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受了委屈怎么办教案鄂教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272414180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受了委屈怎么办教案鄂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受了委屈怎么办教案鄂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受了委屈怎么办教案鄂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受了委屈怎么办教案鄂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受了委屈怎么办教案鄂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受了委屈怎么办教案鄂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受了委屈怎么办教案鄂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范本三年级 第五课 受了委屈怎么办【主题说明】 小学中年级的孩子心智还不够成熟,遇到事情后,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应对模式简单,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感觉自己受了委屈,心里的愤怒和不满情绪不能合理的排解,往往会采用单一、极端的方式来应对。如果孩子在年幼时没有学会控制情绪,到成年之后,他们仍然会受困于情绪问题,对个人的发展和生活都带来较大的困扰。本课借助于体验、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正确认清委屈情绪,学会换位思考来合理解释委屈事件,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他人的误解。【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委屈心理,理解他人的误解,并学会换位思考。2、情意目标:让学生初步体验自己的委屈情绪,通过将委屈情绪表

2、达出来,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3、行为目标:了解一些排解委屈的方法,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委屈事件,并在此过程中反思自己。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排解委屈情绪的策略来更好地化解心中的委屈,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环 节目 标过 程建 议观察岛(热身暖心)以图片展示或情景体验引出本课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1.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2请同学讲解或表演图片内容;3分享感受;4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上类似这样受委屈的事情,他人的误解

3、会让我们难过失落,这种难过失落的情绪会让我们郁郁寡欢,愤懑不平。怎样才能让自己在面对他人的误解及自己受到委屈的时候原理这种难过失落的心理呢?受了委屈我们该怎么办呢?心理学引导:从感知的角度直接引导学生进入受委屈的情景之中,促使思考受到委屈如何应对。.有条件的话最好能事先把情景用表演的方式再现出来,这样有助于将学生的情绪快速引向学习主题;.委屈是什么的观点不需要解释太多;.建议时间5 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通过“说”“看”“议”一系列的活动,层层深入带学生进入到自我体验、互动交流、反思的学习中,使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委屈事件及正确归因,避免消极情绪。活动一:面对委屈1.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图片,让看图

4、片编故事。(有条件可以用情景表演的形式。)2. 请同学讲自己编的故事,并说说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事情,学生甲和学生乙的表现却不一样?4教师总结:同样面对委屈,学生甲和学生乙却有完全不同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也一定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最后的结果我们可想而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面对委屈,面对委屈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决定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活动二:说说委屈1.教师引导:生活中人人都可能会面对他人的误解,使自己受到委屈。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让你受委屈的事情?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互相说说让自己受委屈的事件,也听听别的同学受到了什么样的委屈。2.小组内互相诉说倾听,让积

5、压的情绪做一个宣泄;3.诉说了自己的委屈,听完了别人的故事,大家来当当“小诸葛”,帮帮你的同学,面对受委屈的事情时,应该怎么办呢?4.小组内交流5.分享:有谁愿意把你们刚才的“悄悄话”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心理学引导:学生在故事讲述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对他人的委屈事件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也对自己遭受到的委屈事件进行反思,宣泄自己的委屈情绪,同时学会换位思考及正确的归因方式,用不同的态度看待同一件事情,是自己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更有利于身心发展。1.很多同学都有过受委屈的情绪体验,在教学时从触及他们内心最敏感的情绪着手,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但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时间过长,不让心理活动课变成了

6、吐槽课、批判课;2.善用教材,巧妙引导,可以由讨论分享将学生从自我委屈和不平的情绪中调动出来,让他们在故事和主题活动中去体会、分享,再体会、再分享,最后达到内在心理的接纳;3.建议时间20分钟。分享屋(总结提升)学习如何缓解以及消除自己的委屈情绪,教给孩子用正面的想法和行动战胜自己的委屈情绪。1.教师引导:有些误解无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委屈的态度和行为,当我们面遭受委屈的事件时,我们该用什么态度来面对呢?怎样才能发泄和避免委屈情绪呢?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觉得面对委屈比较好的态度和行为;3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4.教师小结同学发言,并出示课本中列举的办法:不惧怕,分析

