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洪、 滑、数、实。 (3)虚热证(阴虚证):形体消瘦,两颧红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4)里热证:面红身热,口烦渴,喜饮冷水,烦躁多言,小便黄赤,大 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数。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 寒热转化机制:是人体正气尚盛,寒邪郁而化热。热证转化为寒证,多属邪盛正虚,正不胜邪。 1、寒热错杂 上热下寒:胸中烦热,频欲呕吐(上热证)

12、;腹痛喜暖,大便稀溏(下寒证); (9 2真题) 上寒下热: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兼尿频、尿痛、,小便短赤。此为寒在 胃而热在膀胱之症候。 (*景岳全书:“寒在上者,为吞酸,为膈噎,为饮食不化,为嗳 腐胀哕”;“热在下者为腰足肿痛,为二便秘涩,或热痛遗精,或溲混 便赤”。) 表寒里热:常见,本有内热,又外感风寒;或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9 表热里寒:常见,素有里寒而复感风热,或表热证未解,误下以致脾胃阳气损伤。 2、寒热真假 真寒假热:内有真寒而外见某些假热的“寒极似热”症候,实际上就是阳虚 阴盛而阳气浮越,故又称虚阳浮越证,亦称戴阳证或阴盛格阳 证。(93、03、07真题) 假热:自觉发热,欲脱衣揭被,触之胸腹无灼热,面色浮红如妆,非满面通红,口渴,咽痛,便秘。真寒:下肢厥冷,疲乏无力,口渴不欲 饮,咽痛而不红肿,便秘而便质不燥,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 淡苔白。脉浮大或数,按之无力。: 病机: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越于上,格越于外。 真热假寒:内有真热而外见某些假寒的“热极似寒“症候,常有热深厥亦深 的特点,可称热极肢厥证,亦称阳盛格阴证(阳热内盛,格阴 于外)。 假寒:四肢凉甚至厥冷,脉沉,面色紫暗;真热:神识昏沉,身热,胸腹灼热,口渴饮饮,口臭息粗,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有力。 机理: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