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总爱说病人“湿气重”

上传人:1980****057 文档编号:273554273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为什么总爱说病人“湿气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为什么总爱说病人“湿气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为什么总爱说病人“湿气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为什么总爱说病人“湿气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为什么总爱说病人“湿气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为什么总爱说病人“湿气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为什么总爱说病人“湿气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为什么总爱说病人“湿气重” 中医为什么总爱说病人“湿气重” 很多人去看中医,都会被告知“湿重”,为什么中医总爱说病人“湿气重”湿气又是从何而来的。 湿气的存在有三个因素: 1、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2、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3、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南方多湿,那里的人夏天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到了北方寒冷的气候,他们会特别不舒服。因为他们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 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

2、就要留存在体内。脏东西可以是多余的脂肪或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胖人多阳虚“湿重” 很多胖的人群实为虚寒。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你如果去摸这种胖的人群,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于是体内有湿气的人会越长越胖。 为什么一到冬天,胖人还会长胖10多斤? 到了冬天,体内有湿气的人特怕冷,必须要长脂肪来御寒。这就好像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夏天卖冰棍的人,都会用一条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热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这个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

3、成恶性循环。 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在中医学里有一个简单的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的方法: 脾气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糟粕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下降了,营养吸收不了的同时,糟粕也排不出去,留在体内就成了湿。带着这些废物,身体自然就觉得疲劳了,所以体内有湿气的人就容易犯困。 被湿邪击中的典型症状是:身体总觉得疲劳,但这种疲劳不是因为哪里酸痛。反正就是爱犯困,身体会出现三个重要的表现: 1、身体发沉、发重,头也发蒙,虽然头不疼,但是不清爽。 2、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 3、舌头伸出来时

4、,你会发现舌质很胖,颜色偏淡。症状严重的,舌头边上会有齿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这叫“裙边舌”,这就是比较严重的脾虚湿困了。 补脾祛湿的食疗方法: 要想祛湿,你首先得健脾补气养脾,那么如何养脾呢?养脾最核心、最重要是要健脾健胃益肾宣肺。湿气的根源在于脾虚,虽首责脾,实非局限在脾。所以真正的中医祛湿的时候,必然会用健脾健胃的药材再配合利水渗湿的药材,同时兼顾肾,肺。 那么中医里面常见的去湿食材红小豆、薏苡仁、燕麦、甘草、枸杞、砂仁、马齿苋、荞麦、白芸豆、陈皮、茯苓、莲子、菊花、杏仁、山楂、扁豆、南瓜子、芡实等常见的食材,几乎有点常识的老百姓都知道用红豆,薏米之类的熬粥喝,只是并不知道其正真的

5、作用原理。从古至今,这类的去湿食材在家家户户的见证下流传至今,它的效果使它一直活跃在中医师的食疗养生方里、以及寻常百姓加重的餐桌上。 到了现代,每天去熬粥是已经不现实了,因为太麻烦了,好在有同旭堂开发了茯莲散,将红小豆、薏苡仁、燕麦、甘草、枸杞、砂仁、马齿苋、荞麦、白芸豆、陈皮、茯苓、莲子、菊花、杏仁、山楂、扁豆、南瓜子、芡实低温烘培至熟,破壁磨成细粉,做成了每日必备的养生粉。 前年的时候。我的邻居孙大妈向我诉说她在生活中的一个苦恼:她总觉得,她的儿子体虚肥胖,而且早上恶心干呕,体重越来越胖,每天稍微一运动,就气喘吁吁,最要命的是,体重一路疯涨,170的个子,现在体重已经超过了170斤了。 “

6、怎么个体重肥胖?”我问。 “唉,”大妈叹了口气,说,“这孩子,从小喜欢大鱼大肉,吃起来没完没了,长了一身肥肉,最近几年,到了讨老婆的年龄,自己知道减肥了,每天只吃素菜,可是体重还是一路疯涨,到现在170的个子,已经170多斤重了,而且胆子特别小,没有精神。” “可能是身体有问题,身体上的问题对心理影响还是蛮大的。改天找机会我瞧瞧吧。” 第二天,我就见到了孙大妈的儿子。二十刚出头,体肥腰圆,满脸油腻,背略微有点驼,说话细声细气的。在临床上,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典型的脾虚造成的肥胖。 我建议他每天吃茯莲散,坚持吃下去。听我这么一说,孙大妈每天给儿子煎三碗茯莲散,大概两个月后,孙大妈见到我,见我又是

7、递烟又是倒茶,客气得让我有点不知所措。此刻,我心中暗喜,肯定是她儿子吃了茯莲散有效果了。没等我问,孙大妈就连珠带炮,没完没了地说开了:“儿子吃了茯莲散没几天就有效果了,以前每天总要大便两三次,都是稀的,现在每天只有一次了,而且成型。腰上的肥肉一天比一天少,现在体重少了20多斤了,走路中气十足,还爱上了 运动,也不流虚汗了。所以我相信,您这方子啊,看似简单,还真对准我儿子的病了,坚持吃,以后会更好”。 清代医学家在湿气论一书中说:”人知避风寒,而不知避湿,盖湿伤人隐而缓,隐则莫见,而受之也深,缓则不觉,而发之也迟“。意思是大家都知道躲避风寒,但是却不知道逃避湿气得侵害,等发现的时候,还不重视,则

8、湿气就会给你身体造成很大的困扰。所以,中医常常提到湿气。 元代四大名医之一朱丹溪所著的丹溪心法提到“凡痰湿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善治痰者,不治痰湿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又严氏云: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古方,治痰饮用汗吐下温之法。愚见不若以顺气为先,清若咯唾日久,湿热所郁,上下凝结,皆无清白者也。甚至带血,血败则黑痰,为关格异病,人所不识。又清白者气味淡,日久者,渐成恶味,酸辣腥臊焦苦不一。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凡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者,皆痰注也。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也。”意在说明去湿气先调脾胃。 茯莲散的配方则是参考元代四大名医之一朱丹溪所著的丹溪心法,本方中食材为丹溪心法中记载的民间常见的食材,属调理脾胃、益气安神。经后期按照现在人体所需物质的黄金配比出来,具有祛湿气,内外调理脾胃的作用。由于方中含有的薏仁有排毒消肿、祛湿利水的功效,有助于排出身体滞留的脂肪,故加入雪莲,雪莲为热性,有补肾,中和薏仁的寒冷的功效。方内茯苓、芡实有健脾去湿作用。方内各食材多属甘温甘淡之品。味甘入脾;温能益气健脾,温阳散寒;甘淡能渗水利湿;山药、扁豆、薏苡仁健脾化湿,和胃理气;茯苓、薏苡 仁健脾渗湿;此外,山药、莲子尚有益肾之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