7、原因,澄清事实;不压抑,适当倾诉,合理发泄;学会理解,不期望所有愿望都实现;学会宽容,宽容自己和别人的错误;换位思考,理解万岁。5.引导学生对以上方法再次理解运用。心理学引导:这是一个从感性了解转为理性认识再运用到实际事例中的过程,在过程中,要点被内化吸收再转入实际运用,达到“迁移”的目的。1. 引导学生面对委屈情绪时,老师要给予一定的总结提升;2. 小结完学生发言后可再次将它运用到上述事例中进行理解;3.建议时间10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通过学生自己回忆遭受的委屈事件及当时的反应,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进一步明确 “面对委屈”我们其实可以做到换位思考,避免委屈心理。1.教师引导:刚才

8、我们已经相互交流、分享了自己遭受到的委屈事件,现在我们拿出卡片,将刚才讲述的委屈写下来,然后,写下你在受委屈后的态度和行为。2.学生填写卡片3.教师引导:学完这一课,再看看你当时受的委屈,看看你当时面对委屈的做法,你现在又什么样的感受?你的想法和态度有怎样的变化?4.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5.如果时光快车将你带回那件事情之中,你又会怎么处理呢?请再次在卡片中写下来。6.教师小结: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知道了面对委屈事件时我们有很多不同的选择,委屈事件发生的瞬间纵然使我们不悦,但一转念我们却可以通过换位思考和合理归因来改变我们的态度和情绪,进而做出适当的行为加以解释和弥补,并消除我们的委屈心理。心

9、理引导:通过同一件事的不同选择和不同感受,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用更理性的行为替代感性的冲动,以达到行为了“升华”。1.学生说自己面对被误解,受委屈时的做法时,老师要给予尊重和鼓励,不做负面评价学生此刻的感受可能当时不一致,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差异,并重视差异产生的原因,使学生能将从本堂课中学到的内容内化吸收;3.建议时间5分钟。 【活动反馈】1、 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2、 学生是否学会了如何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委屈;3、 学生是否会在具体的事件中运用到学过的方法。【练习题】遭受委屈时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呢?A.分析原因,说清事实 B.找人倾诉,适当宣泄C.换位思考,宽容他人 D.独自伤心,怨

10、恨他人【教学参考素材】委屈是指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感到难过的一种情绪体验。人一生中从没有受过委屈的人大约是没有的,因为人际关系,总会有点碰碰磕磕。受了委屈以后应该怎么办?这里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选用。1. 要确立信心,相信总有澄清的时候。事实上不管委屈的程度多么严重,但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只要耐心等待,总会看到云开雾散的那一刻。2. 认真分析受委屈的原因。多数人受了委屈会烦恼、痛苦、焦躁不安和茶饭不思,却不懂得越是受委屈越要冷静下来思索寻找原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自己对症下药,纠正差错,并进而助你走出困境、摆脱烦恼。3. 积极提供材料,帮助澄清事实。当你认真分析找到了

11、受委屈的原因后,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尽可能地配合有关方面,积极地提供你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而不应该持对立情绪,或生出“破罐子破摔”的错误念头,否则对于澄清事实是极其不利的。4. 尽可能地倾吐委屈。有时候,受委屈的情况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在此期间要学会倾吐,可以向你的父母、兄弟姐妹、好朋友把自己的委屈说出来。这样做一是可以减少你的心理压力,二是可以得到他们的帮助,至少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最不好的现象是闷在肚里一个人受着,须知这样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总之,一个人用不着害怕受委屈,但你学会了正确对待委屈之后,你会发现委屈非但伤害不了你,相反却在事后更能显示你的坦荡和磊落,镇定和沉着。人生在世,注定要受

12、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要学会一笑置之,要学会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在宽容中壮大自己。莫言【心理学背景知识】一、 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事物中, 人与人在认识事物和解决事物矛盾的过程中, 能站在对方的立场, 从处在对方的角度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合情合理地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处理问题, 即人与他人在关系事物中主客体关系的对象化的思索和处理解决问题。换位思考在人际关系中的表征就在于体现人们在关系情态中,各自双方对对方都能站在科学的、客观的、公

13、正的、以大局着眼的、有长远眼光的立场上, 反映和展示了一种达观、谦让、豁达, 宽容的胸怀和崇高的境界。二、ABC合理情绪理论合理情绪疗法又称合理情结疗法,它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

14、看法有关。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三、韦纳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

15、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1. 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2. 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3. 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